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米汤

马姐谈投 2025-03-23 09:29:06
最近米汤问题上热搜,聊聊自己的切身体验。 女儿八六年出生,因为奶水不足,孩子在月子里哭得厉害。我的直觉是没吃饱,就给她加米汤,效果很好,胖乎乎。产后90天上班了,母乳慢慢就没了。 女儿出了满月就能睡整觉,我也读了点育儿心理学,孩子的全部成长都很容易,从没挂过急诊。 现在照顾外孙。孩子从出满月开始吃奶粉,经常吐,而且喷一样的吐。后来换了豆奶,直到上了幼儿园,但现在一岁半了还是经常吐。 我说应该要反省饮食,他们说是因为病毒感染。我说,八十年代中国幼儿园的卫生条件、肉食的新鲜度都无法和今天的澳洲相比,但我养女儿时,似乎从没得过肠胃炎。 他们说大部分孩子都这样,我说,孩子都这样,是不是该反省所有孩子的生活习惯? 我估计是蛋白质摄入量过多导致的呕吐。孩子的肠胃长期超负荷运转,不能得到充足休息,有点外部细菌,就会集体感染。 外孙和我在一起时,一次也没吐过。中餐吃碳水和蔬菜,有点肉也只是饺子馄饨,饺子馄饨是碳水、蔬菜、肉的混合物,容易消化。 但孩子不听我这一套,说啥也没用,顺其自然吧。 说一下如何熬米汤: 少量的米加大量的水。比例:买电饭煲附带的小量米罐,一罐米配两升水,用砂锅和大火熬,要看着,不停的搅动,直到粘稠抓底就熬好了。大火熬粥,甜香,孩子爱吃。 注意,不能放电饭煲里煮,出不来米汤。 养生健康要重实践,不用争论,实践一下就知道了。 至于推广中医,则需要国家来主导,把辉煌的中国智慧经过临床实践,量化其疗效,编撰出版《中医宝典》。有了《中医宝典》,人人都是自己的中医,不用花钱也治病。不愁中医振兴不了。 带两个孙子辈儿,我深刻体验到中医的大道至简。孩子是全阳体质,中医的各种办法立竿见影,大部分情况,甚至都不需要中药。 西医对上呼吸道感染、肠炎完全没办法,用中医办法如果半天不见好,就算我胡扯。 医理实践让我理解了老子说的“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信中医是有智商门槛的,用不着和不信的人争论。 信中医的人有福了,中医一定会振兴! 马霞 2025年3月22日
0 阅读:0

马姐谈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