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义己:在湖南郴县投降的日军独立混成第87旅团长

雁山评过去 2025-01-01 03:57:16

侵华日军将领小山义己少将,曾以第二十五师团步兵第40联队长和独立混成第87旅团长参加了侵华战争,日本战败投降后,小山义己率领日军独立混成第87旅团官兵,在湖南郴县缴械投降。

小山义己

小山义己(1893—1977)是日本鸟取县人,1893年2月4日出生,1915年5月25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7期步兵科,与高桥坦、佐久间亮三、芳仲和太郎、绫部橘树、四手井纲正、楠山秀吉、朝野寅四郎、辰巳荣一、栗栖猛夫、布上照一、久野村桃代、谏山春树、佐佐真之助、石田荣熊、井桁敬治、纳见敏郎、村田孝生、石川浩三郎、内田银之助、坪岛文雄、吉武秀人、元泉馨、古贺龙一、小堀金城等人同学,当年12月25日晋升步兵少尉,不曾入读陆军大学校。

陆军步兵学校集训中

小山义己是1940年3月9日晋升步兵大佐的,并于同日调任陆军步兵学校教官,时任校长为坂西一良少将,该校成立于1912年,校址位于日本千叶县,这是一所研究步兵教育和战法的专科学校,时任校长为坂西一良少将,担任教官者的军衔从大尉到大佐都有,但以中佐和大佐军衔者居多,中国的许多将领都曾在该校留学,诸如宋希濂、刘斐、牟廷芳等人都曾在这所学校深造过。

1940年8月1日,小山义己被调任陆军通信学校教育课长,任内经历了川并密、酒井直次和中村诚一等三任校长,该校校址位于日本首都东京,主要负责培养陆军各兵种通信军官和军士,并从事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日本陆军通常在师团建制中配属通信队,负责无线或有线通信联络,队长一般为大尉军衔或少佐军衔。

陆军通信学校学生

1941年10月15日,小山义己被调到了日本关东军,出任第二十五师团步兵第40联队长,他与师团长赤柴八重蔵中将是同日赴任的,该师团是于1940年7月10日在黑龙江东宁编组成立的,下辖步兵第14联队、步兵第40联队和步兵第70联队,其中步兵第40联队,是从第十师团抽调而来的,此时师团司令部设在黑龙江鸡西,承担防御苏联的警备任务,隶属于日本关东军第五军作战序列。

1943年11月6日,小山义己被调回日本,出任东京陆军幼年通信学校校长,任内于1945年3月1日晋升陆军少将,该校与陆军通信学校为姊妹学校,专门招收十几岁的少年入校学习,可谓是“从娃娃抓起”,其实这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特点之一。

日军中的少年兵

1945年3月9日,小山义己被调到中国派遣军,被任命为独立混成第87旅团长,负责筹建独立混成第87旅团,并于4月20日在湖南衡阳完成编成,旅团司令部设在湖南郴县,下辖独立步兵第514大队、独立步兵第515大队、独立步兵第516大队、独立步兵第517大队、独立步兵第518大队及炮兵队、工兵队、通信队等,承担湖南郴县地区的警备任务,隶属于日军第二十军作战序列,该军司令部设在衡阳。

由于芷江机场战略地位凸显,对在华日军威胁极大,甚至威胁到日本本土的安全,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命令坂西一良的第二十军,于1945年4月初发起了进攻芷江作战,旨在摧毁芷江机场, 这次作战名称有很多,诸如“湘西会战”、“雪峰山会战”、“芷江作战”、“芷江保卫战”等等,小山义己率领的独立混成第87旅团也参与了此次作战,但也仅仅是担任警备等辅助任务。

正在休息中的日军

该次战役是日本投降前夕,中日两军之间规模较大的一次战役,此次战役历时55天,以日军的溃败告终,重创了日军3万余人,中国军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日本战败投降后,湖南芷江成为全球瞩目的地名之一,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委派其参谋副长今井武夫少将飞往湖南芷江洽降。

湖南境内投降的日军被分别集中在长沙、衡阳、湘潭和岳阳等四地投降,主降区设在了长沙岳麓书院(今湖南大学科学馆), 中国陆军第四方面军总司令官王耀武中将被任命为受降主官之一,负责接受长沙、衡阳地区日军的投降,而日军投降代表为第二十军司令官坂西一良中将。

日军第20军参谋长呈递投降书

在湖南衡阳一线接受日军缴械投降的,是施中诚率领的中国陆军第七十四军,该军下辖第51师、第57师和第58师,几乎参加了所有抗日正面战场上的重大战役,尤其是在德安、上高、常德等战役中表现最为突出,被誉为“抗日铁军”,但关于该军及所属部队的受降情况,却缺少详细史料记载。

第七十四军军旗

关于日军第二十军独立混成第87旅团在湖南郴县的投降,应该是由第七十四军所属部队受降,但我却没有查到相关史料,小山义己战后经历也不详,死于1977年2月15日,不曾获得任何等级金鵄勋章。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