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1日,欧洲知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终年94岁。
米兰·昆德拉曾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一书中提到: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所有的离开都是悄无声息的,米兰·昆德拉不仅属于捷克斯洛伐克,他还属于全世界,属于所有爱好文学的人。
他的智慧和成就,都浓缩在这四句话里面。启发我们去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
要逃避痛苦,最常见的,就是躲进未来。在时间的轨道上,人们想象有一条线,超脱了这条线,当前的痛苦便不复存在。
每一年的高考季都是没有硝烟的战场,高考成绩更是检验一个学生苦读12年的学习成果。
高三学生最常听到的那句话就是:“考上大学就好了。”
我也曾经天真地以为,只要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后,人生就可以有所不同。
考上大学以后,就真的可以不用像高考那么辛苦,可以放松自我了。
可我发现,大学四年,很多人拼命读书和学习,抽空进入社会去实习,积累了一身的本事;
有些人放松自我,终日沉迷游戏,四面以后依然平庸。
现在的学历越来越卷,很多同学开始拼命学考研,以为读了研,就能够出人头地。
可很多人的感受是,读研以后依旧平平无奇,似乎还是没有什么竞争力。
其实从来没有一个选择,可以决定你的未来和一生。
你想要的改变也从来不会自动发生,不要假装很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逃避学习的痛苦,是在拿自己的未来做赌注。懂得学习也是一项需要习得的技能。
单纯的读书,一辈子都泡在学校里,不思考不行动,躲在安逸的象牙塔里,那所谓的高学历其实跟一张白纸无异。
爱情是一种甘心屈从于对方的意愿和控制的热望。
换句话说:“爱就是甘心被束缚。”
相互理解对方的感受,尊重彼此的意见、喜好和习惯,是家庭婚姻生活的基础,是幸福婚姻的秘诀。
永远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不要轻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故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钱钟书不爱运动,在清华待了四年,连玉泉山、八大处都没去过。
杨绛先生爱运动,在清华借读半年间,游遍了北京名胜。
而这期间,不喜欢运动的钱钟书被杨绛带着遍游了北京名胜。
钱钟书尊重杨绛的爱好,杨绛回馈给钱钟书的,是他文学创作路上的支持和鼓励。
弗罗伦斯·伊萨克斯说:
“婚姻需要两个明智的人的不断地培育,关键在于不要自满,要永远去改善你的婚姻。”
他们两个人一生相处和谐,从没红过脸,说过重话,恩爱了一辈子。
钱钟书曾经把婚姻比作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但是幸福的婚姻,是甘心被爱困在围城里。
围城于他们而言,不是枷锁,无需挣脱,是链接爱人和子女的桥梁。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
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曾经有一个同学,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过,导致他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了怀疑。
虽然这个经历已经过去了很久,但他仍然会时不时地想起那段时间的痛苦和无助。
如果他一直沉浸在过去的阴影中,那么他就无法真正地向前迈进,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相反,如果他能够放下过去的是非与议论,专注于向前走,那么他就有可能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
当然,要放下过去的是非与议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难以自拔地陷入回忆之中。
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努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一定能够走出过去的阴影,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就去抗争,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就去学习,意识到自己的欲望就去克制,或者努力让自己的能力配得上欲望。
如果人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
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直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无知和不断膨胀的欲望,同样会形成一个负反馈,不断杀死自己。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无论昨天经历了什么,今天太阳照旧会升起,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哪怕不知道去往何方,只要不停在原地,就是往前走。
正如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面说的那样:
“映现在我眼前的只有永无尽头的泥沼。右脚往前踏出一步。举起左脚,然后又是右脚。我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也无法确信是否往正确的方向前进。只知道必须往前走,于是一步一步地往前。”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有一项调查:
第一名:75%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导致一事无成。
第二名:70%的人后悔在年轻的时候选错了职业,做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
第三名:62%的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当。
第四名:57%的人后悔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侣。
第五名:49%的人后悔没有善待自己的身体。
人生最后悔的事,就是一直在后悔。
可人生,本就没有完美一说。
就像你做一个任务,完成永远比完美更有用。
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是非好即坏,就像人性本就不是非黑即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想做的事情现在就去做。不要迟缓,不要怠慢,因为你就活这么一次。
在生命高潮的波峰,享受它;在生命低潮的波谷,忍受它。
享受生命,使我感到自己的幸运;忍受生命,使我了解自己的韧度。两者皆令我喜悦不尽。
阿拉贡曾说:
“我要对米兰·昆德拉感激不尽,他的作品使我坚信人类一定会生存下去,世界一定会生存下去,我全心全意在这个世界上所信仰、寻求和热望的一切都将恢复其人性的面貌。感激他是因为在这个悲剧的今天,他使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体会到,面对不朽的东西,即使死神也无能为力。”
米兰·昆德拉的一生,肆意洒脱,光辉灿烂。他用文字影响了全世界,用一生告诉我们:
生活从来就是此一时。彼一时,不可一概而论。活在当下就是通往未来。
这一路有鲜花有掌声,也有狂风暴雨,无论往哪里走,只要不是停在原地,就是在通往未来的路。
既然选择了前方,便抛开一切束缚,丢掉昨天和过去,风雨兼程全力以赴,那么结果必然会如你所愿。
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