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中国80%的油气管道焊接依赖人工和半自动焊,工人扛着焊枪在沙漠、沼泽里一干就是7小时,焊材浪费大、质量还不稳定。但如今,中国石油管道局自主研发的“四全”焊接机器人班组彻底改写历史。

4台机器人“包揽”33毫米到1.4米粗的管道,山地30°陡坡也能连续焊接,合格率飙到98%。更惊人的是,焊一道口从7小时缩到1小时,平原效率涨7倍,山地涨4倍,焊材用量从2.9公斤砍到1公斤,油料省了20升,烟尘排放直降六成。
国际订单拿到手软,中国技术凭啥弯道超车?这套“四全”系统不仅拿下了中俄东线、西气东输三线等国内大工程,还让法国道达尔、沙特阿美等国际能源巨头抢着认证。东非原油管道、沙特阿美项目已全面铺开,连30°大坡度山地焊接的“世界难题”都被攻克。机器人的实心焊丝技术让接头性能拉满,施工安全性和环保性碾压传统模式。不过话说回来,这样也会加速焊工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