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国军将军救下86万红军,建国后毛泽东下令:一定要找到他

赵婧瑶说历史 2025-04-08 14:34:09

1934年,中央苏区来了个看起来挺落魄的“要饭的”,他衣衫不整,还少了四颗牙。

“我得见见周恩来!”

唐突的举动让警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仔细瞧瞧,这家伙虽然衣裳破烂,但说话声音洪亮,表情沉稳,有点像当过兵的。

警员脑子里突然蹦出个念头,没敢耽误,赶紧把这事儿跟周恩来报告了!

周恩来瞅见门口站着的项与年,心里头猛地一颤。以前那个精神抖擞,一起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咋就变成了现在这模样?!

可项没有跟周恩来详细说这事,他只是把怀里抱着的三本字典递给了周恩来。

“这是国军里一位少将托我转交给你的东西。”

项与年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很稳,每个字都砸得实实在在,就好像这话在心底已经不知重复了多少回,特别有感觉....

那本东西可不是寻常的字典,它是用特别药水写的,记录着蒋介石对付红军的计划。就这么一次不经意的碰面,后来竟然救下了8.6万红军战士的命。

项与年提到的那位少将究竟是何方神圣,他又怎么能拿到这么重要的情报呢?

【“白皮红心”的国民党少将】

我压根就不想跟他一起工作!

“我打算不干了,要走人!”

蒋介石变节后,国民党里头不少人跟他政见不合,莫雄就是其中的一个!

由于跟老蒋意见不合,我总是跟他唱反调,老蒋就使了些法子,把莫雄的兵权给夺了。

莫雄也不想继续给蒋介石打工了,他干脆辞了工作,跑到上海的老房子,过起了逍遥自在的日子。

当他觉得前路漆黑一片,没啥新盼头的时候,几个共产党同志闯进了他的世界。

莫雄在上海碰到了共产党员项与年、卢志英他们几个。

莫雄觉得他们的观点挺有意思,让他心潮澎湃。看着他们,莫雄仿佛看到了这个国家未来的新曙光。

“我想加入共产党,跟你们一起工作,行不?”

莫雄心里头那股子劲儿上来了,他特别想加入共产党,跟党员们一块打拼、一块干。

没问题,我这就给你换个说法:“行,没问题!”

这几位党员之前听说过莫雄以前的事迹,都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便琢磨着把他推荐给党组织,好让他能正式加入党员队伍。

党的上级部门在收到莫雄的申请后,并没有立马点头,答应让他加入共产党的队伍。

共产党这边有两个考虑。首先,要是莫雄现在就加入共产党,按照蒋介石的脾气,他很可能会对莫雄进行打击报复,莫雄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其次呢,莫雄也可以继续留在国民党,保持现在的身份,这样他也能用这层身份为共产党出点力,做点贡献。

莫雄答应了共产党给他做的规划。

莫雄找到了老朋友杨永泰,想让他帮忙在蒋介石那儿给自己谋个新差事。

考虑到莫雄本人的影响力以及他对蒋介石有过的一些帮助。

蒋介石给他在江西省找了个司令的差事。

莫雄凭着自己的本事,又一次赢得了蒋介石的信赖。他悄悄隐藏身份,找机会给共产党送去重要的消息。

蒋介石一直是个特别多疑的人,那他咋就这么相信莫雄呢,要知道莫雄以前可没少批评他。

【莫雄的早期经历】

1891年,莫雄在广东一个穷苦的农民家里呱呱坠地。好在他是个儿子,家里咬咬牙,送他去私塾念了两年书。这两年,他不仅学了点文字,心里也开始有了些自己的小九九。

家里头现在真的太难了,实在没法再供他上学了。没办法,只能让他早点出去闯,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了。

他小时候先给有钱人家帮忙放牛,后来转到了一所学校里做厨师。虽然干的都是体力活儿,但这并没让他放弃学习的念头。在那所学校做厨师期间,他又开始捧起书本,还从学校里的师生那里学到了不少新观念和新知识。

