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民权|笔墨赞劳动,丹青颂时代——当代书画名家五一作品展

荒径踏歌行 2025-04-11 15:42:44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承载着对劳动的礼赞、对创造精神的传承。值此佳节之际,我们以“笔墨赞劳动·丹青颂时代”为主题,汇聚当代书画名家的精品力作,通过艺术语言歌颂劳动之美、弘扬时代精神。

劳动是文明的基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本次展览以书画为媒,汇聚艺术之力,礼赞劳动精神,艺术家们以笔墨抒发对劳动的赞美,用丹青描绘时代的辉煌。作品既传承中华书画的笔墨精髓,又融入时代脉搏,展现劳动精神与艺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值此展览,向所有劳动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愿艺术与劳动共舞,绘就更加绚丽的时代画卷!

艺术家简介

查民权 字:子夫 号:愚工 斋号:唯然舍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华楹联学会会员

中华楹联学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华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中国书画联谊会会员

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会员

黄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黄山市老年大学书画家协会会长

黄山市中国画研究院院士

黄山市诗词学会会员

数载砚田耕翰墨 斯文诗骨铸书魂

——记著名书法家查民权

查民权先生是当代书坛内有名的砥柱人物,这种称誉可不是随意冠予的,而是“实至”方才“名归”。当然,这与先生多年来的文化活动也是关系颇深,但归根结底,余以为还是得益于他对当代书坛文化理念与诗书语境的深刻把握。在这一维度上,查民权无疑是一个极具典范意义的艺术个案,其视野与造诣已然走在了时代前沿。作为一名深谙“文以载道”的书家,查民权先生既承袭了传统帖学的清正风骨,又得悟于魏晋士人的超逸气韵。所以笔下挥毫从不止于技巧,而是能以心驭笔,以神写形,使书法复归精神本源,让笔墨流露文人真意。所谓才高八斗者,先生正如是!

书法之美,外显于笔力雄健,内蕴于品格襟怀。细观查民权先生翰墨,方知"技道双全"之真谛。其运笔挥毫,力透纸背而不失灵动,然最动人处,却非以飘逸取胜,而是独求一种“真在内者,神动于外”的翰墨意味。同时更兼以诗心入墨的文人本色,故其书风超然物外,格调高古,可以在当代书坛内独树一帜!每每观其作,但见笔墨间流淌着高情秉性,线条中跃动着文心光芒,如此翰墨风采,也实是对“书为心声”这一至理的最佳写照!

在技法上,先生可谓是将一笔毫使得来去自如,起落间尽显大家风范。取法上下求索,先师二王根基,又复融张旭之狂放、怀素之率真、米芾之奇崛于一炉。观其行草创作,正是“兴来洒素壁,挥毫如流星",笔势奔腾处若惊雷掣电,婉转时则似游丝袅空,绝无半点迟疑滞涩。所谓智者无涯,法不固定,正当如是!换言之,查民权先生的行草书是经过了充分的情绪化,那种笔未到而意先到,笔已尽而意未尽的挥毫韵律,足堪心手双畅!纵横牵挚,转谓钩环盘纡,观之,不禁令人深叹“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实乃逸哉、妙哉、称奇哉!

数载砚田耕翰墨,斯文诗骨铸书魂。慕其人,益重其书,这是我对查民权先生的印象感受。可以说,他的书法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古人相连接的。毕竟若是没有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的魏晋风骨,又岂能写出这般书法气象。在这一点上,查民权先生也是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昭示:惟有推圣人之情,方才能使书法超脱尘俗之囿,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但如果只是停留在“技”的层面,那么无论再如何临池耕耘,最终也只能是徒摹其形似,流于匠笔,枉费一生气力罢。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田继学

2025年4月9日 书于北京

作品欣赏

0 阅读:0

荒径踏歌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