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上的“背包法官”|调解协议中的七个“放弃”

京法网事 2025-04-28 09:22:29

编者按: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是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里程碑,也是推进核心区老城保护复兴的新起点。精心写好中轴线申遗保护的“后半篇文章”,司法当作为!东城法院积极发挥北京法院涉文化领域审判特色人才高地作用,打造“和合·中轴”法院文化品牌,法官们深入中轴线遗产区及缓冲区,将司法履职与中轴保护深度融合。

京法网事推出“中轴线上的‘背包法官’”系列故事,捕捉他们背着国徽“打卡”中轴的超燃“枫”景,讲述他们以司法之力守护中轴线文脉传承和民生福祉的真实故事。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一起来看劳模法官冯晓光背着国徽去办案的故事,看他如何通过唤醒代际亲情,让承载家族记忆的老宅之争,成为三代人重拾温情的纽带。

“你爸这病,最后那几天,还能写字?看着不像你爸的字体!”93岁的老人,指着孙子手中的遗嘱说:“你爸走后,你一趟都没来看过我……”

“奶奶,我爸既然决定把房子留给我,您就别和我争了!”

“你眼里就只有房子!我要去法院告你!”

……

这场祖孙矛盾,缘起于钟鼓楼附近两套房产的继承问题。

重启:相片里的家风温度

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同时得知被告母子俩又以要继承爷爷房产工龄对应权益为由,另行起诉了奶奶和大姑,脚伤未愈的冯晓光法官还是决定背起国徽、上门调解,尽最大努力弥合家庭矛盾。

当看到法官拄着拐杖、助理背着国徽到来,原本不知如何交流、气氛尴尬的一家人赶紧迎上来,帮着接过背包,请法官坐下。摆好国徽、穿好法袍后,冯晓光法官并没有急着开庭审理,而是和双方拉起了家常。

“您老高寿啊,身体还这么硬朗,真是晚辈的福分呐!也是您儿女都孝顺,在身边照顾得好!”听到法官的话,大姑脸上露出笑容,她绘声绘色讲起了每日照顾老人起居和看病的日常。

“这是咱的全家福吧?扶老携幼,一看就是家风好!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多好!”冯法官走近些去看墙上挂着的相片。

“对,我们家最讲究尊老爱幼了,这好传统要一代人传给一代人!”

大家都围过来,一起看着全家福,回忆起过去那些温馨的日子。每个人都健谈起来,气氛缓和下来。

冯法官握住老人的手,提出打包解决两起继承纠纷的建议。“老人家,身体健康和家庭和谐最重要,您说对吗?咱家这两处房子,打官司诉讼费、律师费、鉴定费都要花不少钱、不少时间,一家人感情也破坏了。今天咱们要是能商量个解决方案,一次性解决问题,对咱家是最好的,是不是?”

“听法官的!”一家人异口同声回答。

重构:“放弃”后的和谐之家

“奶奶,之前来的少是我不对!我爸不在了,以后我养您!我先表个态,我爷爷那套房子我不要了,官司也不打了,全放弃,都给您!但我马上要结婚,您看我爸那套房能不能给我,我尽最大努力补偿您一笔钱,供您养老,您看行吗!”

孙子率先提出解决方案。

“行!”老人一口答应了。

最终,在法官主持下,一家人就房产、抚恤金、丧葬费、存款等分割问题达成一致,现场签署调解协议。在这份协议中,“放弃”成为了高频词,一共出现了7次。

老人家中,国徽闪耀着温暖的光芒,调解协议也如春风般融化了恩怨。祖孙俩紧紧拥抱在一起。

老人拉着孙子的手说:“这房子住过咱家三代人,以后要让后辈们知道,房子里住着咱老李家的家风。”

老人拿过一个药箱,把调解协议放进去,又从中取出一盒膏药,想要送给冯法官。“这药膏特别好使,拿着用,希望你的脚早点好!早点养好了,更方便给老百姓解决困难!”

“谢谢您!心意我都收下了!但我们有纪律,东西不能收!”冯法官婉拒了。

这场家庭纠纷,就这样,在热热闹闹的话别中,圆满画上了句号。

中轴之美,美在古建辉映,美在天地人和。代代相传的和合家风,是中轴线秩序之美、人文之美的重要部分。

“家庭遗产的分割不仅仅是一道数学题,更是一道情感选择题。作为一名常年工作在中轴线上的法官,我们办案不仅要把是非断个清楚、说个明白,也要注入孝悌伦理,想办法把事情解决妥当、把亲情缝合起来,努力守护和合中轴!”冯晓光法官说。

供稿:东城法院

图片:孙嘉彗

编辑:姚峥 肖飞

审核:李泽

0 阅读:8

京法网事

简介:权威发布北京法院审判信息、司法动态,普及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