我们的人生,或多或少,都要经历一些苦难,或者是经历人生最低谷,最痛苦艰难的时期。
有些人挨的苦难,是常人听来,也难以承受的。
当然,也有一些人,像现在的青少年,或许在他们眼中,被禁止使用手机都算一种苦,被禁止打游戏,禁刷视频,也算是一种苦。
可在上一辈看来,那真是不值一提,付之一笑。
因为经历过七八十年代那个艰难时期的人们,就知道苦难会达到怎样的一种程度。
有句话说,苦难是最好的老师。
然而,有一些人哪怕是挨再多的苦,由于他本人并没有真正的觉悟力,以及无法在饱受磨炼后提炼素质,他的人生依然是碌碌无为。
有一些人,却在苦难的浸泡之下,最终练就出非凡的素质,从而成为不凡之人,走向常人羡慕以及难以企及的美好人生。

这类人是值得尊敬甚至歌颂的,也被世上所有人视为应该学习的偶像以及榜样。
《谁的奋斗不带伤》是一部纪实类的个人自传式作品。
作者赵美萍,是知音杂志社的一名女编辑。
估计很多人都没想到,她竟然有着不堪回首的童年经历,有着常人难以想像的苦难成长过程。
但我先说了说这部书的结尾,这部书的结尾是,赵美萍住在海外的一个有花园的大房子里,看着窗外她亲手栽种的玫瑰花,开始写她的这些文字。

然而,这部书的开头,却是即时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充满着颤栗感的恐慌场面:
一九八一年的秋天,赵美萍年仅11岁,可她却是要和妹妹一起,跟着她的母亲逃亡。
她们母女三人,仅仅是为了避开一个男人,不得不离乡别井,居无定所。
这个男人在赵美萍的眼中,是魔鬼,是禽兽。
为什么要避开这个叫杨东启的男人呢?
因为赵美萍的母亲,在跟她父亲结合并生下她之前,有过一段婚姻。
杨东启是她母亲的前夫。
她母亲因为家里的安排,开始了第一段婚姻,跟杨东启这个臭名昭著的混子生活在一起。
这完全是因为她母亲祖辈与杨东启祖辈的一些关系,就嫁了不该嫁的人,最终致使她母亲饱受了家暴,不得不决定离婚。
她母亲在结束这第一段婚姻后,嫁给了一个教书先生,也就是赵美萍的父亲,生下了两个女儿。
这个教书先生,给予她母亲无限的爱以及家庭温暖,让她母亲终于从苦海中走出来。
那个时候的生活艰辛到什么程度?
赵美萍童年时的愿望,仅仅是吃一碗鸡蛋面,这对她来说都是最奢侈的一种食物。
但是,虽然她家处于贫困,但她有父爱,有母爱,一家四口生活得还算是很幸福的。
然而好景不长,她父亲却患了麻风,后来在一次卫生站用错针药的情况下,与世长辞,当时她才几岁大。
丧父之痛,对赵美萍来说,是打击巨大的。
而更大的困苦和祸患是,她不得不跟她母亲以及妹妹一起,躲避找上门来的一个男人。
她母亲的前夫杨东启。
杨东启在跟她母亲离婚后,又再娶了一个女人,可却因为斗殴以及犯事而入狱,那个女人也离他而去,结果他在得知赵美萍母亲丧夫,又找来了。
赵美萍莫名其妙有了一个“父亲”,可她知道,这个“父亲”,对她以及她妹妹的好,是假惺惺的。
并且她也知道,她母亲只想摆脱杨东启,因为杨东启依然对她母亲施暴。
可杨东启却像个无赖一般,跑来她们家后,缠着她们母女三人,一直纠缠下去,不肯离开。
当我们作为读者,看到这里,都不禁为这种无赖人的恶 劣行径而义愤填膺,也为赵美萍母女三人的悲痛际遇而感同身受。
可那个年代,她们作为女性,是弱者,生活在贫困的农村地方,没有人为她们伸张正义,也没有人站出来保护她们,跟这种无赖相斗,她们能怎样?

