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到底是谁啊?她都经历过哪些了不起的事儿呢?
【女中豪杰】
这位了不起的女性叫陈修良,老家在浙江宁波。1925年的时候,她看了《中国青年》、《向导》这些先进书籍,就走上了革命的路。
南京这地儿挺不一样,那时候它是国民党管的“老大城市”。要是能把南京给稳住,那就等于捏住了国民党的命脉,不过话说回来,想在南京搞地下工作,那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男人一辈子就得闯出个名堂,女人难道就不能有翻江倒海的能耐?想找虎子就得进虎穴,而现在那虎穴啊,就是金陵城!
陈修良出发之前,她老公沙文汉给她送了一首诗。诗里头说的,陈修良那是勇闯龙潭虎穴,从老虎嘴里抢食吃,真是把“女子能顶半边天”这句话展现得淋漓尽致。
到了南京后,陈修良的情况来了个大变样,他改姓张了,还装扮成一位阔太太。从上海匆匆赶到南京,陈修良就像变了个人,姓氏都换了,姓张了,对外头呢,他就假装自己是个有钱人家的太太。
上海跟南京其实没多远,但陈修良因为工作特殊,得跟老公和闺女保持点距离。
有次因为工作上的事儿,陈修良得到了回上海的机会。工作一忙完,她就赶紧回家瞧瞧。想想当年走的时候,闺女才3岁大呢。这一晃眼,再见到闺女,都已经是5年后的事情了。
说真的,女儿已经完全不认识她了,一见面就直愣愣地问:“哎,你是谁呀?是不是新来的保姆阿姨?”
陈修良一听这话,眼眶就红了起来。她弯下腰,温柔地摸了摸女儿的头,轻声细语地说:“宝贝,妈妈在这儿呢。”
女儿立马变得兴高采烈,蹦蹦跳跳地说:“嘿,我也有妈妈了!”
母女俩匆匆重逢,没多久就分开了,连句正式道别的话都没说上。离开家后,陈修良又换上了“姑妈”的身份,不再当那个“母亲”。
1937年,日军占领了南京后,南京的地下党员就变得非常少。在党的带领下,南京的地下活动逐渐复苏,但蒋介石给的压力实在太大,这些力量显得很渺小。
你能想象到,陈修良在南京搞工作,那风险得有多大,得吃多少苦……说实话,陈修良在南京干的活儿,真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那风险,就跟走钢丝似的,一不小心就得摔下来。他得吃多少苦头,受多少罪,才能在那里站稳脚跟啊。想想都让人替他捏把汗,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为了那份信仰,为了那份责任。真的是挺不容易的。
【“情报大师”】
在南京城里,虽然明面上不太见得到那种大打出手的场面,但暗地里头却是风起云涌,时不时就冒出些抗议活动来。
陈修良在那次游行里瞅准了个契机,心想若能借着这游行,让国民党的统治动摇动摇,再趁机壮大咱们党的队伍,那可真挺不错的。
琢磨了南京城的社会状况后,陈修良灵机一动,想出了个新点子,她说可以把“不吃饿肚子,不打内战”这样的口号放到一起喊,这样就能把工人们凝聚起来,一块儿对抗国民党的统治。
为啥会有这样的口号呢?说起来,解放战争一开始,蒋介石一折腾,国统区,像南京那地方,物价就跟坐火箭似的往上涨。连国民党自家的报纸都忍不住说了:
物价疯涨,市场乱得一塌糊涂,价格就像没了束缚的野马,一路狂奔,那势头,真是吓得人心惊胆战!
