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是一种内分泌器官,位于颈部前方。它主要负责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包括呼吸、心跳、体温和消化。甲状腺结节的类型通常分为囊性和实性两种。囊性甲状腺结节通常是良性的,而实性甲状腺结节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

甲状腺结节的形成原因可能有多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以下是导致甲状腺结节形成的几大原因:
性别因素:研究表明,甲状腺结节在女性中更为常见,这可能与女性的内分泌系统特性有关,尤其是在雌激素和黄体酮的作用下,甲状腺更容易受到激素波动的影响。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年龄越大,细胞的新陈代谢越缓慢,免疫系统逐渐减弱,容易产生异常组织增生,这可能导致结节的形成。
遗传因素:有些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家族中也有甲状腺疾病的病史,这提示结节的形成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甲状腺疾病患者,后代出现结节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
碘的摄入量:碘是甲状腺功能维持的重要元素,碘的摄入量对甲状腺健康有直接影响。尽管我国居民普遍食用加碘盐,但碘摄入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从而形成结节。例如,缺碘可能引发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而碘过量则可能导致甲状腺组织不稳定。
放射线接触史:在放射环境中工作或者长期接触放射线的人群,比如放射科医生、核能工作者等,甲状腺组织可能受到辐射影响,从而增加结节风险。
内分泌失调和免疫系统异常:甲状腺属于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分泌失调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组织异常增生,出现结节。
有甲状腺结节,要注意什么?
1.少熬夜,杜绝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多甲状腺患者都有熬夜、工作压力大、紧张焦虑等问题。因此,要做到劳逸结合、规律生活,避免过度劳累等。生活中,要尽量避开重金属、农药等环境“毒素”;避免滥用雌激素,警惕含有雌激素类的化妆品、保健品等;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2.多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近年研究发现,多补充优质蛋白有助于保护甲状腺。甲状腺结节患者还应多吃新鲜蔬果、粗粮以补充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在烹饪方式上,应以清蒸、炖、煮为主,避免煎炸、烧烤。

3.避免电离辐射:甲状腺对放射敏感,应尽量减少可能的放射线暴露。平时需要做到减少不必要的放射学检查,尤其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当必须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时,尽量做好保护,或者看能否采用其他的检查方式,比如超声、磁共振等替代X线等的检查。
4.注意情绪稳定:抑郁焦虑、负面情绪、精神压力大等可通过扰乱神经、内分泌系统,造成免疫功能失调,破坏对自身抗原的“兼容性”,导致甲状腺被免疫系统攻击。
5.定期体检:体检查出有结节或存在明确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超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女性35岁以后,最好每5年做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超声检查;妊娠女性必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备孕前,推荐女性筛查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相关指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甲状腺髓样癌家族史的人群,需要常规体检降钙素和癌胚抗原。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