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妻子叮嘱杨勇“别和副总理开玩笑”,杨勇不悦:老陈没问题的

思天阅览过去 2025-04-10 18:34:46

“你可千万别在首长面前乱开玩笑啊!”

1975年,时任副总理的陈锡联即将要来新疆视察,庆祝维吾尔自治区成立20周年。

杨勇当时是新疆军区司令,中央来了人他要负责接待。

而这句话,就是他去见陈锡联之前,夫人告诫他的话。

但杨勇对此却并不担心,反而觉得夫人多虑了。他转身握住夫人的手说:“放心吧,老陈不是这样的人,我了解他。”

杨勇不在意的挥挥手,穿上外套就出去了。

他为什么这么笃定,他和陈锡联之间很熟吗?

倔强参军

陈锡联出身于红四方面军,在抗日战争的时候隶属于129师。要说我军著名的将领,129师的“三陈”必须榜上有名。

不过和115师的三杨不太一样,三陈中的陈锡联出名相对较晚。他真正声名鹊起,应该是在解放战争,我军进行大兵团作战的时候。

陈锡联在1928年受到大革命影响,开始在家乡担任儿童团的团长,帮忙做一些放哨、送信这样的小事。

他少年丧父,家中重担都在母亲身上,所以小小年纪就要开始帮着养家。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早早看透了地主的贪婪、社会的黑暗。

他投身革命之后,参加了当地打土豪、斗劣绅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心中最向往的还是参军。

但他当时年纪太小了,我军招兵的最低年龄在16岁,他当年也不过才14,根本就到不了参军的年纪。

可面对军队不招他的这个情况,他从来没准备放弃。

当时报名参军被拒绝之后,他在地里干活儿的时候,正巧遇到了一支部队从地头经过。一看军装,他就知道那是我军。

于是他扔下农具,直接就跟在了队伍后面。跟着部队走了四五天,他才被巡逻的士兵发现,当时他已经饿得头晕眼花了。

本来部队里给了他点吃的,就想将他送回去的。但他参军的心非常坚定,说什么都不回去,还说要是他们强制送他回去,他还会偷偷跟来的。

首长见他性子倔强,认为他挺适合当兵的,就破例让他当了一个新兵,成了当地游击队的一员。

就在同一年,他们所在的游击队队伍发展壮大,被编入了红11军。

到这里,他算是正式成为了红四方面军的一员,开始经历真正的战争。

国民党为了对抗我军,简直无所不用其极,红四方面军也不得不被迫西征到川陕边区。

太行奋战

陈锡联参军早,早年看起来瘦瘦小小的,但在战场上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战友们给他起了一个很符合的绰号——小钢炮。

其实在红军时期,他并没有担任过太多重要的职位,到了后来也只是做到了师长的位置。

等到抗日战争开始之后,他的表现却越来越亮眼了。

日军是比国军更凶残的敌人,他们无论战斗力还是装备,都要比国军强。我军的装备还不如国军,自然比日军就更差了。

我军因为一直活跃在内陆,所以不用面对日军的军舰。

但日军的飞机,还是会在战斗中给我军带来巨大的伤害。

八路军改编之后,原本担任师长的陈锡联成为了769团的团长。虽然只是团长,但这个团可是129师的精英团,全团将近三千人。

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实打实的尖刀部队。

陈锡联担任团长之后,刘帅专门将他叫到身边耳提面命了一番。

刘帅就不用说了,我军“军神”,能得到他的指导让陈锡联非常兴奋。而他也没有辜负刘帅的期望,来了山西之后,他带军夜袭阳明堡,创造了以步兵歼灭飞机的奇迹。

这是129师的首战,陈锡联来了个开门红。

和陈赓刚开始就成为386旅的旅长不一样,陈锡联是在1938年成为385旅旅长的。

其实在抗战的时候,我军有两个385旅。一个是王宏坤的385旅,隶属于120师。

一个就是陈锡联的385旅,隶属于129师,一直活跃在太行山抗日。

新385旅成立之后,只是稍作休整就开始投入到抗日战场上。

在敌后,385旅的名声迅速传开,丝毫不逊色于声名鹊起的386旅。在陈锡联的带领下,385旅屡克强敌,成为了敌军的噩梦。

而陈锡联的指挥艺术,在这么多年里也愈发成熟。

解放战争开始之后,我军开始了大兵团作战。到了这时候,陈锡联一举超越了很多老牌将领。

他在大兵团作战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天赋,很多人还不适应从游击战转入大兵团作战的时候,他已经将部队指挥的得心应手了。

战友之情

也就是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陈锡联和杨勇的交集才多了起来。

在解放战争之前,两人一直都不在同一个部队。红军时期,两人一个是红一方面军,一个是红四方面军;抗战时期,两人一个是115师的,一个是129师的。

但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两人却都是中野的一员。杨勇是第七纵队司令,陈锡联是第三纵队司令,两人在战场上通力合作,一起攻克了一个个大敌。

后来两人又一同升至兵团司令,一起拿下黄维兵团,可谓是生死战友。

新中国成立后,杨勇后来被调任到沈阳军区担任副司令。当时陈锡联是司令,他得知老战友要来,一个劲叮嘱手下,对待杨勇的态度要和对待自己一样。

后来杨勇到了新疆,陈锡联也成为了副总理,但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很好,陈锡联也一直都没变过。

杨勇将军的夫人知道两人关系好,但又怕陈锡联现在身份不同了,不喜欢别人用之前那一套对自己。

所以她提醒杨勇,和对方相处的时候一定要有分寸,不要仗着两人是老战友将对方惹恼了。

但杨勇对两人的关系很自信,他坚信陈锡联不会变。

面对夫人的过度关心,他摆摆手说自己了解对方,对方不是这样的人。

看着丈夫毫不在意的样子,夫人不由得有些担心。但等到陈锡联真的来了,夫人才发现,自己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陈锡联依旧是那么热情,仿佛他们还在军中一样。

两个老战友见了面,杨勇一个箭步走上前去,和陈锡联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看着杨勇脸上的风霜,陈锡联一个劲儿地说他辛苦了。他知道老战友最近在工作上遇到了很多困难,这次来也是想帮对方解决。

但两人已经几年不见了,杨勇一个劲儿拉着他说话,说到高兴的地方,两人更是“勾肩搭背”起来。

此时的两人,仿佛没有经历过那几十年的风雨,仿佛又回到了战场上的时候。他们可以彻夜不休高谈阔论,也可以将彼此的背后交给对方。

事实证明,真正的战友之间不需要有过多的顾忌,他们之间只需要真诚以待就可以了。那些战场上的情谊,绝不会在时间的打磨下褪色。

参考资料

陈锡联同志生平,1999.06.22,光明日报

将帅传奇——陈锡联上将在抗日战场,2016.01.28,人民网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