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国西北边境爆发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叛逃事件,两名开国少将居然带着当地六万多百姓背叛祖国、投靠了苏联。
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群人非得没有过上好日子,事后反倒是无比后悔,最终甚至还跪在了边境线上,哭着喊着祈求回归。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切的根源还要从中苏关系的破裂开始说起。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随着赫鲁晓夫提出了两大无理要求,即,长波电台搭设和组建联合舰队,两国关系很快就从亲如一家变成了剑拔弩张。
为了制裁中国,苏联人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又是在边境陈兵,又是在国际层面威胁恐吓,更有甚者他们甚至还动起了挖墙脚的心思。
原因很简单,二战中苏联红军死伤惨重一事人尽皆知,这也就导致战后苏联国内极其缺乏劳动力,为此,很早之前他们就将目标对准了中国,想要拉拢边境线上的居民前往苏联务工,帮忙建设荒芜的西伯利亚。

不过显而易见,党中央和毛主席自然不会答应,彼时鉴于两国的友好关系苏方也只能作罢,但现如今情况就不同了,既然关系破裂了,他们亦是再无顾忌。
这不,就在事发前几年,苏联便派人来到了新疆的中苏边境线上喊话,大致意思就是说,苏联十分富有,只要当地人民愿意归顺,就将享受到取之不尽的面包牛奶。
闻听此言,当时条件还较为落后的国人说不心动是假的,可想想也知道,只要干部们坚守本心,普通人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但很遗憾,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面对苏联人的糖衣炮弹,终究还是有两名高级干部沦陷了,他们一个是伊犁军区的马尔果夫少将,一个是新疆军区的副参谋长祖农少将。

在二人的主导和苏联人的忽悠下,很快局势就发生了逆转,超过六万百姓听信谗言,带着数十万头牲畜跟随他们偷偷越过了边境,这一事件的影响不可谓不恶劣,国际影响很坏,同时也让中国丢尽了颜面。
只是让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是,另一边叛逃的六万人日子同样不好过,牛奶面包只吃了几天,没过多久他们就被送到了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干起了繁重至极的工作,忍受着极端的环境。
并且最重要的是,由于都是叛逃者,他们根本享受不到任何人权,逃又逃不掉,只能任人宰割。
可想而知,很快这些人就后悔了,只是苦于找不到机会才一直忍气吞声,这种情况整整持续了三十年,还是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才终于迎来了转机。
一边是混乱的异国他乡,一边是愈发繁荣昌盛的故土,不少人立刻萌生出了“回家”的心思,他们趁乱逃到了边境线上,旋即跪求祖国原谅自己,只是结果很明显,根本没人同情他们,当初的事情历历在目,一次不忠终身不用,既然是自己的选择,那恶果自然要自己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