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哥(化名)是我们一位社群老朋友,他是一名肝癌患者家属,自己非常关注新药研究进展,本着分享新药资讯的初衷,他推荐了许多病友添加我们咨询新药临床。这些添加我们的病友中,有很大一部分目前是不符合临床项目的要求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初步判断一个患者目前是否适合参加临床试验呢?我们按照判断简易的顺序给大家逐一说明。
1、患者目前身体状态是否良好?是否可以独立爬三层楼梯?
患者如果可以独立爬三层楼梯,基本可以判断一般状态良好,符合临床要求。临床项目要求患者的一般状态评分要在0-2之间,0-1尤佳。如果患者目前已经卧床,不能自理,这种情况是不符合临床要求的,需要调理恢复后,才有临床机会。
2、患者目前是否在治疗中?
参与临床试验的合适时机是患者当前治疗方案无效,疾病进展,这个时候可以考虑更换治疗方案,也可以考虑参与临床试验,但是二者只能择一。如果患者正在治疗中,则需要复查当前方案的疗效,确定方案无效,疾病进展,才可以筛选临床试验。当然,也有的临床试验项目疾病稳定的患者也可以参加,不过比较少。
日常工作中,常会碰到患者问为什么?等到疾病进展还来得及不?为什么要等到疾病进展才能参加临床筛选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一切从患者的获益出发!假设患者正在进行某项治疗,如果这项治疗有效,自然应该继续这项治疗,而不是无故停了这个治疗去参与一个新的治疗方案(临床试验项目对于患者来说就是一个新的治疗方案)。至于等到疾病进展还来得及不?其实只要患者意愿确定,行动迅速,常规项目(非CAR-T、TIL类)从提交报名到入组用药只需要1-2周时间。
3、患者目前的血象、肝肾心功能是否比较正常?
我们可以看看患者的血常规报告中,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数值是否正常。实体瘤患者如果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数值小于90以下,通常是不符合临床试验要求的,这个时候需要患者调理后复查。
如果患者的血生化报告中,胆红素或转氨酶很高,也需要先进行保肝治疗,待指标恢复后才可以参加临床试验的筛选。一般来说,没有肝转移的患者,总胆红素要求低于1.5倍上限值,转氨酶要求低于2.5倍上限值;有肝转移的患者,总胆红素要求低于3倍上限值,转氨酶要求低于5倍上限值。
对于肾功能,则通常要求血清肌酐小于1.5倍上限值或肌酐清除率大于等于50mL/min,尿蛋白小于2+等。
对于心功能,则通常要求左室射血分数(LVEF)大于等于50%,心电图QtcF间期延长<480ms等。
对于肿瘤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则要求基础疾病控制良好。
对于肿瘤合并传染病的患者,有的项目是直接排除的,有的项目则要求传染病控制良好,无病毒或病毒数小于某个值。
4、患者目前是否有可测量病灶?
实体瘤的可测量病灶是指病灶能够通过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大小,具体要求为肿瘤长径大于1cm或淋巴结短径大于1.5cm。不同的项目对病灶大小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一些TIL、CAR-T类项目会要求肿瘤大小在2-5cm之间。一般来说,肿瘤尺寸越大,患者肿瘤负荷就越大,就比较不容易通过临床试验审核。
5、患者是否有脑转移?
有些项目在入排中是明确排除了脑转移的患者,不管目前稳定与否。有的项目则是要求脑转移必须稳定且无症状,未经治疗也可。有的项目则是要求脑转移(即使目前无症状)必须经过治疗后稳定4周以上才可以。简言之,就是有症状、不稳定的脑转移,大部分临床是不符合。而对于脑膜转移、脑干转移、脊髓转移的患者,则符合的临床项目会更少,甚至没有。
除以上五点外,不同的临床试验项目有不同的入排要求。
比如对治疗线数的要求:有的项目要求一线含铂化疗免疫失败,这种要求很具体,不仅对患者既往治疗线数有要求,对一线治疗使用的药物也有较明确的要求;而有的项目要求标准治疗失败,这种要求就很宽泛。
比如对年龄的要求:大部分项目对年龄要求≥18即可,也有很多项目年龄有上限要求,比如75岁以下。
除上述外,更详细的入排标准可以参考我们公众号的具体项目文章。
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提醒患者在日常的治疗中,注意收集资料。我们在和患者的沟通中,发现很多患者朋友资料不全,特别是会缺治疗史。所以,患者朋友在住院治疗或门诊治疗时,一定要问医生或者去医院的病案室打印入院记录,出院小结,门诊病例,检验单子,影像报告(电子影像也要留存)等资料,以备后用。
【重要提示】所有文章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