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在西方盟国特别是北约组织中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国家,军事自主的戴高乐原则导致法国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或是整个西方世界都比较突出,这一点一直延续到现在。在二战结束之后,准确说就是冷战还没有开始,法国就在1946年开始了自己的军事自主之路,法国也自此开始为自己的军队设计开发新型装甲车辆,他们的设计思想远超其他国家。
在轻型坦克的设计理念上,法国认为自己需要快速向海外领地运送装甲突击力量,从设计开始就要求轻型坦克应该适用于支援空降作战,可以利用空降方式快速机动。并且法国军方要求轻型坦克应该可以适用于改装陆军其他兵器的装载使用,同时向各公司下达了招标书。1949年,法国伊西莱诺丽诺公司的设计方案被选中,1951年开始制式化,命名为 AMx13 51型。
1952年由法国诺昂制造厂开始生产。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第一批坦克被生产出来,月产量45辆。1953年起,该坦克曾先后出口到十多个国家,到1982年时,世界总产量达到了3000辆,早在设计之初就强调了它的运输能力。为了方便空中运输, Mx13的车体比较狭小,炮向前时全长6.36米,宽2.51米,高2.35米,空重13.7吨,战斗全重14.5吨。车上成员共三人,分别是车长、炮手以及驾驶员。车长位于炮塔内左侧,并使用八个潜望镜观察,炮手的右侧使用两个潜望镜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车体较小,该车成员不得超过1.73米。对于身材普遍较为高大的法国人来说, AMx13必须由小个子来驾驶。另一个让人关注的特点是自动装弹系统。AMx13首创了自动装弹机,成为第一款可以自动装填炮弹的坦克。在1950年代开始服役的坦克中,很少有安装自动装弹系统的,而AMx13遍是仅有的几例。由于采用了摇动式炮塔,炮耳轴固定在炮塔上部,两者的相对位移不大,布置自动装弹系统比较容易。 AMx13采用了类似左轮手枪似的旋转自动装弹机,射击后利用火炮的后坐力将空弹壳排出车外,同时装弹机旋转将向一发炮弹送入待发位置。
由于采取了自动装弹机, AMx13取消了装弹手,炮塔内只有车长和炮手两人,射击速度达到了12发每分,远高于同时代的坦克,当旋转弹仓内的炮弹打光后,车长和炮手可以从座位边的车内弹药库中把备用炮弹装入旋转弹仓内继续作战。AMx13车体采用钢板焊接结构,车体前上装甲倾斜明显,防浪板通常位于前上装甲板较低位置,前上装甲板有两个窗口,左面是驾驶员舱口,右面是动力传动装置检查舱口。驾驶员舱盖安装三个潜望镜,中间一个可以换成红外或微光驾驶。
该坦克的设计与其他国家的坦克有巨大的不同,最大的特征是采用了FL10摇动式炮塔。各种炮塔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位于车体中部偏后的位置。炮塔上半部分主要是火炮火控系统、通讯和观测系统,利用耳轴装于下炮塔突起部分的槽中,并与火炮刚性连接。下半部分装在车体上,用一半的滚珠座圈支撑,主要负责炮塔的转动,转动速度每秒30度,也可由液压改为手动控制摇动时炮塔的优点在于不用考虑火炮俯仰机构,就可以采用更大威力的火炮,自动装弹机,比较方便,而且可以降低炮塔高度,缩小炮塔座圈直径,因而也相应减少了炮塔的车宽和重量,同时还便于实现装弹自动化,
缺点就是炮塔密封困难高低设计较小,防弹能力也很差,连接处只能用柔性材料连接,防护能力不足,即便是子弹射入此处,都有可能造成火炮卡死,导致无法俯仰。AMx13动力系统采用雷诺公司8GXB型八缸水冷汽油机,可提供250马力,最高时速为65公里每小时。传动装置采用五档机械式变速箱和克利夫兰型差速式转向机,悬挂为独立扭杆式,由5对挂胶负重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履带板采用钢制,必要时还可以安装橡胶衬垫。
不过该坦克没有三防装置,也不能涉深水,还未装夜视仪器。因而许多国家在购买AMx13之后,又增添了炮手、红外瞄准镜和红外探照灯等设备。目前生产的该坦克安装有被动式夜间瞄准镜和夜间驾驶仪,以及TCV29激光测距仪和战场瞄准自动显示器等。坦克安装一门75毫米火炮火限高1.82米,有炮口制退器,并采用自动装弹机构。该炮塔后部的两个鼓形弹仓供弹,每个弹舱装有炮弹六发。
火炮的弹药配有穿甲弹和榴弹,弹药基数37发,不过后期生产的车辆增加到44发。辅助武器为一挺7.5毫米或7.62毫米并列机枪,机枪弹3600发。除此之外,炮塔两侧还各装有两具烟幕弹发射器,早在60年代初期,法国还在该坦克上安装了90毫米火炮,该炮有炮口制退器、热护套等,可以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国家换装过不同口径的火炮,其中法国为了外销,特别研制了105毫米型,它安装了FL12炮塔以及一门开火方式与MX30坦克相同的火炮,并且能够发射一稳脱壳穿甲弹、子母弹、烟雾弹、穿甲弹、高爆弹以及威力更强的反坦克高爆弹,备弹量为32发,其中弹匣内有12发炮弹,内部有九发,另外一发则在车体内炮塔顶部安装一挺同轴机枪,备弹3600发。除此之外, AMx13还发展过多种变体,法国的有装甲运输车、架桥车、自行榴弹炮等等,其他国家的变体更是数不胜数。
有意思的是,瑞士曾经向法国购买了一些AMx13轻型坦克,他们在瑞士军中的被称为Panzer 51,主要用来执行国土防御工作,利用优秀的机动性和火炮俯仰角度充当坦克歼击车,防守外敌入侵。不过瑞士并非墨守成规,他们还对坦克进行了许多改装,尝试赋予一些其他功能。其中一种改装被称为lite panda51,这是一种自行式防空炮,与法国版本的双30自行高射炮不同,瑞士改装的使用了瑞士自研的火炮,坦克的底盘并没有什么改动,不过原本的摇摆炮塔被取消,安装了一座开放式旋转战斗平台,该炮原本采用水冷套筒,用60发的弹带供弹,但在这里取消了水冷套筒,同时改为十发弹匣供弹。
不过最后这款自行高射炮的改装并不成功,虽然火炮基本性能非常好,但在当时的年代,小口径高射炮需要更为优秀的射击精度,而这恰巧是该火炮的弱点,不得不说还是原配的好。在1964年以后,AMx13生产工作就被交给了法国克洛索卢瓦尔公司,之后这种坦克的产量大量减少,最终于1987年停止生产。不过此时的AMx13仍在服役,售后和升级服务也仍在进行。到了90年代初, AMx13开始从法国军队中淘汰,逐渐被ERC90和 AMx10RC所取代, AMx13在法国的故事也就结束了,不过它的衍生型号未来还将在世界各国继续服役,继续书写关于它的一段佳话。关于AMx13轻型坦克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有介绍不足的地方欢迎来评论区讨论。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这车是靠什么来改变火炮俯仰角度的?是靠悬挂系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