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可最近武汉一家生鲜市场里发生的糟心事,却让人见识了什么叫"买卖不成拳头见"。4月19日,一位顾客在邓甲生鲜市场买了条33块钱的活鱼,就因为说了句"不用宰杀",竟然惹得鱼贩勃然大怒。秤砣砸脚、抢手机、挥拳头,这一连串操作下来,哪里还像个做生意的,活脱脱一个市井恶霸。更让人无语的是,鱼贩还振振有词地说什么"买鱼不杀是闹事",这道理是从哪个江湖门派学来的?现在都2025年了,消费者连选择要不要宰杀的权利都没有了吗?这事儿被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后,瞬间点燃了网友的怒火。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市场乱象,到底是谁给惯出来的?
这事儿得从头细说。那天顾客本来就想买条活鱼回家养着,谁成想鱼贩一听不宰杀,脸色立马就变了。先是扯着嗓子喊"不杀要先说",接着又说什么"哪有买鱼不杀的",那架势活像是遇到了什么天理难容的事。要说这鱼贩也是够横的,话不投机直接抄起秤砣就砸,这一下可结结实实砸在顾客脚踝上,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疼。这还不算完,见顾客掏出手机要录像,鱼贩又扑上来抢手机,推搡之间还动起了拳头。好家伙,知道的这是在买菜,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进了黑社会地盘呢。
要说这位顾客也是够冷静的,挨了打第一时间就报警。警察来得倒是快,三下五除二就把鱼贩给带走了。后来查清楚了,鱼贩这行为够得上殴打他人和故意毁坏财物两项罪名。4月24日处理结果出来了:拘留12天,罚款200块钱。市场方面也挺麻利,直接把摊位给关了15天禁闭。听起来是给了交代,可仔细一琢磨,这处罚是不是有点轻飘飘的?要我说啊,这鱼贩敢这么嚣张,八成是平时横行霸道惯了。这次要不是被人拍了视频发上网,指不定又是不了了之。
这事儿最让人窝火的是鱼贩那套歪理。什么"买鱼必须杀",这不是明摆着的霸王条款吗?合着消费者花钱买东西,还得按他定的规矩来?再说了,现在都提倡文明经营,哪有这样做生意的。我特意打听了一下,其实很多鱼贩都有这个毛病,总觉得不宰杀就会吃亏。可问题是,你情我愿的买卖,凭什么非得按你的方式来?要都像这么搞,菜市场不成土匪窝了?
这出闹剧看似是个别商贩素质问题,实则暴露了市场管理的深层次漏洞。一个秤砣砸出的不仅是顾客脚上的淤青,更是砸醒了我们对市场乱象的反思。市井之中,买卖双方本该是鱼水关系,现在却硬生生变成了猫鼠游戏。要我说啊,光靠拘留几天、罚款几百,治标不治本。关键还得在市场管理制度上下功夫,让每个摊主明白:顾客是来花钱的,不是来受气的。
这年头,连人工智能都知道要尊重用户体验,反倒是某些大活人还在奉行"我的地盘我做主"那套老黄历。要改变这种状况,既需要监管部门重拳出击,更需要我们每个消费者挺直腰板。下次遇到这种强买强卖的,别犹豫,该投诉投诉,该曝光曝光。记住,你的每一次较真,都是在为市场环境做贡献。毕竟,谁也不想买个菜还得先练就一身金钟罩铁布衫的功夫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