他出身贫寒,所以特别了解穷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命运轨迹。他能设身处地理解这些人的难处,对这个学院里老师们传授的理念十分赞同。

16岁那年,莫雄就加入了孙中山先生搞的那个同盟会。那时候的他,年轻气盛,天不怕地不怕,跟着孙中山先生参与了好多次的革命活动。

经过多年的斗争,他攒下了不少经验,在国民党里也有了很大的声望。后来,不少穷苦人加入同盟会后,都来找他学习经验,还亲切地叫他莫哥。

但后来,国民党的大权落到了蒋介石的手里。蒋介石这人吧,特别偏心,他只看重自己的亲信部队。莫雄呢,以前可从没得到过蒋介石的特别关照。

但很快,蒋介石对莫雄的看法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1922年的时候,蒋介石带兵去打吴佩孚这个军阀。他把大部分士兵都派到了前面的战场上,这样一来,守在他后面的兵就少了很多。没想到,有人得知了这个情况,就偷偷摸摸地派了军队,把蒋介石的后方给围了起来。

蒋介石手头剩下的那点兵,根本打不过那些军阀的部队,他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相当危急。离蒋介石最近的就是莫雄的部队,莫雄一听这事儿,立马就带着队伍转头去救他了。

莫雄这一路表现得特别勇猛,最终他成功地把蒋介石从敌人的重重包围中带了出来,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墨雄救了蒋介石一命,这让蒋介石心里头对他挺感激的。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莫雄对蒋介石的行为发表了不少指责,但蒋介石并没有怎么刁难他,反而默认了他提出辞职回家的请求。

莫雄跟共产党人联手,并同意帮他们传递消息后,共产党里的部队就开始配合他,好让他能更得蒋介石的信任。于是,他们一块儿设计了几出戏码。在这些戏里头,共产党的军队在莫雄的攻打下一路溃败,就像是被风卷走的残花败叶,根本挡不住。

蒋介石没发现其中的问题,反而对莫雄特别信任,还夸他是个挺有本事的人。

而这种信赖,最终让蒋介石在接下来的战役里栽了跟头。他原本以为的稳固信任,没想到却成了他战争路上的绊脚石,直接导致了他后续的战败。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铁桶计划】

1934年9月份,蒋介石跑到庐山去开了一个大会。为了开好这个会,蒋介石可是下了不少功夫,他调集了好多军队,打算一起去攻打中央苏区的红军。

蒋介石跟他的军事顾问们琢磨出了一个“铜墙战略”。他们打算靠着人多枪好的优势,把中央苏区的红军给团团围住。计划是,每往前走一截路,就在那块地方围上一圈铁丝网。而且,蒋介石的部队还要建起一连串的堡垒防线。

他们这回的目标是彻底打败红军,一个不留。

在蒋介石组织的那场会议里,莫雄也在场。当他听到蒋介石的打算时,额头上不由得冒出了冷汗。

要是蒋介石那套计划真成了,咱们中央苏区的红军可就危险了,说不定真会被国民党军队一锅端了。

他答应帮共产党送信后,肯定得干点啥。

他先把党的秘密工作者卢志英、项与年等人叫到一起,开了个短会。莫雄在会上跟他们讲了蒋介石的严密计划。

这事儿得赶紧告诉共产党!

这事儿关乎到8万6千红军战士的性命,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得去递个信儿!我得赶紧把这消息传给共产党!

项与年和周恩来一起工作过,所以他提供的情报,共产党那边肯定会信。

可得留点神呐!

莫雄轻轻拍了拍项与年的肩头,满脸都是忧虑的神色。

这一路上,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可严了,想把这消息传出去真不是件简单的事儿。稍微有个闪失,自己的小命可能就没了!

