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抗日战争打得正激烈,咱们的主席忙得不可开交,一边得看各个根据地发来的战斗消息,一边还得时不时见见来访的人。就在那一天,延安抗日根据地迎来了个特别的客人。
一个穿着红军衣服的小伙子,在会客厅里坐得直愣愣的,心里七上八下,就等着主席来呢。他老忍不住伸手摸摸胸口,看起来紧张得要命。就在这时,一帮战士猛地冲进来,啥话也没说,直接就把他给摁地上了。他的眼镜也被撞飞了,啪嗒一下摔碎了。
他还没缓过神,士兵们就开始在他身上翻找,不一会儿,就从他兜里翻出一把消音手枪。
一看事情已经瞒不住了,这家伙就开始乱动,嘴里还嚷嚷着,说自己是新四军里的一个旅长,叫“田守尧”。
这到底是咋回事?为啥在前线拼命打仗的红军战士会跑到延安,想要对主席下手呢?这背后有啥说不出的原因吗?
一下,我来帮你解开谜团。
【死而复生】
负责策划这次抓捕行动的是陈泊,他当时担任延安保卫处的头儿,特别拿手的就是解开敌人的情报谜团,也因此得到了毛主席的称赞,说他是“延安的侦探高手”。这位保卫处的头儿,眼镜架在鼻梁上,看上去挺像个文化人。但你要是看到他左边那只断臂,就能明白,这家伙可不是好惹的,也有着一股子勇猛劲儿。
陈博这个人啊,挺有故事的。虽然名字简单,就像他做事的风格一样,直接了当,不含糊。他这个人,不追求花哨,讲究的是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在周围人眼里,他是个靠谱的人,做起事来总是让人放心。不管遇到啥情况,陈博都能沉着应对,用他的智慧和沉稳,一次次解决问题,赢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总之,陈博这个名字,背后承载的是他的稳重和实力。
1943年6月份的一天,陈泊像平常那样,坐在译电室盯着敌方的情报。就在这时,跟他一起在译电室干活的同事,手里捏着一封电报,火急火燎地朝他奔过来。他一把接过电报,瞅了一眼,立马吓得额头上渗出了汗珠。电报上赫然写着:
3月18号那天,新四军第三师的第八旅旅长田守尧,在去往延安学习的路上,走到赣榆县九里乡小沙东海域时,碰上了日军的巡逻船。他跟敌人打了起来,结果不幸牺牲了。现在遗体已经入土为安,打算在9月份给他开个追思会。
田守尧战士英勇地没了,这确实让人心里难受。但陈泊记得清清楚楚,就在那么几天前,这位战士还好好地到了延安,被安排进了中央军委的住处。那里住的,全都是来延安进修的同志,而且毛主席还要亲自见见他们呢。
这事儿可大意不得,万一里头混进了坏人,那就跟把狼放进家里没啥两样。轻的话,情报就可能被泄露出去;重的话,毛主席的生命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可这下子,陈泊可就头疼了。要是田守尧战士真已经牺牲了,那招待所里出现的那个人又是咋回事?反过来讲,如果招待所里的那位真的是田守尧,那战场上倒下的那位又是谁呢?
毛主席见面的日子快到了,现在要是想给新四军发电报问情况,那肯定来不及了。那咱得从哪开始查呢?
陈泊打算亲自去见见那位顺利抵达延安的“田守尧”。
陈泊和田守尧压根儿没见过面,他俩一个是前线拼杀的勇士,另一个呢,在后方搞情报。田守尧家在安徽,陈泊家在海南,一个在最北边,一个在最南边,工作也完全不搭界。那时候,想照张相片可不容易。所以,陈泊压根不知道田守尧长啥样,性格咋样也一无所知。
他决定从他们俩都知道的事情开始聊起。看到眼前的“田守尧”,陈泊没有立刻拆穿他。他先仔细端详起这位“田守尧”,根据情报,田守尧在经过赣榆县时参加了残酷的战斗,受了重伤,但现在这个人没穿衣服的地方一点伤疤都看不到。至于被衣服遮住的地方,陈泊也不好随便去掀人家衣服,免得让对方起了疑心。
但之后陈泊不管问啥,“田守尧”都能回答得很顺畅,而且说话还挺有水平,有点文化人的味道。问他路上都走过了哪些地方,他一下子就说出了渤海、冀东、晋西北这些地儿;再问他为啥就他一个人来了,他说半道上碰到日军偷袭,其他同志都牺牲了。说到这儿,他还难过得不行,甚至还能叫出几个牺牲同志的名字,说得挺真挚的。
听到并肩作战的战友离世的消息,陈泊心里难过得很,啥也没多问,直接就从招待所走了。虽说那个叫“田守尧”的,手里攥着盖了红章的介绍信,说的证词也没啥漏洞,但陈泊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也不是说他有啥先入为主的想法,只是他之前接触过的前线战士,说话都挺直爽的,就算有的稍微内向点,也不像这位“田守尧”,说起话来文绉绉的。
陈泊悄悄派人去跟离延安根据地最近的晋西北兵站取得了联系,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兵站的同志回复说,他们那儿压根就没来过一个叫“田守尧”的人。换句话说,招待所里那个自称“田守尧”的家伙,撒了谎。
很明显,田守尧战士已经不在了,住在招待所的那个人,肯定是敌人派来的间谍,想要对主席下手。
有了这个发现,陈泊心里直打鼓,心想新四军的电报要是迟来两天,那可就麻烦大了。他丝毫不敢拖延,赶紧跑去跟毛主席说了这事儿,然后立刻让人把招待所里的那个“田守尧”给抓了起来。可这家伙嘴硬得很,问啥都不说,刚才还跟陈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讲着战友之间的感情,现在却跟哑巴一样,就一个劲儿地坚称自己就是田守尧。
