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过年最火的词汇我认为是deepseek,翻译成中文名称叫“深度搜索”。这是中国第一个达到世界顶级水平的AI模型,某些参数达到了世界第一。还不了解这个deepseek(其实你可以直接把它当成一个软件来看,使用很方便,就像微信那样聊天)的网友可以上网了解一下。

其实国内的AI模型我一直也在用,我常用的是kimi和通义千问。作为一个医生,我最关心的是deepseek在咨询疾病时是否靠谱,也就是能否作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其次就是和kimi,通义千问相比,有没有优势。
下面我就随手搜索了细菌性鼻窦炎这个疾病,在deepseek和kimi上面对比一下回答的内容,看看哪个更合适。
我刚开始搜索的题目是“从循证医学角度细菌性鼻窦炎怎么治疗?”下面这个版本是在deepseek上面搜索的内容。结果我发现这个搜索的内容不是很让我满意,因为这个回答估计是默认的成人细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所以不太符合儿童细菌性鼻窦炎的治疗原则,比如儿童细菌性鼻窦炎很少需要做CT确诊,儿童细菌性鼻窦炎使用抗生素的疗程是10-14天,而不是5-7天。
考虑到这个结果是我出的题目不太精确,所以就没继续用kimi的。下面的内容就是deepseek回答的内容。
从循证医学角度细菌性鼻窦炎怎么治疗?
deepseek版本
从循证医学角度,细菌性鼻窦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诊断确认
- 症状评估:细菌性鼻窦炎的典型症状包括鼻塞、脓性鼻涕、面部疼痛或压迫感、嗅觉减退等,持续超过10天或症状加重。
- 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用于确认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2. 抗生素治疗
- 首选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oxicillin-Clavulanate)是首选抗生素,疗程通常为5-7天。
- 替代药物: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使用多西环素(Doxycycline)或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 耐药性考虑:在高耐药性地区,可考虑使用高剂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3. 辅助治疗
- 鼻用糖皮质激素:如莫米松(Mometasone)或氟替卡松(Fluticasone),有助于减轻炎症和改善症状。
- 生理盐水冲洗:可清除鼻腔分泌物,缓解鼻塞。
- 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或布洛芬(Ibuprofen),用于缓解疼痛和发热。
4. 随访与评估
- 症状监测:治疗开始后48-72小时应评估症状是否改善。
- 调整治疗:若无改善,需重新评估诊断或调整抗生素。
5. 手术治疗
- 适应症:对于反复发作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窦炎,可考虑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
6. 预防措施
- 疫苗接种: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减少感染风险。
-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保持鼻腔湿润。
总结
细菌性鼻窦炎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辅以鼻用糖皮质激素和生理盐水冲洗。治疗无效时需重新评估或考虑手术。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和生活方式调整。
然后我用“从循证医学角度儿童细菌性鼻窦炎如何治疗?”这个题目。大家可以对比一下deepseek回答的内容和kimi的内容进行对比。
从循证医学角度儿童细菌性鼻窦炎如何治疗?