项与年先假装自己是个教书匠,为了不让信件曝光,他特地用了种神秘药水,把铁桶计划悄悄写在了一本字典里。

虽然有着这样的身份,在莫雄的地盘上或许能畅通无阻,但到了别的地方,面对其他封锁线,可就没那么容易过关了。

有个教书先生在战区里晃悠,显得挺特别。为了让敌人不起疑心,项与年对自己挺狠,在身上弄了好多伤,脸上又是血又是泥,简直就像个战场上好不容易捡了条命的落魄乞丐。

他靠着那样的装扮,好不容易混了过去,最终成功把几本记录着“铁桶计划”的字典,递给了周恩来。

周恩来清楚,红军现在碰上的难题以前从没遇到过,得赶紧想办法应对。

共产党领导层商量后,一致同意撤离中央苏区。为了留住那微弱的希望之光,他们踏上了长征之路。

等蒋介石真的动手实施那个严密的包围计划时,中央苏区的红军队伍早就溜走了。想把共产党红军一网打尽的美梦,彻底泡汤了!

蒋介石心里估摸着,肯定是有人给红军通风报信了,但他压根儿没想过莫雄会是那个人。他还让莫雄去外地,继续参与打红军的行动。

莫雄表面上对老蒋的要求点了头,但实际上,他偷偷给长征途中的红军送去了药品、吃的,还有武器装备。

他没跟红军开战,结果把老蒋交代要守的城给弄丢了。那时候,老蒋已经开始怀疑他,但因为心里没底,就先把他关了起来。没过多久,抗日战争爆发了,莫雄又回到了战场上。他拼尽全力,要把那些侵略者赶出国家。

蒋介石开始怀疑他后,就偷偷派人去查他。结果一查,发现他跟共产党的地下人员走得很近。蒋介石心里一合计,就打算悄悄派人把莫雄给解决了。不过,共产党的地下党员消息灵通,提前知道了这事儿,就赶紧想办法把莫雄送到了香港,让他先躲一阵子。

那莫雄后来到底咋样了呢?

【毛主席:一定要找到他】

蒋介石自个儿把双十协定给作废了,也不管老百姓好不容易才过上的安稳日子,硬是要打内战,这么做早晚得栽跟头。

共产党赢得了老百姓的心,最终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些为党奋斗过的英雄们。

毛主席心里一直挂念着那位曾经帮助过8.6万红军脱险的国军少将莫雄。现在局势平稳下来了,毛主席特地叮嘱叶剑英,务必把莫雄找到。

1949年11月份,香港那边的工作人员找到了莫雄,那时候他正过着普通的日子呢。他们跟莫雄讲了讲大陆那边现在啥情况。莫雄一听共产党赢了,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别提了。后来在共产党的同志帮忙下,他就回到了广州。

他从来不会因为以前做过的那些好事就飘飘然,他就安心待在那块地方,过着简简单单的日子。

可不少人在当地一眼就认出了他,但他们不清楚他其实是国民党里头的内应,帮着我军偷偷送情报。他们只知道,这家伙以前可是国民党军队里响当当的大将军。

在土地变革那会儿,不少人因为莫雄以前当过国民党的将军,就想着得批评批评他。甚至还有人说要直接枪决他,这话传得沸沸扬扬的。

幸好这个消息最先让叶剑英知道了,才没酿成大祸。叶剑英把莫雄给放了,还给他恢复了名誉。

他被上头选为了北疆治安的头儿,等国家建起来了,他又继续用自己的办法来保护这片地方。

莫雄绝对是个实打实的“民族大豪杰”!

结尾的话:到这里就说完了。总结一下,咱们聊的这些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点启发和帮助。虽然说得不一定全对,但都是真心实意的想法。希望以后的日子里,你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过得更开心、更充实。别忘了,生活是自己的,得好好把握,往前看,往前走。就这样,再见啦!

1980年2月12号,莫雄老先生在广州离开了人世。

聊到他这辈子有啥后悔的事儿,可能就是一直没机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但他心里头其实也没啥遗憾的,因为毛主席还记得他以前做的那些好事儿。

如今,中国老百姓心里都记着他的好!

0 阅读: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