赵美萍在书里说,她的母亲,是比她还要更苦的女人。
并且她母亲的逆来顺受,以及不作抗争,致使她母亲,受到前夫更进一步的欺凌。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一个女人,像赵美萍的母亲那样,嫁错了丈夫,她哪怕是承受着这段婚姻的折磨,她有很多时候,也是不知如何应对的。
现在,或许家暴很少发生了。
但是冷暴力,以及一个丈夫对妻子的霸凌,还是经常出现,面对这样的情况,女性最需要做到的,是及时止损,抽身而离。
回到书中,她们母女三人,因为要避开杨东启,而不得不逃亡到他乡,去了一个嫁得很远的亲戚家中。
最终杨东启找不到她们,她们算是安稳下来了。
可是,苦难的日子,对赵美萍姐妹俩以及她的母亲来说,远远没有结束。
还有更多的苦,在等着她们。
赵美萍的母亲很是清楚知道,她们母女俩这样寄人篱下,并不是长远之计,她的亲戚虽然是好人,但也不希望她们母女三人长住。
最终,赵美萍的母亲,不得不在媒人的介绍下,跟一个住在很远的采石场工人谈恋爱。
因为这个采石场工人,有一个二层小楼,是祖上留下来的。
赵美萍的母亲,只希望通过跟他结合,让母女三人有一个安身之所,也不求这个男人能挣多少钱养她母女三人。
如此的一个愿景,是很低要求的,但也不容易实现。
这个采石场工人已经四十多岁,粗矮,挺丑。
正因为他的外表以及职业条件差,老婆都讨不到,但他的心地,还算是挺好的。
但是,他却是有一个弟弟,已组建家庭,一家几口住在二层小楼的下面那层,他在上面那层。
他的弟弟,是希望他早些死去,从而把整幢楼据为己有。

他也是得了病的,甚至曾说过,只要他死去的话,这个楼就归他弟的了。
可最终,他却是带了三母女回来。
因此赵美萍的母亲,以及她姐妹俩,又面对着生活中的一家子敌人,这就是她继父的弟弟一家几口,经常吵骂,甚至会动手打起来。
赵美萍不得不在十多岁的年纪,就在采石场做工,从而挣钱给她母亲,也供她妹妹读书。
砸石工,本来是男性才去做的,而她仅仅是十多岁的女孩,可以想像,她身心承受的艰辛以及肉体之痛,究竟有多大。
可是,她最敬爱以及一直抚养她和妹妹长大的母亲,却患病了,需要很多的钱去医治。
她们不得不借债,从而让她母亲的病得到医治。
可哪怕环境以及条件越来越艰苦恶劣,赵美萍依然是鼓励她母亲,要坚强面对,不能放弃人生,母女三人必须一起生活下去,她相信总有一天能熬过去。
看到这里,我们都不得不为赵美萍母女三人的际遇,以及她本人,面对生活艰辛的不屈不挠精神,而感动,折服,崇敬。
或许,在现实当中,我们很多人,当面对着家人生病,要面对着因病致贫的局面,立刻就吓破了胆,无所适从。
又或者,不想因为家人的治疗费用而欠下巨债,从而放弃治疗,可赵美萍却是甘愿承担母亲治病的一切费用。
她宁愿欠下巨债,也不让母亲就这样白白等死。

后来,她终于长大了,她母亲的病也被控制住,一家三口依然是能过日子的。可她却是因为学历低,而从事体力方面的工作。
她开始了自学成长的奋发历程,并且向知音杂志社投稿。
最终她的这份努力,并没有白费,上天给予了她很好的回馈。
她不仅慢慢的得到了稿费,并且,她被知音杂志社破格聘为编辑。
低学历的她,就这样凭着个人的努力,进了文化界,并且逐渐的认识了很多有份量的人,从而开始了她另一阶段的人生,不再是普通的农村姑娘。
然而,她却经历了婚姻上的失败。
她的这段婚姻,是嫁给了她在十五岁时就暗恋的同村男青年,比她大三岁的大川。
她整整暗恋了大川四五年,大川刚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
并且,大川后来去大城市,在上海宝钢厂工作,成了端铁饭碗的工人,跟赵美萍这个农村姑娘,就拉开了差距,两个人似乎活在不同的世界。

