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丹牺牲51年后,他的后代终于被找到,李铁映:送到北京来读书

赵婧瑶说历史 2025-04-23 10:22:22

1993年的时候,李铁映是中央政治局委员,还管着国家教育委员会。有天他在报纸上读到了一篇文章。

这篇故事是讲一个很棒的高中生,家里条件不好,没钱继续读书了。他现在很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帮忙。这位学生成绩优异,但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没法继续学业。他希望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援助,继续追求他的学习梦想。

不过,当李铁映了解到这个孩子的背景时,他心里不由得揪了一下。

这个孩子来自咱们国家的西南边陲,凉山彝族地区。

李铁映心里直犯嘀咕,这娃会不会就是老元帅一直念叨着要找的那个后人呢?

经过一番查证,发现这名高中生沈建国,还真是那位老元帅一直惦记着要找的亲人。

他究竟是啥来头?为啥老元帅一直非要找到他不可呢?

【红军过路,彝族问题】

高中生沈建国,这名字挺普通的,没啥特别。

可他地位相当不一般,竟是中央多年来一直在找的小叶丹的后代!

小叶丹这个人,在党的历史上,还有革命道路上,都是个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故事得追溯到1935年那会儿。那时候,一切的开端还得慢慢道来。

渡过金沙江后,红军算是甩掉了后面紧追不舍的国军大部队。但话说回来,就算没了国军大部队的追赶,也不意味着就万事大吉了。

国民党那边还是想方设法要除掉红军。薛岳带着的国民党大军,正火速往金沙江那边赶,打算渡过江去追赶红军。

这会儿,红军战士们的背后紧挨着金沙江,国军正从后面追上来。往前看,挡在他们面前的,是四川那块儿出了名的险地——大渡河!

往南的路已经走不通了,红军只剩下一条出路,那就是往北走,过大渡河,去和红四方面军碰头。

不过,要过大渡河那可是相当凶险。

太平天国里有个大名鼎鼎的头儿,翼王石达开,他那时候被大渡河挡住了去路,结果整支队伍都打了败仗,一个都没能逃掉。

有了之前那些历史教训,中央红军当然得更加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大意。

中央军委琢磨了好一阵子,最后拍板了,决定照着当年石达开的老路子走,从安顺场过大渡河,这样好绕开对岸西康军阀刘文辉的精锐部队。

红军一踏上这条路,马上就碰到了一个棘手的大麻烦。

彝族和汉族之间的差异与不和。彝族与汉族之间,有时会存在一些不同看法和分歧。这种情况并非罕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这导致了在交往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摩擦。彝族有着深厚的传统习俗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而汉族则有着广泛的文化影响和悠久的历史。由于这些差异,彝族和汉族在某些事情上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做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有深重的矛盾,更多的可能是因为理解不足或沟通不畅造成的误会。在实际生活中,两个民族的人民都在努力相互理解和包容,以寻求更好的共处方式。总的来说,彝族与汉族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增进了解和加强沟通来化解这些不和,促进两个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以前啊,因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对少数民族不好,老是欺负他们,所以少数民族心里头对汉族人就一直有股怨气。特别是在那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排斥外人的情况特别严重。

