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短债基金被买爆?权益基金规模大涨的有谁?

炒基蛋 2024-01-30 12:47:58

估计现在很多人都不看账户持仓了。基金四季报出来之后,讨论的热度也算历史冰点了。

去年Q4规模增幅较多的基金:

①短债基金

最新规模>10亿、成立时间3年以上:34只。

短债基金被称为货币基金增强产品,收益略高于货币基金,波动也有。

名单里的基金3年收益好一点的超过10%,最大回撤好一点的在1%以内。选债券基金还有一个筛选条件就是选债券大厂的基金。之前有写文章介绍过。

很多中小型基金公司,找一个大的互联网渠道,规模增速也是比较可观的。等基金年报出来,可以看看这些基金是个人投资者在买,还是机构在买。

②主动权益基金

顺便也拉了一下主动权益基金,同样的筛选条件:

最新规模>10亿、成立时间3年以上:33只。

去年4季度沪深300指数-7.00%,如果规模还有增长,要么就是业绩好、要么就是有净买入。我看名单里大部分基金属于后者的情况。而且这些基金在今年这个行情下,有的跌幅已经超过10%。

总体看主动权益基金,绝大部分是规模缩水的状态。

我们看看这些“另类”。

一些熟悉的面孔,比如曹名长。平安基金的黄维,之前也提到过。

金元顺安优质精选这只金元顺安元启的平替,AC两类规模都翻倍了。

出现了不少医药基金,看来有不少人加仓了,但目前看医药这块这两天又雪上加霜了。

杨锐文、盛丰衍、李晓星都比较熟悉了。

华商乐享互联这只基金原来是周海栋与余懿共管的,现在只有余懿管理。

另外,天治研究驱动这只基金,去年3季度股票仓位90%以上,到了4季度空仓了,大概配置了6成的债、2成的现金。

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被锤的太惨,很多人也对基金经理失去了希望。在整体市场震荡下行的情况下,很难独善其身。

规模的变化,仅仅是一个参考,是众多投资者的一个选择趋势;当然人多去的地方,也不一定是好的,也不一定能赚到钱的。

0 阅读:11

炒基蛋

简介:让投资理财变得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