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出台后仅仅几天时间,越南,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第一时间呼啦啦跪了一大片。只有中国顶着压力,随机出台了对美国的反制措施。过去,美国出台对中国的贸易战,我们都会稍停一段时间,留下对美国谈判的时间,再出台相关的反制措施,而且反击也相对温和,目的是为谈判留下余地。但是这次不一样,中国马上进行对等反击,而且没有留下谈判的余地。可以看出,我们根本没打算谈判,很显然,我们也不可能妥协。

川普政府如此激烈的关税战,势必引发大型经济体的反击。中国的反击除了让美元指数创下了1992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外,还引发了美国股市的暴跌。同时,全球金融市场哀鸿一片。本轮贸易战的冲击威力之大前所未有。
中美之间针尖对麦芒,大概率还会迎来贸易战升级加码的可能。接下来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股市还将迎来新一轮的下跌。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美国不惜经济衰退,也要发动贸易战?为什么中国不可能妥协?这场战争打下去,最终的结局到底是什么样?
本轮贸易战造成的危机,远超以往数次美元信用重构的冲击。只有理解了美元历史上三次信用重建的过程,才能深刻理解为什么中美之间的经济矛盾无法调和!历史上,美元信用重构伴随着三次经济危机,每次危机的冲击都非同小可。再探讨本次中美关税战之前,我们需要深刻理解以往三次美元信用重构的过程,这样我们就能深刻理解中美之间这场关税战为什么是一场你死我活,不见输赢决不罢休的对抗!
第一次,美元和黄金绑定信用的过程和崩塌的原因。
二战以后,美国因为特殊的地缘原因,大发其财。几乎所有国家的黄金都拿去换军事援助了。这导致战后所有国家的黄金储备消耗一空,美国一家拿走了全世界的黄金。英国曾想战后确立地球元概念,在世界金融统治地位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没有黄金,只有嘴巴和设计理念肯定是入不了美国眼的。
于是,美元通过黄金定价,每盎司35美元,向全球提供流动性,别的国家为了获得美元流动性,将黄金存在美联储的金库内。这套体系一直运行了27年,到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违约,布雷孙森林体系解体,美元用黄金绑定的信用崩塌了。

需要说明的是,1943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之前,美元和黄金的比价是19美元/盎司,到1944年,黄金跟美元的比价关系就变成了35美元/盎司。也就是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瞬间,美元的信用就膨胀了84%,等于美元的购买力膨胀了84%。这对美国来说是非常划算的。
这里插一句摩根本根1912年的原话:“只有黄金是钱,其他的都是信用!”请大家记住这句话,非常重要!在摩根看来,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控制住货币超发的冲动,因此,只要各国货币不直接跟黄金绑定,那么所有国家的债务都是无限扩张的。
黄金的数量相对固定,货币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美元的信用本质上由黄金支持,意味着黄金的价值即便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时间内,也是在不断增值的。到1971年,黄金的股价已经翻了好几十倍。既然美元越来越多,黄金还是那么多,那么为什么不把手里的美元换成黄金呢?
于是1971年,法国总统戴高乐通知美国,我法国手里有600亿美元外汇储备,准备好黄金,我要把美元储备换成黄金,开着军舰拉回来。当时价格是35美元/盎司,600亿美元,意味着美国要支付法国超过16亿盎司黄金,而美国金库内只有3亿盎司。就算都给法国,也只能兑换105亿美元而已。于是美国耍流氓,尼克松宣布1944年签署的是历史协议,不算数,作废了。黄金短时间内,从35美元/盎司,涨价到了800美元的高价。再想想摩根的那句话,除了黄金之外,其他都是信用。说白了,黄金都在美国手里,重新定价让金价翻个几十倍,你还来兑换吗?

