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地羊”是什么肉吗?
咱今天唠唠一种有点特别的食材,以前大家管它叫“地羊” 。估计好多年轻小伙伴,乍一听这俩字,脑袋里得画好几个问号,地羊?是羊吗?能吃吗?
我也是小时候听老一辈人说起的,当时就特别好奇。后来才知道,这地羊可不是真的羊,它学名叫做鼢鼠。你可别小瞧这鼢鼠,在过去,它在不少地方可是有着独特地位呢!

鼢鼠常年生活在地下,打洞的本事一流。它们身子圆滚滚的,眼睛小小的,耳朵也不明显,毛色大多是棕灰色,看着还有那么点憨态可掬。以前农村的田间地头,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踪迹,那时候,它们可没少让农民伯伯头疼。为啥呢?这小家伙特别喜欢啃食农作物的根茎,辛辛苦苦种的庄稼,说不定就被它们祸祸了。
不过,老话常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这让人头疼的鼢鼠,摇身一变,就成了餐桌上的美味。在一些地方,人们把捕捉鼢鼠当成了一件趣事,农闲的时候,几个小伙子相约去抓地羊。抓鼢鼠可是个技术活,得先找到它们的洞穴,然后用特制的工具,或者就用简单的铁锹,小心翼翼地挖,稍有不慎,这机灵的小家伙就会钻到更深处,逃之夭夭。

抓到鼢鼠后,接下来就是处理食材了。杀鼢鼠的时候可得小心,得把皮完整地剥下来,这皮在过去还能卖点小钱呢。处理干净的鼢鼠肉,那叫一个鲜嫩。烹饪的方法也有好几种,最常见的就是红烧。锅里倒上油,等油热了,把葱姜蒜往锅里一放,瞬间香味就出来了。紧接着把鼢鼠肉倒进去,翻炒到变色,再加上酱油、料酒、八角、桂皮这些调料,添上适量的水,盖上锅盖,小火慢炖。这时候,厨房里就弥漫着让人直咽口水的香味。炖上一段时间,等肉炖得软烂,汤汁浓稠,这红烧地羊肉就出锅了。夹上一块放进嘴里,肉嫩多汁,那味道,简直绝了!

除了红烧,还能做成鼢鼠肉干。把鼢鼠肉用盐、花椒等调料腌制一段时间,然后挂在通风的地方晾干。想吃的时候,取下来,用油炸一下,又香又脆,当成零食或者下酒菜,都特别合适。

不过现在,很少能听到有人吃地羊肉了。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农药、化肥的使用,鼢鼠的数量减少了不少;另一方面,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选择的食材越来越丰富,对这种相对小众的食材,关注也就少了。再加上现在大家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虽然鼢鼠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保护动物,但人们也更倾向于让它们在自然环境里生活。

但不管怎么说,“地羊”这种食材,承载着过去的一段记忆。老一辈人聊起它,总会想起那些在田间劳作的日子,想起抓地羊时的欢声笑语,想起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红烧地羊肉的温馨场景。对我们来说,这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段关于过去生活的独特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