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顶替高考生”到37岁女律师:罗彩霞的逆袭人生

筱三木 2025-04-20 19:46:20

2004 年夏天,19 岁的罗彩霞不会想到,一张冒名顶替的录取通知书,会彻底改写她的人生轨迹。19 年后的今天,当她以 “执业律师” 的身份出现在福建某律所时,这段跨越近二十年的抗争与重生,早已超越个人悲剧,成为千万人眼中 “对抗命运” 的缩影。

一、被偷走的 18 岁:当高考成绩变成别人的人生

“填志愿时老师说我分数够了,后来却一直没收到录取通知。” 回忆起被顶替的经历,罗彩霞语气平静却藏着遗憾。贵州师范大学的录取资格被同学王佳俊冒用,她被迫复读一年,最终考入天津师范大学。直到 2008 年申请教师资格证时,系统显示 “身份证已注册”,这个藏了 4 年的秘密才被揭开。

事件曝光后,冒名者被取消学籍,相关责任人被追责,但罗彩霞的青春早已无法重来。“如果没被顶替,我应该会成为老师,过着稳定的生活。” 她说这话时,眼神里有对另一种人生的短暂回望。

二、媒体十年:从 “受害者” 到 “记录者”,却困在 35 岁的职业迷宫里

命运的转折并未停止。从天津师大毕业后,罗彩霞进入媒体行业,先后在成都电视台、央视、梨视频担任记者和编导。十年间,她用镜头记录过无数社会事件,却在 35 岁时遭遇职场滑铁卢 —— 离职后,“大龄”“已婚已育”“非法本” 的标签像枷锁,让她在招聘市场四处碰壁。

“投了几十份简历,连面试机会都没有。” 她坦言,比起被顶替的伤害,中年职业贬值的焦虑更让人窒息。此时的她,上有老人生病需要照料,下有孩子需要陪伴,经济压力与自我怀疑交织,“好像突然被抛进了人生的荒原”。

三、37 岁法考:当妈妈决定重启人生,比备考更难的是对抗标签

转机出现在一次深夜失眠。“记者和律师都是追求真相,或许可以试试?” 这个念头让罗彩霞重拾课本。每天凌晨 5 点起床学习,孩子睡后再学到深夜,备考期间母亲生病住院,她在病房外的长椅上背法条的场景,成了那段日子的缩影。

“法考通过率不到 15%,我一个非法本、37 岁的妈妈,凭什么能过?” 但她偏要证明:“普通人的逆袭,从来不是靠天赋,而是死磕到底的笨拙。”2023 年,当 “通过” 二字出现在屏幕上时,她哭了 —— 这不仅是一张证书,更是对所有 “不可能” 的反击。

四、新身份背后:撕掉 “受害者” 标签,她活成了自己的光

如今的罗彩霞,已正式入职律所,成为一名执业律师。面对 “从记者到律师” 的跨度,她笑称是 “命运的伏笔”:“做记者时总在追问真相,现在可以用法律守护真相,也算另一种延续。”

但她清楚,中年转行的挑战远未结束:没有名校背景,没有行业资源,甚至要从头学习法律文书写作。“但至少我迈出了第一步。” 她说,比起外界关注的 “逆袭故事”,她更想告诉同龄人:“35 岁不是终点,而是重新定义人生的起点。”

五、给所有 “普通人” 的启示:命运偷走的,我们可以自己赢回来

罗彩霞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在于她撕开了两个现实痛点:

被命运暴击后如何自处:她没有困在 “受害者” 角色里,而是把苦难化作职业选择的养分 —— 做记者时关注教育公平,如今做律师或许会深耕相关领域。

中年危机不是绝境:当 “35+” 成为职场歧视的隐形门槛,她用行动证明:打破标签的最好方式,是亲手写下新的定义。

正如她常说的:“我真的很普通,只是不想向生活投降。” 从被偷走的高考到重启的人生,罗彩霞的每一步都带着普通人的挣扎与勇气。或许这就是她的故事最动人的地方 —— 命运可能会给你烂牌,但怎么打,永远在你手里。

你如何看待罗彩霞的职业选择?面对人生困境,你会选择 “认命” 还是 “死磕”?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