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城市的街道开始苏醒,行人、车辆逐渐涌上车道。
突然,一只机器人狗悄无声息地走过街头,停在一处越线停车点前,抬头扫描车牌,然后继续沿着街边巡逻。
周围的居民看了,议论纷纷:这机器人能代替城管吗?
它能处理这些复杂的情况吗?
这一幕真实地上演在成都市的一场“科创天府·智汇蓉城”活动现场。
这样的智能化场景,正是当前科技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的缩影。
城市管理场景应用清单发布近年来,成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总队一直在智能化管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并且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效。
这次活动,他们发布了一份涵盖业务管理和市民服务两大方面的城市管理应用清单。
清单中的内容不仅全面,而且具体,包括机器人巡查、GPS轨迹分析、AI决策辅助等九项应用需求。
机器狗巡查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智能巡逻犬不仅能识别违章停车,还可以劝导不文明行为。
虽然有的市民对它的效果表示怀疑,但总队负责人解释道:“我们整合了DeepSeek大模型,这种先进的图像识别算法,能有效帮助识别和处理违法行为。”更有趣的是,如果机器人狗无法解决的问题,还会自动分派给属地城管执法部门,这就像是给每个城管执法人员配了一个智能助手。
在市民服务领域,AI虚拟队员和AI形象代言人也引人注目。
AI虚拟队员将24小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政策宣传、法规咨询等服务,而AI形象代言人则通过宣传视频和图片更加生动地推广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致力于让市民对城管工作产生更加直观和积极的印象。
在这场活动上,智能化技术不仅带来了新的应用场景,还促成了供需双方的热烈互动。
企业和政府代表们在现场踊跃交流,大家的话题从机器人狗巡查延伸到AI决策辅助,从技术适配性讨论到成本效益分析。
尤其是在企业方案分享环节,互动更是达到了高潮。“请问这机器狗的负载能力是多少?能否适应复杂地形?”一位城管总队的负责人提出的这个问题,让企业代表滔滔不绝地展开讨论。
成都市本地企业们积极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并对需求方的实际应用场景提出了优化意见。
企业方热情洋溢地展示技术,需求方也从各个角度深挖技术细节,双方合作意向不断升温。
成都市明途科技有限公司的施明表示,他们公司一直在钻研城市管理的应用场景,深入了解城管执法信息化工作,从AI校审案卷办理,到文档智能校核,成都市各个管理部门的需求他们都已经有所落地。
这次面对面交流,更让他们看到了合作的更多可能性。
企业展示与技术落地在企业展区,包括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北斗智慧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不少企业都展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明途科技在成都的业务已经遍及多个领域,从智能巡查到AI辅助审案,覆盖范围相当广泛。
施明自信地说:“我们的技术已经在四川、山东等地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文档写作和校审方面,效果显著。”这种场景的展示和现场交流,很容易让每一个参与者更直接地感受到技术的力量。
北斗智慧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的许敬刚则通过细致的模型展示,解释了如何通过事件流转和统一调度模型,将技术与城市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紧密结合。
他们的产品已经在重庆、赣州等地实现了落地应用,特别是智慧园林管理和物业城市一体化管理,极大地提升了城市治理的效率与精度。
在活动现场,许敬刚谈到了一个具体的案例,就是如何通过增强知识检索技术结合OCR,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这样的新技术,使得城管执法尤其是法制与执法库的数据处理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这样的真实案例无疑让在场的城管执法人员感到振奋。
董兆甫作为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的解决方案专家,也对这次活动感到受益颇多。
他坦言:“这份应用场景清单给我们提供了产品打磨和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向。”考拉悠然公司在机器人巡查和智能审案这两个领域有很强的技术积累,他们在运动控制和图像分析技术方面也有相当的优势,能够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支持。
结语这场“科创天府·智汇蓉城”活动,不仅是一次技术展示的盛会,更是一场跨行业的合作交流。
通过这样的对话,城市管理与智能技术的结合将变得更加紧密。
人工智能与城市管理的结合,不只是简单地将技术应用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而是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场景应用,逐步塑造一个高效、智慧、宜居的城市未来。
未来,当我们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或许会看到更多智能设备在默默地工作,它们可能是机器人狗,也可能是虚拟的AI助手,我们也许会逐渐习以为常,不会再感到惊奇和争议,而这种智能化的变革,将在每一个细微的地方,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变,积少成多,最终将会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好、更智能。
这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更是城市管理理念的革新。
未来已来,我们期待着更智能、更便捷的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