美国之所以这样公然耍流氓,说白了,别的国家手里没有黄金。所以无论美元对黄金怎么贬值,美国的货币依然是老大。所以只有美国可以耍赖,别的国家一盎司黄金都拿不走。当美元贬值了20多倍后,对法国表示,你们还要兑换黄金吗?来吧,我这里有的是黄金,但是要按照800美元的价格换,要多少都管够。
法国戴高乐总统在看到美国如此无赖后,哀叹道:“华盛顿泉下有知,都会为你们这帮孙子感到羞耻"。法国其实对美国有一种异样的情感,因为法国人帮助美国独立,所以心理上对美国有种大国的感觉。但是被美国狠狠坑了一把后,法国人才看明白,只要能用不要脸解决的事儿,美国是一盎司黄金都不愿意支付的。也就是从1971年开始,美国开启了要钱不要脸的耍流氓传统。
第二次,美元信用和石油绑定的过程和崩塌的原因。
1971年美元没有了黄金的信用支撑,很快世界陷入了经济滞胀中无法自拔。这个时候,美国经济衰退很严重,所以急需为美元寻找下一个硬通货。于是,中东战争开始了,1974年中东战争打出了石油危机,本质上就是一次石油美元信用重构的过程。
作为美国代言人,以色列在中东打了好几次,只有这次打出石油危机,大家不觉得蹊跷吗?事实上,美国恰恰通过以色列发动战争,制造了石油危机。并迫使沙特王国听命于美国。石油开始为美元信用提供新的支撑。这次美元信用重构,是依托于沙特对美国的支持完成的。
沙特一个国家的石油产出,足以影响全球石油的稳定,因此,沙特有能力通过增产减产石油,来左右石油的价格。石油信用取代黄金,成为美元新的信用支撑。

这里需要说一下在石油美元确立之后,石油价格的前后变化。1974年,美国跟沙特签署石油美元协议之前,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是3美元,协议签署之后,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是13美元/桶。跟黄金从19美元瞬间变成35美元/盎司一个道理。并且,此后石油价格水涨船高,持续上涨,现在石油价格永远也不会回到13美元一桶的价格了,说白了,美元需要为其提供信用的硬通货不断涨价,只有这样美国才能源源不断地印出更多的美元。
按道理说,这样沙特就是石油美元的最大受益国了。事实上美国看准了沙特的作用,并进行了精美的设计,让沙特赚到的石油美元重新流入到美国的金融体系中去。最后沙特赚到的石油美元,又被美国拿走了。
随着美国石油产量逐渐上升,2004美国开始出口石油,美国从石油净进口国变成出口国,这套体系又走到了一个极限,运行不下去了。如果不寻找下一个美元的信用支撑,美国是无法解决国债压力和通胀失控这两方面的困境的。
第三次美元信用重构绑定的是人民币。这一次,为美元提供信用支撑的是中国制造业
货币信用的维持很简单,只要能保障购买力,没有通胀,美元就是世界的硬通货。在石油美元维持不下去的时候,中国加入WTO之后爆发出的强大生产力,又让美国看到了新的希望。于是美元开始绑定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第三次美元信用重构,恰恰是来自中国的商品抑制了美国的通胀。
十几年前所谓中美国的概念,就是由此而来,当年有多少人对中美共治全球化充满了憧憬?相信现在的人都不陌生吧?实际上,这个概念,恰恰是美国人提出来用以忽悠人的,他们从来没想过将全球治理的哪怕一点权力分享给我们。