为了给田守尧烈士讨个公道,毛主席决定要赶快找出是谁策划了这起暗杀,还要弄明白为啥偏偏选了田守尧战士。他没让其他人去办这事,而是直接点名让陈泊来查清楚这个案子。
陈泊究竟是个啥来头?能让毛泽东这么信任他,觉得他能查清这件古怪的事儿。
【陈泊“神探”】
有个新四军里的旅长想刺杀毛主席,但被厉害的“侦探高手”陈泊一下子就看穿了:这家伙是个冒牌货!陈泊这人眼睛可尖了,他一看这旅长的样子和举动,就觉得不对劲。别人可能看不出来,但他心里有数。他仔细一盘问,再一观察细节,立马确定这旅长不是真的。原来啊,这冒牌货想趁乱干大事,结果碰上了陈泊这么个高手,一下子计划就泡汤了。陈泊可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揪出了这个想搞破坏的家伙。
陈泊,本名卢茂焕,他的别名是布鲁。他来自海南琼海,家里头祖祖辈辈都是靠打鱼过日子,家庭条件挺一般。由于老在海上漂,陈泊的皮肤晒得特别黑,脸也被风吹得干瘪瘪的,看着就精瘦。
陈泊从小就对着大海发呆,可能是那片无边的海洋给了他无限的想象空间。他眼光特别尖,总能发现一些别人注意不到的小细节。
陈泊的机灵劲儿让爸妈看在眼里,他们可不想让孩子这聪明劲儿白白浪费。所以,他俩起早贪黑,干活更加拼命,好不容易攒够了钱,把陈泊送进了家旁边的学堂。在学堂,陈泊就像是鱼儿入了水,特别来劲,他特别爱学习,每天一放学就拉着老师问东问西,有时候问的问题连老师都得琢磨半天。
陈泊家里条件不好,他只好退学,去了附近的工厂做学徒工。不过,他心里头还是惦记着学习。每天下班以后,他就躲在宿舍里,借着微弱的灯光看书。就连休息的时候,他也会跑到周围的书店,找机会读两本新书。
他在看报纸、翻书的时候,了解到那时候的中国真是命悬一线,里面军阀各自为王,外面列强虎视眈眈,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根本没有安稳日子可言。就在这个时候,从小就有远大抱负的陈泊,心里头默默地种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
1921年,中国有了个翻天覆地的大事儿,就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了。陈泊瞧见,这个刚冒出来的组织老是挥舞着“民主”的大旗,老是在喊“救亡”的口号,给咱中国的工人们挣来了应有的尊重和社会地位。
他心里头翻涌起来,产生了追求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1926年那会儿,17岁的陈泊满怀激情,通过王文明和黎竟民的引荐,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入了党以后,他就跟着革命队伍在琼崖地区打仗,陈泊既勇猛又聪明,很快就在战士们心里赢得了敬重。可惜好景不长,因为有叛徒告密,海南的好多地下党员都被国民党给抓了,陈泊也没能躲过这一劫。
刚满十八岁的陈泊,意志力坚强得让人吃惊。国民党一开始见他年轻,心想他肯定熬不住多久就会招供,可万万没想到,陈泊硬是一个字也没透露关于我们党的事情。哪怕后来敌人变本加厉,用上了老虎凳、火钳那些狠毒的刑具,陈泊还是死死咬牙挺着。
出狱后,陈泊没有因为碰到难处就打退堂鼓,反倒是国民党那些狠心的做法,让他更加下定了要革命的决心。1931年,他接到命令,要去除掉党里的叛徒。他刚把炸药放好,没想到炸药出了问题,一下子就炸了。陈泊躲闪不及,结果左臂被炸没了。
陈泊因为革命信念特别坚定,被组织上看中了。1936年,他就被调到了革命的大本营延安边区。没过多久,他就当上了保卫处的头儿。
陈泊感到十分意外,心里老觉得自己这点本事根本撑不起这个位子,好几次跟上级说想让别人来干,可都被回绝了。没过多久,事实就摆在那儿,证明组织看人确实挺准。
1942年的时候,陈泊跟着巡视的队伍一起来到了庆阳,进行日常的检查工作。没想到在这儿碰到了一个叫吴南山的国民党特务,他自己跑来说,其实他一直潜伏在我们党内。吴南山这人,原本是个热心抗日的老百姓,中学一毕业就想着为国家出力。可惜啊,他选错了路,被军统局的人给骗去参加了“汉中特训班”。
这个“汉中训练营”说白了就是国民党为了培养特务搞的一个隐蔽场所,吴南山呢,就是里面受训的一员。
一听说对方是特务,陈泊立马来了劲儿。他跟吴南山商量,让他再回军统局一趟,不过这次是要假装成共产党的特务。有了吴南山的帮忙,他们一口气逮住了50多个军统特务,其中有些人被抓时还嘀咕呢,说早就受够了国民党那摊事儿。
“汉中特训班”那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后,陈泊这名字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大家都知道延安来了位神探。就连毛主席都对他特别放心,夸他是“延安的侦探高手”。
你瞧,戴上那副大大的圆框眼镜,再系上一条丝巾当领结,看起来还真有点像侦探的味道。
“假田守尧”事件一出,那些之前见识过陈泊手段的人,自然是不敢再在他面前卖弄。这样一来,调查的任务也就顺理成章地落到了他的肩上。
陈泊大展拳脚,没多久就揪出了这场诡计的幕后黑手……
【真相大白】
新四军有位旅长在海上不幸遇难,结果他的身份被特务给冒用了。这特务的目的竟然是要暗杀主席!
