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东局势陷入极度混乱漩涡,形成鲜明对比的两大场景令人触目惊心。一方面,美军为极限施压伊朗,不惜代价派出双航母奔赴中东,对也门胡塞武装展开疯狂打击,4月17日至19日,空袭造成也门荷台达等地80人死亡、160人受伤,大量军事设施被毁。另一方面,法国军舰在红海开火拦截胡塞武装无人机,看似参与其中却又非全力助美。与此同时,核大国俄罗斯则选择与伊朗加强军事合作,试图斡旋美伊谈判,努力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三方行动形成强烈反差,局势愈发复杂难测 。
这并非美军首次对胡塞武装出手。18日、19日,美军持续对也门其他区域展开袭击,目标包括军事基地和武器库。胡塞武装并未坐以待毙,他们迅速展开反击,不仅使用导弹袭击美军航母战斗群,还击落一架美军MQ-9型无人机。面对美军的狂轰滥炸,胡塞武装高层表示,美国的袭击只会让也门人民更加坚定。
在这场冲突中,法国海军也意外“入局”。4月18日,法国海军“朗格多克”号护卫舰在红海执行护航任务时,遭遇胡塞武装无人机集群攻击。舰载雷达系统侦测到目标后,主炮系统连续开火7次,成功击落两架来袭无人机,但爆炸产生的高速弹片仍对舰体构成威胁。法国海军的介入,让本就复杂的中东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美军此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背后,实则暗藏玄机。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此举不仅是为了打击胡塞武装,更是为了向伊朗极限施压。就在美军空袭也门的同时,美国和伊朗代表在阿曼驻意大利罗马的外交机构举行第二轮会谈,双方就核问题展开激烈博弈。尽管会谈被描述为“富有建设性”,但以色列却在此关键时刻发出威胁,声称可能进攻伊朗核设施。
在这场大国博弈中,胡塞武装成为美军开刀的对象。他们虽然装备简陋,但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和灵活的战术,让美军陷入苦战。而法国海军的介入,则让红海护航行动变得更加复杂。欧洲国家对红海航线的依赖程度远超美国,若放任胡塞武装封锁红海,欧洲遭受的经济损失将更为惨重。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密切关注中东局势。4月16日,俄罗斯宣布批准与伊朗形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并表示愿意促进双方达成核问题协议。俄罗斯的这一举动,无疑给美国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这场错综复杂的国际博弈中,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角力,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依然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