对我们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解决了。对美国来说,美国黑人都能买得起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了。美国的物价在2004年之后,甚至比1985年还便宜。大家以为美国凭什么去发债打反恐战争?如果我们不帮美国,他们的物价早就飞上天了。
但是,跟黄金美元和石油美元相同的是,这次美元超发需要的基础条件是人民币不断升值。只有人民币持续升值,才能保障中国商品的价值不断升高,才能保障美元具备超发的基础。
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如果人民币一直升值会有什么结果?无非是制造业早早就转移出去了。转移到东南亚,印度,美元还可以去绑定越南盾,印度卢比。但是我们没有了制造业该怎么办呢?
今天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通胀的原因是滥发货币太严重了。美国就是赤裸裸的耍流氓。美国怎么不提我们那么多年帮助美元稳定货币信用,稳定美元霸权呢?现在美元滥发,就要我们涨价,货币升值,过去还忽悠中国什么中美国的概念,你们美国可曾丝毫考虑过中国?
说白了,对美国来说,有利可图的时候你就是盟友,是战略伙伴,十几年之前,中国的国力不如你美国,没有先进武器和高科技产品的时候,美国人可以很理性地对中国说故事。当十几年之后,中国可以造航母和六代机的时候,你美国就开始说货币战争了。无利可图的时候马上就是敌人,美国要战争,要关税。这就是美国,只要钱,不要脸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说,我们辛苦几十年,用汗水铸就的建设成就。现在美国说把我们的建设成就拆了就拆了,是不是有点太不讲理了?
此外,这场关税战,或者说第三次美元信用崩塌的过程,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冲击,比黄金美元和石油美元所造成的危害都大得多。虽然1971年到1974年石油美元孕育过程中,世界也曾遭遇滞胀和经济衰退,但是是缓慢完成的,股市下跌也是一点点跌下去的,绝不是今天这样,一上来就暴跌。

以上介绍,是历史上美元三次换锚的过程,详细理解了这几个过程转变的历史原因,我们就能理解接下来,中美之间的这场博弈为什么是你死我活的战斗。
美国再工业化起步阶段的时间窗口仅有1年,再工业化一年内不能起步,川普引导的衰退将毫无作用。一旦民主党重新上台,美国将失去制造业回流的最后机会。这是川普上来就开干,甚至不吸引到经济衰退也要关税战的根本原因川普此前已经担任了四年美国总统,理论上,川普的任期只有这一届了,也就是说,川普只能再担任四年美国总统。这次上台之前,信誓旦旦的跟美国红脖子们承诺要实现美国的再工业化。而美国的再工业化,是个至少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系统工程,如果不能在其任期内实现起步,接下来就算川普的拥趸登上总统宝座,在美国国内的政治影响力也不如川普,能否完成再工业化的起步还真的说不准。
更重要的是,2026年11月美国要进行中期选举,如果川普输掉中期选举,那么川普将成为一个蹩脚总统,政令出不了白宫,什么也做不了。美国股市表现跟选举息息相关,如果股市不能企稳回升,则意味着共和党百分百丢掉参众两院。一般美国大选前一年开始拉升股市,为中期选举造势。所以在中期选举之前,川普一定会让衰退停止,股市表现出牛市的劲头。

参考我国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强烈反制,美国必然要继续加码,接下来将会是更激烈的关税战,我国同样也会更剧烈的反制。这意味着美国股市必须在今年11月之前跌到底。否则一旦在选举前出现股市暴跌,川普也不可能赢得参众两院的中期选举。因此,我判断在短期内,中美之间你来我往加码关税战还将持续至少三轮,直到两国关税互相加到100%,让两国贸易彻底停止才算完成。
说白了,川普没有时间,他必须在一年时间内就让美国的再工业化完成起步,如果做不到,那么民主党重新上台,华尔街资本将重新占据上风。接下来,美国的再工业化将永远不可能完成。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美国的左右割裂主要表现为资本和底层民众的割裂。传统意义上的美国人大多数考不上名校,是需要蓝领工作来维持基本生存的。现在因为产业空心化,导致底层白人没有工作,铁锈带的老男人们几乎连年轻女性都见不到。因为没有工作,美国梦早已破碎,他们只能依靠当兵,靠卖血来维持生存,靠廉价毒品麻醉自己。副总统万斯是美国底层逆袭的代表,非常明白美国需要什么样的改革。而美国的资本家们不在乎底层民众的死活,他们只想将工厂搬迁到最赚钱的地方。这才是美国产业空心化后,美国底层和资本的撕裂表现。
川普之所以上台,恰恰是其再工业化的承诺,给了底层人工作的希望。因此,川普一定会在最后一个任期内,尽全力为再工业化起步而努力,哪怕引发经济衰退也在所不惜。
川普公开说,手术已经结束,恢复已经开始,是什么意思呢?说白了,一个国家对全世界所有国家同一时刻开启贸易战,就像是病人在进行一场大手术。而目的就是引发可控的衰退。第一次加关税的量并不是太足,引发了10%的下跌,接下来,若有国家反制,那么他会继续有针对性地继续加关税。美国制造业回归的难度不在于政策工具不足,而是时间有限。为了达到目的,他只能选择速成的道路。打个比方,既然练正派武功九阳神功那么费劲,那么只能自宫去练葵花宝典。
美国极端关税战的代价是经济衰退,而目标则是中国!在对等关税政策之前,美国的外交和贸易团队已经提前说服了日本,越南,新西兰,澳大利亚这些美国主要的死党。这些国家会在第一时间寻求与美国的和谈,就像越南第一时间送上膝盖一样,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其他国家打个样。川普在用这个方法告诉别的国家:大家看看我多牛,我对所有国家宣战,迎来的不是所有国家的反制,而是第一天就跪了一大片。

