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达的审判》,是我喜欢的影片。
这种喜欢,不仅因为它是一部女性题材、女性主创的作品,更因为它用非常冷峻、克制的影像手法重构了那个年代关于弗里达的故事、遭遇。同时又通过演员们,尤其是女主角精准、沉浸的演绎呈现了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让人瞬间进入故事情境,并进行一场有关“女主的遭遇、女主的困境、女主的选择、女主对自己的审判与制裁、以及男权司法体系对女主欺凌与审判”的再审判。
一直觉得,一个真实动人的故事本身就是最有感染力和穿透力的,太多主创的意识融入有时是一种弄巧成拙或者画蛇添足。只有那些故事苍白,人物空洞、片面、符号化,情节匮乏的电影才会绞尽脑汁地去用台词、对白与说教去强推故事进程。
《弗里达的审判》这部影片的主创没有或者说刻意避免加入太多他们对人物和故事的认知、判断与思考,而是在大量细节考证的基础上去还原故事与人物的原色,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判断与理解。映后互动环节,导演和主演也多次表达了类似的创作考量。
最后一幕那场空前激烈的审判呈现得非常深刻、扎心。在片中不同身份、背景的公众、媒体都参与其中,期望女主寻求赦免时,女主却在最后判决之前就已经为自己作了判决。
她的不幸遭遇撕毁了她的人生进程,让她不能像没有受到侵害的女性一样成为一个通常意义的母亲,整个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偏见、束缚与打压,又更深刻地异化了女主对自己遭遇的认知。
最终的审判结果对女主而言是非常残酷的,女主从选择死刑到愿意请求赦免其实还是女主对自己的不放过,因为比起死亡,最后的判决结果对女主而言更是一种生不如死的折磨。但在更大意义上,正是女主的不畏折磨,推动了瑞士社会平权思想的觉醒与进步,为更多女性获得相对公平做出了贡献。
总之,在观影中,非常沉浸地感受了故事的力量、影像的力量,更看到了一部好电影的模样,并不仅仅是好的女性题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