因此啊,国统区的老百姓心里头盼着能不再挨饿,而反对内战更是他们急切的呼声。
比如说,5月20号那天,有五千名南京的大学生,情绪高涨,大声喊着“我们要吃饭,不要内战”的口号,走上街头示威游行。
在那段时间里,学生们不幸遭遇了军警的冲突,导致好多学生受了伤。但这非但没让学生们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斗争到底、反对内战的决心。
邻里们都觉得,陈修良是个活得挺讲究、挺在乎形象的女子,平时没事就爱打打麻将、唠唠嗑。
大伙儿都不知道,陈修良其实还是个“情报高手”。多亏了她的付出,国民党里头竟然藏了四十多位共产党员,他们给我党弄来了好多超级重要的秘密情报。
陈修良心里突然冒出个大胆念头,她赶紧找人去摸摸汪维恒的底,结果一打听,发现他也在到处找党组织呢。
挺有意思的是,那段时间,我们党对国军的情况了解得比国民党自己还要透彻。
别以为陈修良只会搞情报,那你就太小看她了。最让人震惊的是,她居然把整个国民党的空军和海军系统都给策反了。
1947年以后,解放战争的形势逐渐清晰起来。为了确保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不让城市设施受到损坏,我们党把重点转移到了劝说国民党军政高官投诚的事情上。
特别是南京这座城市,它可是个历史悠久的老都城。要是解放军跟国民党军队硬刚起来,那南京城铁定得被战火吞没,这对这座历史名城来说,简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陈修良要扛起策反的大旗了,她做起来还真不含糊,没辜负大家的期望。
【策反国民党系统】
说说沙文威吧,他是我党秘密情报战线上的一员大将,曾在上海、南京、重庆等多个地方搞情报。更厉害的是,他还混进了蒋介石的“庐山军官讲习团”,成了那里的贵客,深得蒋介石的信任。
南京开始搞策反工作后,首先盯上的是国民党里的一个重要军政人物,他叫愈渤。
俞渤虽然是国民党空军的一员,但他心里头其实不乐意打内战。这事儿没多久就被我党的地下工作者林诚给瞧出来了。在林诚的帮忙说服下,俞渤最后点头答应,加入了咱们策反的队伍里。
随后,多亏了俞渤的努力,轰炸机队的郝桂桥、周作舟他们几个也站了出来,决定一起行动。他们开着B24轰炸机,直接飞到了河北解放区降落,这意思就是要起义。
蒋介石一听到这事儿,火冒三丈。但这还不算完,没过多久,国民党海军里又有位舰长站出来宣布要起义。
这位船长叫邓兆祥,他性格正直,不愿意跟国民党那些反动的人混在一起。陈修良知道这事后,马上就让地下党成员毕重远去联系邓兆祥。
经过一番好言相劝,邓兆祥最后答应起来反抗,并在1949年2月25日把重庆号巡洋舰开进了解放区。
搞定了一部分国民党空军和海军后,国民党里面的人都慌了神。就在这时,我们党瞅准时机,4月21号那天,一声令下,解放军就“开拔向全国”了。
国民党军队在解放军准备渡江打仗前,把那些长江上的船只,不管大的小的,全都赶进了内河里头,这样一来,就挡住了我们解放军大军的前进道路。
就在这紧急关头,陈修良赶紧召集大家开了个急会,他说咱们得想尽所有能想的招儿,给我军战士弄些渡江用的船来。
哎,那时候咱们手里的船太少了,这可咋办呢?结果,还是策反这招儿管用。
4月23号那天,因为我地下党的努力劝说,南京下关电厂和下关机务段的那些轮渡工人们决定站出来起义。就这样,两艘大船及时出现,帮了我军一个大忙,解了我们的紧急之需。
第二天,水上警察局那边发了起义的消息后,也开着巡逻船过来帮忙了。
挺让人动容的是,好多渔民自个儿就聚到一块儿,抢着开渔船去帮解放军渡江。
大伙一块儿使劲儿,解放军第35军全都过了长江。经过一番苦战,他们最终把南京城给解放了。
解放军拿下总统府后,不一会儿,一辆吉普车慢悠悠地开了过来。车停稳,从里头下来一位女士,她走到门口哨兵那儿,直接说道:“麻烦通报一下,我想见见你们第35军的政委何克希。”
尽管哨兵不清楚这位女士的身份,但他还是赶紧向上级报告了。何政委一听说是陈修良,立马跑到门口,热情地抓住她的手说:
“陈修良同志,找你呢!南京那边已经解放,咱们赢啦!”
后来,通过何克希的牵线,陈修良跟陈士榘碰了头。陈士榘压根儿没想到,那位指挥南京地下党,帮我们大军顺利过江的领头人,居然是个看上去文文静静的女子。
陈修良顺利搞定任务后,翻开了人生的新一页。
陈修良真是个领导能手,因为她特别熟悉南京的情况,所以参与制定了不少政策法规,为南京城的安稳出了不少力。
陈修良真是个了不起的女性,她勇往直前,啥困难都不怕,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这种精神真让我们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