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饺子、包子、炒饭、炒面...主食也能打进火锅店的必点榜单,而且入局者收获颇丰。你敢相信吗?第 1298期文 | 元林“火锅+主食”这套组合走到今天,不仅走红网络,也走进了消费者的心巴上,更让入局者收获满满。为了更好理解火锅+主食的这对组合,火锅餐见梳理了一下“火锅+主食的进化论”。1.0时代:火锅+地域主食各地人吃火锅,不光在口味、食材上不同,搭配的主食也有所不同。川渝人要配一碗米饭、北京人要配一个麻酱烧饼、河南人要配一份烩面、潮汕人要配一碗粿条...在1.0时代,火锅店主食很原始,米饭是蒸熟的、烩面是扯好的、粿条是煮好的。市场创新需求低,故而商家研发动力小。2.0时代:火锅+特色主食随着火锅菜品同质化严重的态势,商家突围不易,开始在菜品研发、花式摆盘、菜品赋能等方面下功夫。主食花式出场,海底捞舞面、巴奴拽面等给原始主食加上了新动作,吃,不主要,吸睛引流才是目标。
火锅尖子生的主食笔记
“火锅+主食”这套组合拳从无到有地打出来,并且打出了新花样和新结果,入局者已经撸起袖子,未入局者还在翘首观望。那么,入局者如何精进?未入局者又该如何打造?一起来看相关案例。朱光玉火锅馆:“神奇路边摊”请到台面上在重庆红旗河沟开炒饭摊摊的胖老板,连人带菜开进了朱光玉的火锅店里。自此,神火炒饭、綦江包子和粉蒸肉格格等,开始在川渝大地上爆火,成了顾客必点。朱光玉官微如是说:新品来袭,让街头美食走进朱光玉。朱光玉的新品打造,低投入,见效快。不仅主食消费群体大而稳固,而且单品容易操作、批量复制,无疑减少了研发和人工成本,是个降本增效好范例。
◎图源:小红书
后火锅:
摆盘吸睛新奇是流量密码
说起后火锅的桥头炒面、肥肠炒饭和黑金包子,“出生”就自带明星效应和打卡属性,鹿晗、邓超、贾玲、毛晓彤都曾“暗里着迷”。
后火锅注重主食颜值的打造,从摆盘上就能看出端倪。
像桥头炒面,摆盘和盘子就比较出彩,倾泻而出炒面,似乎展示顾客迫不及待地吃进嘴里。
借力明星和网络营销打造一款网红主食,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宣传范围广、效果佳,真正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图源:小红书
洋马儿火锅:
现包饺子和生煎的“拿来主义”
当日手工现包饺子,皮薄馅儿大而劲道,丢进火锅里烫熟,吸满汤汁,一口一个,鲜嫩Q弹,拇指大的生煎包子,一口可以炫几个。
洋马儿火锅的开口笑的饺子,寓意满满,寓意像元宝一样财源广进,更是寓意开心长乐。
明档现包的饺子和包子,蒸汽腾腾,烟火气息十足。两者在外形上比较创新,突出小而精致、方便利口,尤其是女生,吃了不花妆。
饺子、包子因其种类多、体积小、需求量大,从调馅儿到口味,从和面到擀面皮再到包,店铺经营能否支撑更多的人力投入?效益是否客观?这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图源:小红书
巡山令酸汤牛肉火锅:
挖掘地域美食,再加点浪漫
对于巡山令的主打“酥油奶渣+玫瑰花瓣+玫瑰酱”,皆是来自云贵、西藏的美食,感觉瞬间穿越香格里拉。
云南美食、藏式地道吃法,毫无意外地冲进主食必吃榜。
巡山令酸汤牛肉火锅的主食,无疑是火锅+主食3.0时代的原创尖子生。
但这种原创主食单品,需要品牌本身具有很强的实力,因为原创很能考验团队的研发能力、对市场敏锐性、以及对消费者心理的洞察。
原创菜品有一定的风险性,但若在同质化严重的产品中脱颖而出,不仅有市场溢价,还能达到自传播的效果。
◎图源:小红书
井圈九宫格火锅:
mini版的“西餐中化”
牛片、生菜加芝士,一口一个小汉堡,炫到停不下来!
井圈九宫格的mini汉堡,因好玩好吃,方便快捷而火速出圈,被各路美食达人狂推。
外来美食的本土化,是一个慢速增效的过程,但可通过网络赋予它打卡属性,增加传播广度,缩短市场回馈期。
左庭右院牛肉火锅:
DIY收尾,省心省力
福建和潮汕人喜欢用什么收尾一顿火锅?当然是自制牛肉粿条。
在左庭右院,顾客涮一份牛肉,煮一份粿条,添上牛肉汤淋入酱料,家乡味道顿时来了。
另外,食客自制还节约了店铺人力,省事省心的同时,还能拥有一批稳固的消费群体。
◎图源:小红书
写在最后
进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
“火锅+主食”的进化,既是规律,也将是一个入局者递增的进程,这需要火锅人更多的探索与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