下面是deepseek的回答
从循证医学角度,儿童细菌性鼻窦炎的治疗应基于症状严重程度、病程及可能的并发症。以下是治疗建议:
1. 诊断确认
- 症状评估:儿童细菌性鼻窦炎的典型症状包括鼻塞、脓性鼻涕、面部疼痛或压迫感、咳嗽(尤其是夜间),持续超过10天或症状加重。(诊断标准正确)
- 影像学检查:通常不推荐常规使用影像学检查,仅在复杂病例或疑似并发症时考虑。(这点很正确)
2. 抗生素治疗
- 首选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oxicillin-Clavulanate)是首选抗生素,疗程通常为10-14天。
- 剂量:常规剂量为45 mg/kg/day,分两次服用;在高耐药性地区,可使用高剂量(90 mg/kg/day)。(判断很正确)
- 替代药物:对青霉素过敏的儿童,可使用头孢地尼(Cefdinir)、头孢呋辛(Cefuroxime)或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如果青霉素过敏,那么可以使用头孢地尼或者头孢泊肟,并不是头孢呋辛和阿奇霉素,这点不太正确)
3. 辅助治疗
- 鼻用糖皮质激素:如莫米松(Mometasone)或氟替卡松(Fluticasone),可用于减轻鼻腔炎症,尤其是伴有过敏性鼻炎的儿童。
- 生理盐水冲洗:可帮助清除鼻腔分泌物,缓解鼻塞,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
- 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或布洛芬(Ibuprofen),用于缓解疼痛和发热。
4. 随访与评估
- 症状监测:治疗开始后48-72小时应评估症状是否改善。(正确)
- 调整治疗:若无改善,需重新评估诊断或调整抗生素。(正确)
5. 手术治疗
- 适应症:对于反复发作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窦炎,可考虑腺样体切除术或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但手术通常作为最后手段。
6. 预防措施
- 疫苗接种: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减少感染风险。
- 避免过敏原:减少接触已知过敏原和刺激物,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总结
儿童细菌性鼻窦炎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疗程10-14天。辅助治疗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和生理盐水冲洗。治疗无效时需重新评估或考虑手术。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和避免过敏原。
下面kimi的回答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来看,儿童细菌性鼻窦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症状严重程度、患儿的年龄和耐受性等因素,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
药物选择:根据病原体的耐药模式、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于未怀疑有抗生素耐药性的儿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可作为无并发症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的一线治疗。如果对青霉素过敏,可选择左氧氟沙星,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肌肉骨骼毒性,尽量避免全身使用。
剂量与疗程:抗生素治疗应给予足量、足疗程。一般建议临床症状控制后继续治疗1周(这点deepseek没有提到),总疗程可能需要10-21天。例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标准口服剂量为45mg/kg/天阿莫西林成分(最大1.75g/d),分两次口服。(最大剂量deepseek没有提到,但是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高剂量口服这里没有提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效果不好的情况下用什么抗生素这里没有提到)
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2.3%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雾化、滴注或冲洗,可改善症状,刺激鼻黏膜黏液纤毛活性和增加清除速率,改善鼻腔局部微环境,应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鼻用糖皮质激素
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水肿作用,是治疗儿童细菌性鼻窦炎的一线药物。急性鼻窦炎使用时间2-4周,症状控制后继续用药2周。
支持性治疗
保持鼻窦湿润:可以通过吸入热水蒸汽、使用加湿器等方式,缓解鼻塞和疼痛。
热敷:在鼻腔和前额进行热敷,有助于缓解鼻窦内的压力。(不循证)
充足液体摄入:多喝水或其他液体,有助于稀释和排出黏液。(不循证)
其他治疗
黏液溶解促排剂:具有稀释黏液并改善纤毛活动的功能,疗程至少2周。(不循证)
抗组胺药:对伴有变态反应的患儿,可全身和(或)局部使用第二代或新型H1抗组胺药。(不循证)
注意事项
对于症状严重、恶化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患儿,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避免自行给孩子使用非处方的感冒药或咳嗽药,除非医生建议。
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反复发作,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调整治疗方案。
这里我专门评价一下kimi的回答,说实话kimi的回答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最主要的就是这个回答并不是很循证,不循证的地方我都标记出来了,热敷,粘液促排剂,抗组胺药都是循证指南里面不支持使用的。另外kimi没有把儿童细菌性鼻窦炎的诊断标准列出来,指明什么情况下考虑是细菌性鼻窦炎,而deepseek是描述了细菌性鼻窦炎的指征。
deepseek我认为还不错,内容相比kimi更详细,而且基本上是比较循证的意见,虽然在某些具体的意见上面不太正确,但是假设是一个循证的医生,应该算合格。
deepseek除了常规内容,还有一个“深度思考”的版本,这个回答就是在提问框里面点击“深度思考”,然后回答的内容会更详细深入一些,下面就是deepseek的深度思考的版本。有意思的是deepseek的深度思考版本还把思考的过程显示出来了,如下图。

深度思考版本(从循证医学角度儿童细菌性鼻窦炎如何治疗?)
