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中国强硬不退让!钓鱼岛上隐藏的秘密揭露,原来日本野心不小

钟校说过 2025-04-11 10:24:59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浩瀚的东海之上,散落着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岛,它们就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然而就是这片弹丸之地,却牵动着中日两国最敏感的神经,成为两国关系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症结。

近年来,日本方面围绕钓鱼岛的小动作不断,从试图更改行政区划名称,到加强军事部署,种种行径都暴露出其对这片中国固有领土的觊觎之心从未消散。

为什么日本对钓鱼岛如此“情有独钟”?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利益纠葛和战略图谋?

历史不容篡改

想弄明白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咱们得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很久以前。

早在中国的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相关的历史文献,比如《顺风相送》这本航海指南,就已经明确记载了“钓鱼屿”、“赤坎屿”(即今天的赤尾屿)等地名。

这说明,至少在那个时候,中国的航海家和渔民就已经熟悉并利用这些岛屿,将其纳入了中国的海疆认知范围。

这是咱们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并持续利用钓鱼岛的有力证据,是写在史书里的铁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19世纪末。

那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1894年,日本悍然发动甲午战争,腐朽的清政府战败。

次年,也就是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不仅割占了中国的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还在签订条约前的几个月,偷偷摸摸地通过内阁决议,将钓鱼岛“编入”其冲绳县管辖。

这种趁火打劫、窃取他国领土的行为,本身就缺乏国际法依据,是无效的。

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对日本的侵略罪行进行了清算。《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里面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日本必须将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日本的主权范围将被限制在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以及由同盟国决定的其他小岛之内。

按照这些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件,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理应随着台湾一同归还中国。日本根本无权继续占有,更别提什么“主权”了。

历史的经纬如此清晰,日本方面所谓的“主权主张”,在铁一般的史实和国际法理面前,根本站不住脚。

资源与地缘之争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历史归属如此明确,日本为什么还要冒着破坏中日关系大局的风险,死死揪住钓鱼岛不放呢?

难道仅仅是为了几块无人居住的礁石吗?显然没那么简单。这背后,藏着实实在在的利益和深远的战略考量。

首先,是看得见的资源。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东南沿海渔民的传统渔场,渔业资源相当丰富,被誉为“太平洋的天然鱼仓”。

对于日本这个同样依赖海洋渔业资源的岛国来说,这片渔场的经济价值自然不言而喻。控制了钓鱼岛,就意味着能在很大程度上掌控这片海域的渔业资源分配权,这对于其国内渔业经济是个不小的诱惑。

比渔业资源更让日本垂涎的,是这片海域下面可能蕴藏的“宝藏”——石油和天然气。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就有报告指出,钓鱼岛附近的大陆架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你想想看,日本作为一个能源极度匮乏、90%以上石油依赖进口的国家,如果能在自家“门口”发现并控制一个大油气田,那对其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意义该有多重大?

这简直就是难以抗拒的诱惑。尽管后续的勘探和评估对具体储量有不同说法,但潜在的巨大能源利益,足以让日本方面对此地“念念不忘”。

但是和资源相比,钓鱼岛的战略地缘价值,恐怕才是日本更为看重的“核心秘密”。摊开地图你会发现,钓鱼岛的位置极其微妙。

它位于中国台湾岛东北约170公里处,距离中国大陆温州约356公里、福州约385公里,但距离日本的冲绳那霸却有400多公里,离它声称管辖钓鱼岛的石垣市也有170公里左右。

它正好扼守在中国东海大陆架的边缘,是连接中国大陆、台湾和琉球群岛的一个关键节点。

根据1982年通过、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有权主张从其领海基线算起不超过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谁拥有了钓鱼岛的主权,谁就能以此为基点,主张更大范围的海洋权益,包括专属经济区内的资源开发权、科学研究权、海洋环境保护权等等。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涉及的海域面积相当可观。

控制了钓鱼岛,就等于在东海方向楔入了一个战略支点,不仅能极大地扩展其海洋控制范围,还能对周边的国际航道、海空交通线产生重要影响。

这种地缘战略上的价值,恐怕才是日本政府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染指钓鱼岛的深层动因。

坚决反制

看清了日本方面的真实意图,就不难理解它近年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一系列挑衅行为了。这些动作,绝非偶然,而是其处心积虑、步步为营策略的体现。

2012年,当时的日本野田政府上演了一出所谓的“购岛”闹剧,试图通过将钓鱼岛“国有化”的方式,来强化其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并试图以此改变现状。

这一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瞬间点燃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怒火,中国各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

中国政府也迅速做出反应,通过外交途径提出严正交涉,同时,中国海监船(后整合为中国海警船)开始进入钓鱼岛12海里领海进行常态化巡航,用实际行动宣示主权,打破了日本长期以来对钓鱼岛海域所谓的“实际控制”。可以说,正是中国当时展现出的决不妥协的强硬立场,才迫使日本方面在那一轮挑衅中未能完全得逞。

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就此罢手。这些年来,小动作一直没断过。

就在2024年5月,有日本媒体,比如《日本经济新闻》就爆料说,日本自卫队计划新成立一支专门的“海上输送群”部队,其主要任务就是提升向包括“西南诸岛”(日方对琉球群岛及周边岛屿的称呼)在内区域快速投送部队、装备和补给的能力。

报道中毫不掩饰地提到,此举是为了应对“台湾有事”以及在钓鱼岛方向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这明摆着就是在为潜在的军事介入和冲突做准备,针对中国的意图昭然若揭。联系到近年来日本不断加强在宫古岛、石垣岛等靠近台湾和钓鱼岛的岛屿上部署反舰导弹、防空导弹等进攻性武器,其军事上的野心和布局可见一斑。

面对日本方面持续不断的挑衅和步步紧逼,中国没有选择退让,而是采取了一系列坚决有力的反制措施,牢牢掌握着维护自身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主动权。

最直接有效的,就是中国海警力量在钓鱼岛领海及毗连区的常态化维权巡航。自2012年以来,中国海警船编队进入钓鱼岛12海里领海巡航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这种常态化的存在,不仅是对中国主权的有力宣示,也有效地挤压了日方所谓的“实际控制”空间。日方对此除了反复“抗议”和“警告”外,似乎也别无他法,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海警船在中国的领海里正常执法。

在更广阔的东海海域,中国的军事存在感也在显著增强。2013年,中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覆盖了钓鱼岛上空。这意味着所有进入该区域的航空器都需要向中国通报飞行计划,接受识别和管制。

有报道就曾提到,面对中国军机在东海空域日益活跃的态势,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战斗机一度需要每天进行多次紧急起飞拦截,导致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疲惫不堪,飞机损耗也很大。

后来,日方不得不调整应对策略,只在中国军机“可能侵犯其所谓领空”时才起飞应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中日东海方向的长期较量中,力量的天平正在发生变化,中国日益增长的海空实力,让日方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

日本方面的小动作再多,野心再大,在中国坚如磐石的决心和日益强大的实力面前,终究只是徒劳。钓鱼岛,永远是中国的!

参考文献

环球网 港媒: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绝不能退让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