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觉得,现在混动车遍地开花,闭着眼睛选都能省一大笔钱?
醒醒吧!
一位老司机开了10万公里,血泪教训告诉你:“油混”和“插混”,那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先别急着否认,咱们先来看个扎心的例子。
广州的王先生,五年前图省油,咬咬牙买了辆丰田卡罗拉双擎。
谁知道,开了五年,这油是省了点,但电池却开始闹脾气,油耗蹭蹭往上涨了15%。
更惨的是,想换车的时候,二手车商一句话把他干懵了:“这车电池不行了,最多给你新车价的45%!” 同样级别的燃油车,可没这么惨。
你说王先生亏不亏?
这电池衰减,简直就是油混车保值率的“死亡诅咒”啊!
这还不是最糟心的。
上海的李女士,为了能光明正大地在魔都穿梭,买了辆插混。
结果,2024年3月,政策突然变脸,非沪牌插混车想要绿牌,得满足更苛刻的条件,社保、技术参数,一个都不能少。
李女士傻眼了,政策说变就变,这谁顶得住啊?
原本指望靠绿牌省点钱,现在看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得不说,这政策啊,有时候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苦的是咱们老百姓。
更精彩的还在后头。
这几年,车企们也开始“宫斗”了。
吉利汽车一看插混有搞头,立马All in,银河L7横空出世,直接把那些还在死守油混的日系车企打了个措手不及。
数据不会说谎,2024年第一季度,吉利插混销量暴涨150%,而丰田、本田的油混,只能眼巴巴看着市场份额被蚕食。
不得不感叹一句,时代变了,技术路线选错了,再努力也白搭。
插混也不是十全十美。
2022年上半年,锂电池原材料价格像坐了火箭一样,蹭蹭往上涨,插混车的电池成本也跟着水涨船高。
比亚迪扛不住了,只能默默地调高了插混车型的售价,一口气涨了五千多。
这下,消费者心里也犯嘀咕了,插混车真的还划算吗?
说了这么多,可能你还是云里雾里,那咱们就来点实际的。
同样是混动,插混和油混,用起来到底有多大差别?
先说插混,如果你像在北京上班的李女士一样,每天通勤50公里,那纯电模式简直就是神器,零油耗,安静又省钱,体验直逼纯电车。
春节自驾游,油电混合模式又能让你续航无忧,再也不用担心趴窝在高速上。
更别提那张绿牌了,免购置税、不限行,简直就是城市通勤的“通行证”。
反观油混,如果你像广州的王先生一样,指望它能省多少油,那可能要失望了。
百公里省个一两升油,看似不错,但算上车价溢价和保养成本,可能还不如直接买辆燃油车。
而且,油混的动力提升也不明显,驾驶感受和燃油车差别不大,更别提那些新能源的政策优惠了,啥也捞不着。
插混也有自己的烦恼。
春节回家,李女士就遇到了充电难题。
老家河北邢台市,充电桩少得可怜,排队充电比春运抢票还难。
无奈之下,她只能用燃油模式,结果油耗蹭蹭往上涨,省钱的优势荡然无存。
看来,充电桩建设,才是插混车普及的最大拦路虎。
说了这么多,咱们来算一笔账,看看10万公里下来,插混和油混到底差多少钱。
油混账单:
油费:4万元
购车成本:1.5万元
保养成本:0.5万元
政策:无
总计:6万元
插混账单:
电费+油费:2.2万元
购车成本:低于油混
保养成本:节省0.3万元
政策:绿牌免税等
总计:约3万元(甚至更低)
这么一算,插混比油混至少省3万元以上,部分地区差距更大。
怎么样,是不是有点心动了?
选混动车,可千万别盲目跟风。
得根据自己的用车场景、充电条件、政策优惠等因素,好好盘算一下。
买车不是买菜,一不小心,可就掉进“隐性亏损”的坑里了。
混动车,看着都差不多,但走的路,那可是天差地别,擦亮眼睛,别被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