红军一踏入彝族地区,马上就遇到了难题。彝族老百姓对红军的到来挺反感,不少彝族群众老是跟红军过不去,就是不肯伸手帮一把。

红军现在处境相当艰难。

毛主席觉得,要想顺利过大渡河,非得得到那边彝族老乡的帮助不可。

商量之后,中央决定派出一队红军前锋,去跟当地的彝族老百姓打交道,争取得到他们的帮忙和支持。

先头部队的领头人是红军的总指挥顾问刘伯承同志。

刘伯承老家是四川的,他一直在四川那边当兵,所以对四川的情况挺熟悉。

这支队伍承载着党和红军的全部期盼,走进了彝族地区,着手和彝族百姓打交道。

【艰难沟通,歃血结盟】

红军先头部队的这一路联络,真是困难重重。

因为彝族人对汉族人有很深的成见,所以他们一路上多次找红军的麻烦,进行袭击。彝族人不单是多次破坏工兵辛苦搭建的桥,还阻拦红军的行军路线。

有些彝族人竟然直接拿着长矛和猎枪,对红军工兵连发起了攻击,把工兵连身上的所有装备,连同衣物等物品都抢了个精光。

这时候的刘伯承,心里头有点犯愁。队伍碰到的问题明摆着,彝族和汉族之间的疙瘩可真不小。

要是双方的关系一直拖着不解决,恐怕很快就会出现动手打架的事情了。

到时候,两边就会彻底闹翻,收都收不住。

就在这时候,另一队人马传来了捷报,他们已经顺利和一支彝族老百姓联系上了。

这个彝族部落名叫“沽基家支”,他们的头领是小叶丹。

小叶丹这人挺有见识,因为他学过汉族的文化知识,所以看事情挺透彻。红军先遣队一踏进彝族地区,他就时刻留意着红军的动向。

他心里直打鼓,琢磨着红军会不会跟那些四川的军阀没啥两样,对彝族的老百姓下手,到处抢东西、放火、杀人,把彝族的地方给糟蹋了。

不过,红军跟那些四川军阀的行事风格真是大相径庭。

他们从不骚扰老百姓,对彝族人民特别友好,买东西都是按市场价付钱,还经常主动帮忙彝族的朋友。

小叶丹因为红军的一系列行为,心里头对他们有了不少好感,于是他琢磨着要和红军联系上。

没多久,小叶丹就和先遣队的头儿刘伯承顺利碰头了。

刘伯承跟小叶丹详细说了说咱们党的民族规矩,还告诉他自己只是想过路去北边打日本鬼子,想请小叶丹搭把手,帮个忙。

小叶丹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那天,他们俩聊了好一阵子。小叶丹被刘伯承的说话方式和大气给深深打动了,心里头琢磨着要跟刘伯承拜把子,成为异性兄弟,一起盟誓。

两个人就在彝海旁边,割手指滴血立誓,结为盟友。

到现在,刘伯承他们很顺利地克服了跟彝族朋友交流上的难题。

小叶丹被这项伟大的事业深深打动,他决定投身红军,并且在当地发动彝族百姓,一起坚守革命的道路。

刘伯承在要离开的时候,把一面写有“中国彝民红军沽基支队”的旗帜赠给了小叶丹,并鼓励他继续为革命事业使劲干。

红军成功过了大渡河后,小叶丹就开始在当地带着彝族百姓一起干革命,不停地和四川的那些军阀对着干。

就算在革命最不容易那会儿,小叶丹也一直把刘伯承赠他的那面旗子藏着,叮嘱家里人得好生保管,以后得交给党。

1942年那会儿,小叶丹在路上碰到了四川军阀的埋伏,结果就牺牲了。一直到断气前,他还在叮嘱他弟弟,一定要找到党组织,重新回到党的大家庭里。

1950年,刘伯承大将以西南军政委员会头头的身份,顺利回到了四川这块新解放的土地上。

回到四川没多久,刘伯承就急着想见小叶丹和他的家人,催着大家赶紧去找。

最后,部队只找到了小叶丹的弟弟,他告诉我们,小叶丹早在1942年就已经不在了,而他儿子到现在也没有找到。

刘伯承心里头特别难过,可他还是跟四川省委说,得把小叶丹的后代给找出来,让国家好好栽培他们。

后来虽然东西是找回来了,但可惜一直到1986年刘伯承元帅去世那会儿,中央和小叶丹的后代已经好久没联系了。

到了1993年,李铁映通过翻看报纸,费了好大劲,终于找到了那位大功臣的后代。这样一来,刘伯承元帅和党中央期盼已久的心愿总算是达成了。

听说小叶丹的孙子沈建国家里遇到了难关,李铁映马上让四川省委的人把这位英雄烈士的后代一家接到北京。他想让这家人能在首都得到更好的教育和照顾。

在北京,沈建国,小叶丹的孙子,顺利见到了党中央的代表。他还见到了汪荣华夫人,那是他祖父小叶丹结拜兄弟的妻子。同时,他也碰到了刘伯承元帅的后代们。

直到现在,小叶丹的后代和刘伯承元帅的后代还经常联系,他们两家关系一直非常铁。

老一辈人的友情,在现今这个新时代里继续存在着。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