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3400点,当下市场该用什么策略?

具光谈财经 2025-03-20 03:14:15

两会结束,市场进入政策空窗期,最近在消费板块的快速拉升下,沪指上升到了3400点上方,消费的拉升让科技板块的资金有些动摇,科技赛道有不同程度的资金流出,当下市场,投资者开始有疑问,到底是换仓消费还是坚守科技成长?普通投资者该怎么办?

01.消费政策加码,低估赛道或资金关注

数据来源:wind

今年的两会意义重大,他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开启的关键时点。在当下国内经济复苏稳定,地产回稳诉求强烈的背景下,两会的重点就落在了提振消费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上。

从市场表现看,春季躁动行情在AI产业链带动下让全球资本关注到了中国科技的潜力,而受到国产大模型刺激,港股市场互联网赛道也走出了亮眼成绩,那从政策到市场的反馈来看,消费必定会受到资金的关注。

过去几年我国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持续恶化使得其消费能力和意愿不断下降,社零增速从疫情前的8%左右回落至2024年的3.5%。内需疲弱、消费不振的现状使得市场对消费修复预期较低。在此背景下,A股消费板块经历了4年的调整,其中食品饮料最大跌幅为58.8%、医药为55.3%。

当前食品饮料和医药等消费行业的估值和基金配置力度已处在历史低位。最近消费赛道的崛起,一方面是利好政策刺激下的止跌回稳,另一方面也是估值性价比凸显的作用。进入3-4月份,业绩将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景气度交易将有可能主导市场。

02.中国科技估值重塑,自主可控将是持久话题

2025年春节以来,AI产业各环节行情全面爆发,符合历史经验。2023-2024年A股的AI行情以美股映射为主,领涨的是海外AI算力产业链;2025年A股的AI行情自主性更强,国内AI算力需求兑现期已开启,国内AI应用预期全面提前发酵。

明年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0、2015、2020年都是五年规划的过渡年,下一个五年规划的政策线索会有所布局,市场也会抢跑,今年是又一个产业政策布局与产业趋势共振的窗口。

政策布局发酵的行情,大致分两类:

1)政策布局与产业趋势共振:2010年电子、2015年移动互联网、2020年半导体、新能源,产业趋势行情往往已进入成长期,政策强化基本面乐观预期,增强行情动量;

2)政策有布局,但产业仍在导入期:2010年医药、计算机、高端装备,2015年高端装备、供给侧改革,能够发酵脉冲式或相对持续的主题行情,但弹性和持续性弱于第一类。

当下全球经济在美国关税大棒下正经历秩序重塑,中国科技的异军突起让全球看到了中国的发展潜力,人形机器人、大模型、智能车等一系列国产化制造改写了境内外资本对于中国科技估值的认识,今年两会中提到了加速“人工智能+”发展,这也是在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的重要一步,土地财政正逐渐向科技创新过度,在未来的十几年里,科技创新以及自主可控将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03.市场成交稳定,哑铃策略选科技+消费

全A指数日成交额统计

数据来源:wind

9.24行情以来,A股成交持续保持高位,市场做多热情度高涨,成交量的多少决定了市场的热度,国产人工智能的催化下,境内外资金开始纷纷流入A股市场布局低估板块。

近期,花旗银行最新发声,看好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持续放量。他们认为,今年是中国经济的转折之年,中国经济或迎实际和名义增长双重筑底。对于经济转折的关键,花旗银行认为,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开始具有宏观意义,转折点是阿里巴巴宣布在未来三年加大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超3800亿元,这意味着每年投资近0.1%的GDP。同时考虑到其他科技企业资本开支的增长以及对上下游的带动效应,花旗初步测算“人工智能+”将带来5000亿元左右的增量支出,贡献GDP增长约0.4个百分点。

往后看4-5月份,随着国内经济数据公布、上市公司业绩数据陆续披露、海外关税预期扰动,预计市场将从此前的“流动性、政策驱动逻辑”逐步走向“基本面驱动逻辑”,预计市场将呈现震荡整理行情,指数波动幅度将放大,市场风格轮动节奏也将加快,操作层面更宜谨慎、同时密切跟踪公司基本面,关注估值与业绩的匹配性。

但需强调,后续即使春季躁动行情短期出现调整或者 TMT 板块因情绪面过热出现调整,也不意味着本轮科技股行情的结束。从中长期来看,人工智能仍是未来数年的产业发展趋势,将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科技创新加速,积极赋能并深刻影响国内众多行业,因此从全年乃至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股行情都将是市场的主线,科技股短期的震荡调整不改持续向好的趋势。

相关产品:

人工智能AIETF(515070)今年以来上涨超13%。基金规模突破50亿元,今年以来份额增长率同类排名第一,近1年份额增长率超100%。AI产业链带动的春季躁动行情下,人工智能相关ETF表现亮眼,持仓股中新易盛、易华录、浪潮信息、寒武纪等个股纷纷大涨。

食品饮料ETF(515170)跟踪细分食品赛道,其中白酒、乳制品占比均较高,其中贵州茅台、五粮液、伊利股份、山西汾酒四大权重股占比高达50%。

风险提示: 1.本基金为指数型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高等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9.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0 阅读:0

具光谈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