从循证医学角度,儿童细菌性鼻窦炎的治疗需结合症状严重程度、病程及耐药性风险,以下为基于最新指南(如IDSA、AAP)的综合建议:
一、诊断要点
1. 临床标准(需满足以下至少两项):
- 脓性鼻分泌物(持续>10天,无改善)。
- 鼻塞或面部疼痛/压迫感(儿童可能表现为烦躁、夜间咳嗽加重)。
- 症状恶化(初期缓解后再次加重)。
- 伴发热(>39°C,持续≥3天)。
2. 影像学检查:
- 不推荐常规使用(避免辐射暴露)。
- 仅在复杂病例(如眶/颅内并发症)或治疗无效时考虑CT扫描。
二、一线治疗:抗生素
1. 首选药物: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oxicillin-Clavulanate):
- 剂量:
- 常规剂量:45 mg/kg/day(按阿莫西林计算),分2次口服,疗程10天。
- 高耐药地区:90 mg/kg/day,分2次口服(如肺炎链球菌耐药率>10%)。
- 优势:覆盖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及β-内酰胺酶阳性菌。
2. 青霉素过敏者替代方案:
- 非I型过敏(非速发型):
- 头孢类(如头孢地尼14 mg/kg/day,头孢呋辛20 mg/kg/day)。
- I型过敏(速发型):
- 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10 mg/kg/day × 3天,后5 mg/kg/day × 2天)或克林霉素。
- 注意:大环内酯类耐药率高(尤其肺炎链球菌),需权衡疗效。
3. 治疗反应评估:
- 48-72小时内症状应改善(脓涕减少、发热消退)。
- 若无改善,需重新评估诊断或调整抗生素(如升级至高剂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联合用药)。
三、辅助治疗
1. 鼻用糖皮质激素(证据等级B):
- 如糠酸莫米松(≥3岁)或丙酸氟替卡松(≥4岁),疗程2-4周。
- 适用人群:合并过敏性鼻炎或中-重度鼻塞者。
2. 生理盐水鼻腔冲洗:
- 推荐使用等渗盐水(儿童需配合喷雾或滴剂,避免呛咳)。
- 作用:清除分泌物、改善黏膜纤毛功能。
3. 对症治疗:
- 退热/镇痛:对乙酰氨基酚(10-15 mg/kg/次)或布洛芬(5-10 mg/kg/次)。
- 避免使用:减充血剂(如伪麻黄碱)因副作用风险(心悸、烦躁)。
---
四、特殊情况和手术干预
1. 反复发作或慢性鼻窦炎:
- 排查诱因: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免疫缺陷。
- 腺样体切除术(证据等级B):
- 可减少鼻窦炎复发(尤其合并腺样体肥大者)。
2. 手术指征:
- 药物治疗失败且合并解剖异常(如鼻息肉、鼻中隔偏曲)。
- 严重并发症(眶蜂窝织炎、颅内感染)。
- 注:儿童功能性鼻窦手术(FESS)较少用,需多学科评估。
五、预防措施
1. 疫苗接种:
- 肺炎球菌疫苗(PCV13)、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
2. 环境控制:
- 减少二手烟、空气污染及过敏原暴露(尘螨、霉菌)。
3. 母乳喂养:
- 婴儿期母乳喂养可能降低远期呼吸道感染风险。
---
六、循证依据总结

关键注意事项
- 避免过度诊断:70%的急性鼻窦炎为病毒感染,需严格区分细菌性感染指征。
- 耐药性管理:高剂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可覆盖耐药菌,减少治疗失败。
- 家长教育:强调完成抗生素疗程,避免过早停药导致复发。
若症状持续或恶化,需及时转诊至耳鼻喉科或感染科进一步评估。
上面的内容就是deepseek的深度思考版本的内容,可以说比之前的常规版本更加详细,除了之前提到的青霉素类过敏之后推荐使用的抗生素有点问题,其他内容基本上都是正确的,如果作为一个医生,应该是一个完全合格的循证医生了。
综上所述,如果是根据疾病或者症状咨询AI,那么我推荐deepseek。最重要的是,deepseek完全免费,国外的chatgpt要200美金一个月,这个就太香了。难怪deepseek一出来美国的高科技股票就大跌。
其次,提问时注意尽量把问题描述的更加精确,比如刚开始我问的是“从循证角度细菌性鼻窦炎如何治疗”,内容不是太满意,因为这个内容是成人的鼻窦炎的内容,之后加上“儿童”两个字明显回答的内容更符合我需要了解的内容了。当然如果你本身就是想问成人的某种疾病,也可以加上“成人”这个限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