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顺风车惊魂:被抛在高速服务区的女乘客

凡心点点 2025-04-28 22:14:37

凌晨一点半的楚雄程家坝服务区,充电桩的蓝光在夜色里忽明忽暗。李女士攥着手机的手已经发麻,脚边的粉色行李箱沾满了灰尘。就在十分钟前,那辆载着她的云L牌照白车突然启动,尾灯像嘲笑的眼睛般消失在高速路尽头——她因为拒绝支付现金车费,被司机连人带行李扔在了离昆明还有140公里的荒野。

这场噩梦始于4月20日晚上十点。朋友替加班的李女士预约了一辆滴滴顺风车,从大理前往昆明。订单显示是一辆云A牌照的黑色丰田轿车,车费154元。司机打电话商量分摊80元高速费时语气温和,这让急着第二天上班的李女士放松了警惕。  

车子开出二十分钟后,意外突然降临。

丰田轿车毫无征兆地停在应急车道,后方一辆云L牌照的白车闪着双跳灯逼近。前车司机利索地把她的行李箱搬到白车上:“跟着这辆车走,一样的。”透过后车窗,李女士看见后排早已挤着两男一女,正低头刷手机,对换车场景见怪不怪。

新司机一脚油门扎进夜色。行驶途中,对方突然扭头问:“你这单谁付钱?”听说平台已付过款,司机立刻飙起方言打电话。零碎的“取消订单”“线下收钱”飘进耳朵,李女士慌忙给朋友发消息:“快看看订单还在吗?”

朋友发来的截图让她浑身发冷——154元的行程已被单方面取消,退款正在原路返回。朋友叮嘱她千万守住底线:“到地方再给钱,不行就报警。”  

凌晨一点的服务区充电站,成了最后对峙的战场。

司机第三次索要现金时,李女士把行李箱挡在身前:“要么走平台,要么我现在报警。”话音未落,她的箱子“砰”地被掼在地上。监控录像里,穿米色外套的姑娘孤零零站着,眼睁睁看着白车扬长而去。加油站员工后来回忆:“她在充电桩旁边转了好几圈,最后蹲下来捂住了脸。”  

比深夜抛客更让人心寒的,是两小时后收到的短信。

“警察局怎么还没传唤我?”凌晨2:16,司机用虚拟号码发来挑衅。此时李雯刚搭上过路车回到昆明,朋友气得声音发抖:“他们吃准了顺风车是监管盲区!”

五天后,滴滴安全专员的电话才姗姗来迟。“车内没录音,司机不配合。”机械化的答复像在读说明书,“两个车牌都注销了,赔你500块吧。”这种打发叫花子的态度让李女士心凉——如果那晚她没拦住过路车,如果司机更极端......

拨打12328热线得到的回复更令人窒息:“顺风车是私人互助,不算营运。”工作人员复读机般的解释中,她仿佛成了无理取闹的投诉者。而那个云L牌照的白车,被注销后换个手机号就能重生接单。所谓的“最高处罚”,不过是限制每天接单量——对靠倒卖乘客赚钱的黑车来说,这点惩罚连挠痒痒都算不上。

如今李女士的行李箱轮子还卡着服务区的砂石,像抹不掉的噩梦印记。她正在收集证据准备起诉,但更多疑问挥之不去:当“顺风车”变成黑车的保护色,当平台用五百元给安全标价,下一个被扔在荒郊野岭的会是谁?

“现在听到‘顺风车’三个字就手抖。”采访结束时,她下意识摸了摸包里的防狼喷雾。窗外昆明街头车流如织,无数辆打着双跳灯的网约车正在接单——其中某辆的后备箱里,或许正躺着另一个女孩的行李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