1943年3月份,田守尧接到了新四军师长黄克诚的命令,让他带上一帮同志去延安进一步学习提高。身为新四军旅长的他,以前带着战士们参加过非常有名的平型关战役。在那场战斗中,田守尧不顾自己受了伤,哪怕躺在担架上,也还在坚持指挥,直到最后赢得胜利。平型关这场大胜仗,田守尧的作用那可是大大的。
所以,田守尧的事迹上了报纸,报纸上把他怎么英勇打仗的事儿说得很清楚。可谁都没料到,本来是一篇夸英雄的文章,最后却变成了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用来谋划刺杀主席的工具。
这次机会真是千载难逢,田守尧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立马带上五十多个战士,还有参谋长彭雄,一起往延安赶。因为人多势众,路上日军封锁线又密,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田守尧和师长合计了一下,决定从海上绕到山东,然后再去延安。
不过,走海路也没那么轻松。战士们熬了一宿,好不容易到了连云港,个个累得不行。可就在这时,打算喘口气歇歇脚呢,巡逻的兄弟突然来报,说远处有艘船艇正往这边开过来。
田守尧拿起望远镜瞅了一眼,发现远处驶来的船艇正是他们最怕碰上的日本鬼子。船已经在海上了,根本没法跑。眼看着那船艇越来越近,田守尧只好让战士们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准备跟敌人干一架。
日本人的船开过来了,翻译喊话让他们停下接受搜查。战士们枪都在身上,船上根本没有能躲的地方,田守尧心里清楚,这一仗不打不行。与其让日本人先动手,不如咱们主动出击。所以,船还没停稳当,田守尧就下了命令,跟日本人干上了。
但这次出门说白了就是为了取经,为了不引起别人的,他们还专门减少带了一些武器装备。没多久,新四军就碰到了一个头疼的事儿:他们的备用子弹快用完了。反观敌人那边,弹药储备还是满满的。
田守尧一看形势不妙,赶紧带着队伍往后撤。撤退过程中,彭雄正忙着指挥战友,结果不小心被敌人打中了要害,当场就没了。田守尧没时间伤心,他迅速改变策略,让大家跳水上岸,拿水当掩护,他自己则留在船上给大家断后。
田守尧冲在最前头,给后边的战士们开了条路,让他们能顺利上岸。支援队伍赶到后,赶紧救了这些战士。可田守尧却英勇地牺牲了,日军残忍地把他的遗体扔进了大海。
田守尧牺牲的事儿一传到戴笠的密电里,戴笠就瞅准了个大好时机。平型关那一仗,戴笠对田守尧这名字印象深得很。再加上报纸上把田守尧的事儿写得明明白白,戴笠琢磨着,这家伙或许能派上用场,让他去对付主席。
要是换个人去干这刺杀任务,可能都不值一提。但戴笠是谁?那可是军统里的大佬,人称“特工王”。道上都说,只要戴笠盯上的人,很少能逃脱他的手掌心。
他找了个和田守尧身材、年纪都差不多的人,塞给他一张来历不明的介绍信,然后把田守尧生前那些事情一股脑儿地告诉了他。现在嘛,啥都准备好了,就差最后一步了。
不过很遗憾,戴笠这回碰上的对手是号称“军统终结者”的陈泊,他精心策划的行动终归是要泡汤的。
经过一番好言相劝和耐心说明,“假田守尧”最后开了口,供出了指使他的人是军统局的头儿戴笠。
田守尧战士被国民党冤枉的事情,多亏了陈泊出手相助,总算是沉冤得雪了。好人总会有好报,坏人总会受到惩罚。为啥陈泊会被叫做“军统克星”呢?其实不光是因为他脑子灵光,更重要的是他特别忠诚正直。这股正气太亮了,亮到能把黑暗都给照亮,把邪恶都给赶走。
现在,这束光芒照亮了整个中国,它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