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庭环境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01
最近,
一个“播音员奶奶哄小孩”的视频,
刷爆了各大网络平台。
视频中,一个奶奶
将小孙孙放在自己的腿上,
正在跟小宝宝说话。
原以为奶奶带娃,
一般都是咿咿呀呀地
说一些“宝宝”“好乖,听话”之类的。
但没想到,这个奶奶一开口,
就震惊了无数人。
她用字正腔圆的播音腔哄着小宝宝:
“祝我祖国,锦绣山河,它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看我泱泱大国如此朝气蓬勃,任凭风云掠过,奔腾吧中国”视频来源:@播音奶奶开始带娃
很多网友惊讶:
“一开口简直硬控我!”
“这声音,这腔调,
一听就是专业人士。”
果然,这个视频的作者介绍说,
奶奶是电台播音员,
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发声习惯,
让她一张嘴说话,就能惊艳众人。
而平时奶奶哄娃,
除了说这些“顺口溜”之外,
名家的文章她也能张口就来: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它在西北极普通,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视频来源:@播音奶奶开始带娃
真人版的故事机,
一开口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味儿。
就连我们丢失已久的文言文,
她也能熟记于心,朗诵给宝宝听: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图片来源:@播音奶奶开始带娃
然而,宝宝似乎对古典文学不感兴趣。
于是,奶奶又想了个招儿,
给宝宝唱儿歌: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
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
视频来源:播音奶奶开始带娃
声音清脆悦耳,
仿佛回到了那个听收音机的年代,
婉转的歌儿让人心情都舒畅了很多。
这样的哄娃方式,
真的令人羡慕不已。
然而评论区里炸开了锅:
这样的奶奶
朝哪个方向磕头才找得到?
02很多网友在羡慕之余,也开始吐槽起自己家的婆婆。
“我们奶奶:宝宝睡觉了,妈妈跳河了,宝宝睡醒了,妈妈跳井了!”“12345,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就去打你妈!”“逗逗逗逗飞,老婆一大堆,炕上坐不下,地上一大堆!”与其一味焦虑,不如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尊重知识的氛围。孩子在这样的氛围里,会不由自主地模仿家长,去默默地塑造更好的自己。05
几个孩子听得津津有味,时而冒出一个两个问题,求助老人解答。可以想象出来,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定对世界充满鼎盛丰沛的好奇心。
07
对孩子来说,家里的父母、长辈,是最具传播力的人。他们的耳朵比你想象的更加灵敏,模仿能力也比你以为的更强。你尊重知识,谦和有礼,孩子必然不会口出狂言,不学无术;你出口成章,言之有物,孩子必然不会满嘴脏话,素质堪忧。
什么样的土壤,就会开出怎样的花。贫瘠的土地里,浇不出盛放的牡丹;干涸的沙漠里,开不出热烈的玫瑰。你的家庭环境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08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在他们的身上,可以照见家长最本质的样子。如果“复印件”不够好,那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原件”找问题。看过一个开家长会的视频。视频中,一位家长昏昏欲睡,后来实在撑不住,直接趴在桌子上去见周公;另一位家长也好不到哪儿去,他虽然没睡,但全程目光呆滞,老师说什么似乎一句都没听进去。
甚至到后来,孩子自己干脆放弃,也跟着大人看牌、打牌,荒废学业。家,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孩子则是天生的能量接收器。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最后呈现出来的区别,就在于你在这张白纸上,画了怎样的颜色。
在你带着孩子打游戏,让他们沉浸在手机世界里时,别人的孩子,正跟着父母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你打着麻将,对孩子放任自流的时候,别人的父母带着他们参观名校,培养对知识的信念感;在你刷着手机,奔赴各种无效社交场次的时候,别人的父母带着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从小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差距,就是这样产生的。
10
有人可能会说,那我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根本没有那个条件啊!其实根本不存在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浙江的考生王雷捷,他的妈妈学历不高,村里其他妇女都在打麻将消遣时,她会安静地捧着一本书,在孩子身边读。
耳濡目染之下,王雷捷也爱上了阅读,语文素养不断提升。高考中,他的作文题目引用了泰戈尔的诗句,还重点引用了《杀死一只知更鸟》的素材,最后一举获得浙江省的高考状元。
记得在一档节目上,有人曾问易中天:怎样才能让我的孩子爱读书呢?易中天回答:很简单,你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你的孩子就会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家庭教育,就是无痕的精神影响。真正好的家长,应该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带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传递给他一种精神。
你努力追寻自己想要的,孩子就会在过程中明白什么叫拼搏;你从不放弃精进自己,孩子也会耳濡目染地认为:学习是一种自觉;你广泛涉猎,学富五车侃侃而谈,孩子也会慢慢崇拜知识与书籍,渴望变得和你一样优秀。
所谓教育,其实它并没有什么声响,它只是让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后面的人跟着学,教育就自然发生了。最好的学区房,永远都是你家的书房;而最好的名校,就是你和孩子共同读书,所发出来的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