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病逝!二十多年前墓碑已立好,与杨振宁决裂,为妻子写情诗

我是豆米奶奶 2024-08-05 18:29:00

今天,我们不得不挥手告别一位科学巨匠——李政道教授,这位物理学界的传奇人物于美国时间8月4日在旧金山安然离世,享年98岁。

想想这位老爷子的一生,真的是坎坷多磨却又辉煌灿烂,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1935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还在上小学的李政道辍学两次。

1942年,李政道到江西赣州联合中学读书,这时候他已经开始展现惊人的学习天分,不仅自学,学完还给同学讲课。

一路自学,尽管中学没毕业,他已经有信心参加高考,还如愿以偿进入浙大。

如果用现在的词汇来形容的话,李政道的求学之路可以说是“开挂”。

紧接着,他20岁被芝加哥大学破格录取,成为诺贝尔奖得主费米教授的研究生,专攻粒子物理博士。

在31岁李政道就凭借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与他一起摘得这项荣誉的还有知名学者杨振宁。

在领奖当天,李政道亲口承认,两人经常在哥伦比亚大学附近一家餐厅用餐,获奖的理论就是在两人用餐时讨论出来的。

两人在当年可以说是黄金搭档,用杨振宁的话来形容,比与妻子的关系还要亲近。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在饭桌上谁先提出这一理论,两人产生分歧。

科学界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合作者的署名按姓氏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因此,在诺奖的报道中,李政道的名字排在杨振宁前面。

这一情况让杨振宁心生不满。

到了另一场颁奖典礼上,杨振宁向李政道提出,自己年龄大,要先上台。

为此杨振宁还找李政道的妻子从中调和,希望李政道能够理解。

本以为做出让步,杨振宁就会偃旗息鼓。

没想到杨振宁接下来的举动,让两人的关系直接降到冰点。

事情是这样的,几个月后,杨振宁发现有刚刚发表关于两人理论阐述的文章,在标注作者时,仍然将“李”字,排在“杨”的前面。

心中憋屈的杨振宁直接找上门和李政道交涉,希望改成自己的名字在前,或者至少要标注一下是按字母顺序排列。

如果不改,那就直接写成“杨和李”!

李政道一听,觉得这要求简直是无稽之谈,提出两人暂时“分手”,停止合作学术论文。

对此杨振宁非常痛苦,坦言两人关系破裂:“跟一个婚姻的破裂是在同一个等级的痛苦的,”

李政道真正的妻子是他的“初恋”秦惠䇹,两人一见钟情。

李政道70岁的时候,妻子去世,很多人曾为李政道介绍老伴儿,希望他晚年能够有人互相照顾、陪伴,均遭到拒绝。

妻子去世第二年,李政道将其骨灰安葬到老家苏州的东山华侨公墓,亲自跳进墓坑中为秦惠䇹安放骨灰盒。

在李政道的坚持下,立了两个墓碑,一个给秦惠䇹,另一个在旁边,是为自己准备的。

多年后李政道为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写下两首情诗:

想竹君(一)

抚你,抚你,爱抚你爱你,爱你,爱想你

想你,想入脑子里

睡着,醒着都是你

寄竹君二首(二)

想你想你想揉你

揉你揉你揉碎你

碎你碎到骨头里

整的散的都是你

可见,李政道对妻子用情之深。

如今两人终于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了,继续他们的爱情!

0 阅读:169

我是豆米奶奶

简介:关注社会热点,汇聚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