其实川普这么做,只是为了给中国看,希望中国能跟川普和解。那么川普又能用威胁加关税的方式,来作为谈判筹码了。很显然,中国和欧洲是不可能跟美国妥协的。
对于川普而言,无论中欧是否跟美国和谈,至少他不会失去自己的票仓。说白了,加关税越重,衰退越严重,受损失最大的是做生意的商人,是华尔街的资本家,而资本家一直是民主党的票仓。铁锈带的美国底层白人,才是川普的票仓,华尔街利益失去再多,最终都不会影响他的支持度。
从市场规模上看,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市场,美国要想引导制造业回流,所能用的政策工具有很多。关税虽然能诱发衰退,但在川普看来却可以逼迫制造业回流。这是因为,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工业制造业规模,而美国看上去是在对全球加关税,实际的目的,是在对中国加关税。
这个很好理解,去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贸易额是5000多亿美元,美国对中国出口是1600多亿美元。在川普第一任期内,很多中国企业开始向外转移,也就是咱们说的转口贸易,本质上是中国的产业,但是为了应付贸易战,不得不将工厂转移到越南,墨西哥,加拿大等国。这些国家的对美贸易额虽然不能算作是我们对美国的出口,但是也是中国制造业创造的商品。如果将这部分出口也统计进去的话,估计不会少于1万亿美元。
如果彻底切断中国制造业跟美国的市场联系,那么美国损失的贸易额要远远小于我国损失的贸易额。很显然,美国承受的伤害,要远远小于我们。这是一场美国只占便宜,我们不能占便宜的战争。如果从这个视角上看的话,出于理性思考,我们需要妥协。但是现实却是,我们在第一时间发出了最强反制。很显然,加拿大虽然也表示要跟美国拼了,但是并没有出台反制细则。中国则直接告诉美国,我要打你哪里,打多少,怎么打等等。
我们之所以在第一时间对美国进行最强烈的反制,目的很简单,我不跟你谈判,你也不要想着跟我谈判。既然你美国觉得自己能打赢,那么咱们就打。很显然,美国无差别对全球的贸易攻击,已经变成了主要针对中国的贸易攻击。
我们跟美国的这场极限对抗,为什么明知道自己损失更大也不妥协?这次中美对抗,到底有哪些对我们有利的机会?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中美的世纪对抗,无论是不是川普当美国总统,迟早都会来。这是一场注定会到来的对抗,就像拜登在任的时候,中美关系也无法缓和一样。川普只是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贸易战的方式,加速了中美摊牌的进度罢了。
既然迟早要摊牌,那么危机之中并非完全没有机会。说白了,既然美国迟早要咬过来,何不趁机掰掉他的门牙呢?这个时候中国制造业最强大的时候不反击,难道还要等到我们损失惨重的时候才反击吗?既然迟早要来,那么早反击,比晚反击要有利!

