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可能以为,肠癌离你很远。可它的脚步,比你早上7点赶地铁还快。
上海交通大学对596名肠癌患者的走访数据,像一记闷雷,砸在了不少人的惯性思维里。
那些以为“我吃得清淡、每天上厕所很顺畅、肠癌轮不到我”的人,可能正处在人生的盲区。

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数据说话。这596个样本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是一个个真实在医院里走过来的“前车之鉴”。
他们的生活轨迹和生活方式里,竟然出现了八个高度重合的共性,令人不寒而栗。这不是巧合,这是生活在给我们敲警钟。

第一个共性,几乎都不爱吃蔬菜、水果。
注意,不是完全不吃,是长期蔬果摄入偏低。说难听点,很多人一顿饭连一根青菜的叶子都见不着。你要知道,肠道是个“懒汉”,不靠膳食纤维刺激,它就不运动。肠道不动,食物残渣堆积,毒素回吸收,细胞变异的几率就高了。想想那些每天红烧肉、炸鸡、火锅下肚,却连黄瓜都嫌“寡淡”的日子,肠道真是在帮你默默扛雷。

第二个共性,多数人都有十年以上的便秘或排便不规律。
有些人甚至习惯性三四天不排便,还说“我体质就是这样”。你体质不是这样,是你早就让身体适应了不正常。肠道每天要清“库存”,你却让它当仓库。垃圾不清理,会发酵、会溢出、会伤人。肠癌,正是在这种慢性“发酵”中生根发芽。

第三个共性,夜宵常客,酒肉不断。
别说什么“我压力大不吃不行”“应酬不能推”。身体不跟你谈情怀,它只认规律。尤其是夜间进食,肠道本该休息,却被你硬拉着加班,长期下来,肠道黏膜受损,炎症丛生,癌细胞就爱这种乱中取胜的环境。况且,夜宵多半油腻、高脂,高温烹饪的致癌物质可不是说说而已。
第四个共性,家族中有人患过肠癌或者其他消化系统肿瘤。
这个最容易被忽视。很多人觉得“遗传不一定会影响我”,但事实是,家族史+不良生活方式,风险成倍上升。一边有“种子”,一边有“土壤”,你说它长不长?

第五个共性,过度洁癖却忽视菌群多样性。
什么都要消毒,饭前要洗三遍手,连酸奶都嫌有“活菌”。结果就是,肠道菌群被“灭得干干净净”,有益菌没了,肠道免疫力大幅下降。肠道不是无菌环境,它需要的是平衡,而不是“干净到极致”。
第六个共性,情绪长期压抑、焦虑抑郁占比极高。
很多患者自己都说:“我这人吧,事儿藏心里。”长期精神状态低落,肠道神经系统会紊乱,蠕动变慢,炎症反应升高,有研究甚至指出,肠道癌变和慢性压力之间存在明确的关联。说白了,肠子也会“情绪内耗”。

第七个共性,运动严重不足,几乎不出汗。
这点几乎成了现代人共性。早上地铁上坐着,白天办公室坐着,晚上沙发上躺着,肠道也跟着“躺平”。长期久坐,肠道血流减少,蠕动变缓,肠道就像一条“死水沟”,什么都卡着不走。你说,这样下去,癌细胞怎会不来?
第八个共性,长期过量摄入加工肉制品。
咸肉、腊肠、香肠、熏肉、泡椒凤爪,这些你都爱?对不起,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早就把加工肉制品列为一类致癌物,和烟草、石棉一个级别。偏偏这类食物又好吃又上瘾,很多人天天吃,还自豪地说“从小吃到大”。从小吃到大,癌细胞也悄悄陪了你一路。

看到这儿,有没有对号入座?别说你没有这八个共性里的任何一个。哪怕占了三个,就得警惕。
但肠癌发展不是一夜之间,很多人从肠息肉开始,几年、十几年慢慢演变。早期能发现,95%可以治愈;但晚期,五年生存率只有20%不到。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在早期忽视了身体的信号——大便性状改变、腹痛、出血、体重下降,这些警告被当成是“吃错了”或者“上火了”。
还有人说:“我体检都正常啊。”
对不起,普通体检根本查不出肠癌。你得上肠镜。但一说肠镜,十个人九个退缩。怕痛、怕麻烦、怕结果……结果是什么?结果是,等你愿意查的时候,已经晚了。

有些患者家属问:“医生,肠癌到底是不是吃出来的?”
这个问题其实很扎心。某种程度上,是的。不是说吃一顿烧烤就得癌症,而是日积月累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情绪状态,一起塑造了一个“适合癌细胞生长的生态位”。
中国古代有句老话:“肠胃乃后天之本。”
意思是,吃进去的东西、肠道的状态,决定了你后天的精气神。可惜现代人越来越重视“面子工程”,忽视了“内里工程”。皮肤要保养,肠道却任其摆烂。身体不是你想象的那么能扛,它只是善于沉默。

如果你还年轻,别以为自己免疫。近年来,肠癌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30岁以下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工作压力、夜生活、外卖文化、久坐不动,年轻人可是一样没落下。
肠癌不是洪水猛兽,它更像是一个“慢性背叛”。你把它养在身边,它却在关键时刻反咬一口。真的别等身体“亮红灯”才后悔。
改变,从今天、从餐桌、从厕所开始。多吃蔬菜、定期排便、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减压放松、少吃加工食品,尤其——别再等“有症状”才体检,肠镜,40岁以上必须安排上!

中国古人讲究“调养”,而现代人更需要“自救”。肠道好,身体才有底气。别让肠癌,成为你人生最后一节课。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李志强,孙立新,王慧敏,等.中国城市居民膳食纤维摄入现状及其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系[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2,56(02):123-128.
[2]王玉玲,张国庆.加工肉制品摄入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21,37(03):398-401.
[3]张丽华,陈小平.情绪障碍与肠道健康的双向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23,32(06):515-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