可是赵美萍的纯真以及善良,却让大川喜欢上,大川在一次回农村探亲的过程中,跟赵美萍谈得火热。
最终,赵美萍决定,跟着大川一起去城市发展,离开给她成长过程中带来无尽苦难的农村。
两个人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感情,后来结婚了。
可婚后,大川是个随遇而安的人,而赵美萍是喜欢挑战,不怕失败,努力改变命运的性格,两个人三观不同,在很多小事上,有着不同的意见。
这段婚姻,终无法维持下去。
如此看似美好的婚姻,最终是走到尽头,让赵美萍哪怕在事业上再如意,也是感到失意。
对她来说,感情上的伤痛,依然是打击巨大的,这种精神和情感上的饱受煎熬,让她只觉得比肉体之痛还堪。
可是,从来不向命运屈服的她,终于迎来了她的第二段婚姻。
这是一个比她年长二十岁的华侨,甄先生。
她不明白,为什么经济条件很好的这个华侨,会喜欢上相貌平凡的她。
结果,甄先生对她说,是喜欢她的心。

她的心有着不一般的纯净以及良善,以及她的情感丰富,是个对感情执着以及忠诚的女性,这是甄先生能感受得到的。
就这样,赵美萍跟着甄先生,去了大洋彼岸,定居在休斯敦,并且成为知音杂志社的海外编辑,记者。
她当年饱受过的经济上以及情感上的匮乏以及痛苦,都在这个时刻,得到了弥补。
甄先生不仅让她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从事文字工作,并且还是个很懂得在情感上给予她爱的男性,让她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
看完这部自传体纪实小说,我内心对赵美萍女士充满着敬意。
她从文字间传递出的精神力量,也是鼓舞着很多读者,让所有人为她的经历而动容,同时也为她的奋斗精神而折服。

我总结,赵美萍女士在那个贫困艰苦的年代,承受过各种各样的苦难,最终走向人生高光时刻,她是在各种磨炼中,历练出非凡素质,并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点,苦难不仅没有打败她,反而让她有不屈不挠的意志,让她性格执着,顽强拼搏,永不言败。
其实像赵美萍这样,承受苦难的那个年代的男女,是很多的,因为那个年代条件真的很艰苦。
可并不是那么多人,像她那样的具有非凡意志力,哪怕是面对着困难也毫不退缩,坚强的迎战。
很多人往往是懦弱的,面对着生活的艰巨,就自暴自弃,完全没有勇气去接受挑战,最终是让自己的条件越来越差,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第二点:重情重义,把家人放在第一位,哪怕自己吃苦,也要跟家人一起面对困难。
赵美萍跟她母亲,以及她妹妹,是感情这么深厚,确实就是她重情重义的一个反映,也正是因为她的重情重义,让她收获了真正的爱情。
虽然她的第一段婚姻,是失败的,可毕竟这也是她的真爱。
而她的第二段婚姻,就是她幸福的后半生,这也是因为她怀有一颗对爱的执着之心,让她终能收获到真爱。
第三点:持续学习以及相信梦想,相信自己能做成一件事,因此始至不渝的去坚持做。
我们难以想像,一个农村姑娘,低学历,没有文化,竟然敢动笔写作,并且在那个年代,始终坚持向知音杂志社投稿。
那个时候的稿费,也是很低的,并且,退稿率也是相当的高,退稿给写作者本人的打击,也是相当巨大的。
但是,她却在屡遭退稿后,一直坚持下去,最终不仅得到了发表,并且还被聘为编辑,这就是她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因为,她相信梦想。
正因相信,所以她为梦想而一直奋斗努力,哪怕这个奋斗的历程,她要承受很多伤痛,她也在所不惜。
最后,我祝愿广大网友们,能像赵美萍女士那样,哪怕经历再多的苦难,也能在人生的某个时刻,能得到真正的生活美好。
-完结-
-希望我的文字,能走进你的心灵!
-你的评论,转发,收藏,关注,点赞,是最大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