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3月10日,原国民党上将张发奎在香港去世。
自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张发奎前往香港,从此他再也没有回过大陆。
事实上,我党在建国后曾多次邀请张发奎后回国,可是张发奎每次都拒绝了。
有人说,张发奎没有回国,这是因为他害怕遭到我党“清算”……
1949年年初,淮海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大部分精锐部队被解放军歼灭,蒋介石麾下能打的嫡系将领,不是阵亡,就是被俘。
手中无人可用的蒋介石,只能再次启用北伐战争时期就名震天下的老将张发奎。
1949年3月,张发奎被蒋介石任命为陆军总司令。
9月,得知蒋介石要来广州,几个月来一直从事反蒋活动的张发奎,害怕被蒋介石迫害,于是,他辞掉总司令职务,前往香港。
建国后,周恩来总理几次给张发奎发电报,希望他可以回国,参与社会主义建设。
建国后的一天,张发奎收到周恩来邀请其回国电报后,神色露出一丝丝感动道:“共产党人是有大胸襟的,不过回国就算了,我大陆、台湾两头都不会去的。”
一旁的张发奎家人说道:“回国去不好吗?”
张发奎没有说话,只是露出一丝丝苦笑。
那么,周总理为何会多次邀请张发奎回国呢?要知道,大革命时期,张发奎手中同样沾染了很多共产党人的鲜血。
二、周总理几次邀请张发奎回国周总理之所以多次邀请张发奎回国,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张发奎和我党我军颇有一番“渊源”。
我党八位元帅、六位大将,都曾是张发奎部下,这份特殊的联系,让我党的确需要正视和张发奎关系的处理。
南昌起义时,朱德、叶剑英、粟裕都是张发奎的手下。
北伐战争时期,我党更有不少名将在张发奎麾下任职,那个时期,张发奎是铁军第四军军长,我党名将叶挺这个时候,就在张发奎麾下担任独立团团长。
第二,张发奎在北伐时期立下的巨大历史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1926年,北伐战争关键两战汀泗桥、贺胜桥之战,正是张发奎所在的第四军打下的。
9月,在北伐军攻打武昌的战役中,张发奎率领第四军一部充当主力进攻部队,为最终拿下武昌作出了卓越贡献。
1927年1月,战功赫赫的张发奎晋升为铁军第四军军长,成为当时中国无人不知的名将。
第三,张发奎在抗战中,立下了莫大战功,是一位对民族独立有很大贡献的抗日名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发奎第一时间向国民政府请战,希望率部和日军作战,支援马占山。
1935年秋,从欧洲考察军事回国的张发奎,第一时间发表了坚决抗日的讲话,不久,他还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张发奎表示,如果这次国民政府再不批准他抗日,他将出家,永不过问国家大事。
淞沪会战爆发后,张发奎指挥数万国民党军,和日军浴血奋战。
在武汉会战、第一次粤北会战、昆仑关战役等诸多战役中,张发奎的指挥都极为出色,可以说,在抗战中,张发奎抗日之决心始终是坚决的,指挥也是出色的。
对于张发奎在北伐、抗战中的贡献,多位学者对其评价非常之高。
现代学者丁身尊在书中写到,张发奎毫无争议是一位爱国将领,不管是在北伐,还是在抗战中,他的表现都可以称之为出色,张发奎将军对民族解放和独立,是有突出贡献的。
学者胡华中评价张发奎在抗战中一身正气,勇敢坚韧,是历史的前进者。
第四,周恩来总理多次邀请其回国,还在于如果可以促成张发奎回国,对于我党对台湾统战工作是极为有利的。
作为国民党北伐时期就成名的名将,张发奎在国民党军内党内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除此之外,张发奎和桂系关系非同一般,如果张发奎可以回国,那么必将可以大大促进我党对台湾的统战工作。
三、张发奎害怕回国被清算?周恩来总理多次邀请其回国,张发奎为何没有答应呢?
不少学者指出,对于张发奎来说,他和我党接触的并不多,也不深入,他对于回国自然是存在顾虑的,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张发奎也曾和汪精卫勾结在一起,屠杀了不少共产党员。
因为对我党,对毛主席、周总理的不了解,张发奎自然不敢轻易回国,他内心深处多少是害怕回国遭到“政治清算”的。
还有一个原因也不可忽视。
有一部分学者分析到,建国后,张发奎年纪大了,他不想再碰政治了,他只想安享晚年。
还有一些学者猜测到,张发奎当年再怎么反对蒋介石,可他毕竟是国民党员,不是共产党员,相对而言,张发奎自然会更加“亲近”国民党一些,毕竟,他反对的是蒋介石个人,而不是整个国民党。
这一点,可以从1975年蒋介石去世,张发奎前往台湾祭奠可以看到。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不但周恩来总理多次邀请张发奎回国,蒋介石也是多次邀请其去台湾,对于蒋介石的邀请,张发奎更是直接拒绝。
张发奎和蒋介石争斗多年,在战争岁月中,蒋介石多次启用他,也多次撤了他的兵权,张发奎知道蒋介石从来没有真正信任过他。
张发奎应该能够想到,心胸狭窄的蒋介石不可能真正重用他,甚至于,搞不好蒋介石还会对他进行“政治清算”。
无数历史学者指出,1965年李宗仁回国受到我党厚待,应该会在很大程度上触动张发奎,此时此刻,张发奎应该会看到我党的格局,也许,在这一刻,张发奎后悔了。如果建国后,张发奎在周总理邀请下回国了,那么以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格局和胸襟,张发奎是一定可以得到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