其次,中美对抗有国运崛起的重大机遇,运用得当,中国的崛起进度会加快会。
这里需要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路径上来做一下说明。我国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本质上是用西方的技术,换我们的国家发展。
现如今,我们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同时技术后来居上。虽然还有尖端技术有待突破,但是技术升级整体上还算成功。在民用商品领域,我们可以生产几乎所有的商品,而且不再依赖美国的技术支持。这个时候,若美国对我们发动贸易战,我们就投降,很显然是不划算的。
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开战的主要目标是我们,但是美国对所有国家的无差别攻击。势必导致美国盟友体系分裂。这是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我们完全可以依靠这个机会,利用我们的制造业优势,开辟欧洲,中南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的新兴市场。通过对新兴市场的商品输出,来弥补对美国商品出口的损失。
就算没有美元的交易货币加持,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货币互换(已经运作了很多年)的方式,用中国全品类商品生产能力,来换取全世界的原材料。趁机建立起一个独立于美国之外的新的世界贸易体系。要做到这些,我们就必须对美国的贸易战争行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经济领域,美国亡我之心不死,刚好可以利用川普跟美国盟友翻脸的机会,大量吸收美国的盟友。事实上,这个世界上除了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外,绝大多数国家跟美国不是一条心。还是有很多国家在遭遇到美国的贸易战后愿意跟中国合作,像巴西,德国,法国都有可能在接下来的贸易战中跟美国闹翻。甚至连加拿大都要防备被美国吞并,为了应付美国咄咄逼人的政治恶意,最终跟我们合作也并非完全不可能。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会开始鼓励制造业回流。说白了,原来为了应对川普的贸易战,很多我国的制造业搬迁到越南,墨西哥加拿大等地。对等关税政策下,无论制造业在哪里都一样,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回到中国呢?毕竟在任何地方,生产成本都没有我们自己家里更低。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重提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原因,除了解决就业问题的需求外,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这次史无前例的对抗。从中美的对抗烈度来看,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给企业回流国内进行补贴,以弥补企业搬迁的成本。这样做的好处是,人民币可以在制造业的重建过程中体现出价值,这样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就会下降。需要说明的是,要跟美国抢夺世界贸易的主导权,人民币绝不能大幅贬值。只有我们的货币足够坚挺,才能完成新的贸易体系的重构。一旦完成排除美国之外的,另一套世界贸易体系的建设。那么中国制造就会包围美国,形成对美国制造的压制作用。
这样一来,即便美国花费巨大代价完成再工业化,也会因为失去性价比优势而失去国际市场。这里面的原理很简单,美国制造业之所以不愿意回美国,无非是因为在美国的生产成本高,企业生产的商品没有国际竞争力。现在在关税重压之下不得已回美国,意味着企业为了抓住美国市场,而选择放弃国际市场。这样一来,国际市场原本属于美国制造业的份额,就会因为美国商品成本太高,而被我国制造业填充。如此一来,美国制造业回流美国以后,生产的商品就不能出美国的大门。
在没有人口大规模增长,土地规模大规模扩大的前提下,高关税之下的美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面临生产过剩而消费能力不足的困境。试问,美国的资本家们,会将所有产品的利润给美国工人分了吗?只要不全部分给工人,那么美国工人靠什么将美国的全部产能消化掉呢?
小结:美国这个国家非常迷恋高关税,因为在其成长为世界老大的过程中一直执行高关税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工业的发展。但是在那个过程中伴随着美国版图的扩大和大量接收欧洲移民,以扩容自己的内部市场才完成的。现在美国再将自己封闭于世界市场之外,等待他们的,最大可能就是在封闭中逐渐沉沦,企业失去竞争力。
中美这场关税战,注定是一场长期贸易战争。时间跨度上可能长达十年,甚至二十年。绝不可能短期内分出胜负。这场战争早期,我们可能因为对美出口下滑。但是随着对世界贸易体系的重构,中国商品的出口下滑趋势不可能一尺持续,相反,还会因为美国主动放弃世界市场,在后期出现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世界大战,战争用到的武器不是枪炮导弹,而是关税,是贸易,是制造业和市场。这场中美博弈,本质上是一次货币贸易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