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丐说历史(东汉)52——西域得书佛教入华,众生平等寺名白马

不会数学和历史 2024-12-05 09:12:46



书接上文。

郑众被下了大狱。

不过郑众是幸运的,公元66年春节,汉明帝刘庄大赦天下,郑众就被放了出来。

不过,一个不能充分理解皇帝心意,不能坚定执行皇帝旨意的大臣,皇帝是不喜欢的,所以郑众虽然脱离了牢狱之灾,但是也没有再出现在朝堂之上,回家种地去了。

郑众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让我们稍等几年。

在汉明帝刘庄时期,一种新的思想从西域传到了汉王朝。

公元60年,郎中蔡愔从与西域做生意的商人手中偶然获得了一本书,书中提到西域拜的神与中原拜的神是不同的,他们拜的是一个从天竺传过去的神,叫做“佛”。

蔡愔将此事汇报给汉明帝刘庄,汉明帝刘庄对此很感兴趣,于是派遣蔡愔带队前往天竺,寻访关于佛的故事与思想。

3年后,蔡愔从天竺归来,带回了很多佛书,还带回了几位沙门。

汉明帝刘庄立刻组织人员翻译佛书。

在翻译的佛书中,汉明帝刘庄逐渐了解到了佛学的思想。

佛学虽然虚无,但是其真谛是众生平等、慈悲不杀。

佛学认为,人死后精神是不会消亡的,而是根据上一世的善恶行为,重新生出形体,再以新的形体开启新的人生,即所谓的轮回转世。

因为有了轮回转世,所以人这一世,做善事、做恶事都是有因果报应的。

只有几辈子修心做善事的人,才能修炼成佛。

善于讲述佛学的宏大理论,善于劝谏别人修心行善的人,就被称为沙门。

汉明帝刘庄还是比较认同佛学理论的,所以准许了佛学理论在汉王朝的流行。

在东汉的王公贵人之中,对佛学理论最感兴趣、最上心的,就是楚王刘英。

公元65年,楚王刘英拜见国相,请求向沙门“奉送缣帛,以赎愆罪”。

国相将此事汇报给汉明帝刘庄,汉明帝刘庄表示赞同,于是下诏赠送给随蔡愔来到汉王朝的沙门缣帛,以资助沙门在汉王朝传教。

这一事件,是中国人关于佛教在中国开始传播的在书籍中的最早记载。

此后,汉明帝刘庄又再次派遣蔡愔与蔡景前往西域求取佛经。

二人的队伍在月氏遇到了两位天竺的佛教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谈经后非常佩服二位高僧的佛法学识,于是邀请二人一同回到洛阳。

公元67年,蔡愔、蔡景、二位大师及数匹驮着佛经与佛像的白马到达洛阳,居住于鸿胪寺中。

汉明帝刘庄下旨,由二位高僧负责,在鸿胪寺附近按照天竺佛寺的样貌兴建佛寺。

公元68年,佛寺建成,以运送佛经与佛像的白马命名,以表示佛教中的众生平等,感谢白马传教之恩。

这座佛寺,就是中国的第一座佛家寺院白马寺。

大家会不会觉得,这算不算佛教的文化入侵呀?汉明帝刘庄难道要以佛教治理华夏了吗?

汉明帝刘庄还没有那么昏庸,引入佛教只是为了多一种思辨方式,汉王朝的国学还是儒家。

公元66年,汉明帝刘庄下诏,自皇太子、诸王侯及大臣子弟、功臣子弟,必须学习儒家经典,必须崇尚儒学,非儒家思想者不能入朝为官。

这是在一开始,就断了佛学文化入侵的路径,让儒家思想继续成为汉王朝的根本思想。

公元66年,汉明帝刘庄还在皇宫南宫设立了专门的学校,召集儒学大师专门给樊氏、郭氏、阴氏、马氏四家外戚的子弟讲学。

除了四家外戚子弟外,为了拉拢南匈奴,汉明帝刘庄还准许南匈奴人子嗣入南宫学习。

汉明帝刘庄的初心是好的,从自家人开始由里到外继续推广儒家思想,但是结合上面汉明帝刘庄下的诏书,非儒家思想者不能入朝为官,大家可以想到,以后的汉王朝朝堂之上,又是外戚的天下了。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