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关键:歼-10的跨洲际战略投送,可不只是为了出口埃及!此次中埃“文明之鹰-2025”空军联合训练,歼-10C飞越8000公里抵达埃及,动用运-20、空警-500、运油-20等全体系战机,是中国空军首次在非洲实施全面对抗演习。歼-10C通过“空转+空运”混合编组,规避航程限制,展现远程战略投送能力。美军航母在红海战区未察觉,凸显其低估中国空军实力。此举不仅向埃及展示装备性能,更是在中东复杂电磁环境中锤炼体系对抗能力,为未来战略部署积累经验。
此次联合训练中,中国空军动用了包括歼-10C战斗机、运-20运输机、空警-500预警机、运油-20加油机在内的多种机型,总计超过10架军机参与。这些战机从中国新疆起飞,穿越巴基斯坦、阿联酋、沙特领空,最终抵达埃及,航程近6000公里。这一壮举不仅是中国空军首次在非洲大陆实施成体系战机的全面对抗演习,更是其远程战略投送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
在飞行过程中,歼-10C战斗机采用了“空转+空运”混合编组模式。运-20运输机携带保障装备和人员直飞埃及,而歼-10C则通过空中加油飞抵目的地。这种模式不仅规避了航程较短的战术飞机多次落地加油的问题,还大幅减少了飞行转场时间,提高了转场效率。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歼-10C战斗机在飞行途中,还成功规避了美军在红海战区的雷达监测,展现了其出色的隐身性能和飞行能力。
此次联合训练的背景,是埃及空军对先进战斗机的迫切需求。长期以来,埃及空军装备的美制F-16战斗机因航电系统过时、性能有限,难以满足现代空战需求。而法国“阵风”战斗机虽先进,但法国拒绝提供配套的“流星”远程导弹,使得埃及空军的超视距作战能力受到严重限制。在此背景下,中国歼-10C战斗机的出现,无疑为埃及空军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在训练中,歼-10C战斗机与埃及空军的米格-29M战斗机展开了编队训练,并进行了战术对抗演练。中国空军还展示了歼-10C与霹雳-15空空导弹的配合能力,其145公里的射程比美国卖给沙特的AIM-120C导弹多出40公里,令埃及空军印象深刻。此外,中国空军还出动了空警-500预警机,其雷达数据与埃及的指挥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进一步提升了埃及空军的作战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联合训练并非简单的武器出口展示。中国空军通过此次行动,不仅向埃及展示了其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更在实战环境中锤炼了自身的远程战略投送能力和体系对抗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对于中国空军未来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行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