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假冒苏军,苏军用两种办法甄别,第二种是一级军事机密

老朱讲历史 2017-10-19 23:54:21

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当属第二次世界大战了,二战的残酷在于,经常发现穿着自己军装的人趁自己不备,将自己杀害。这是因为,经常有敌人穿着自己队伍的军装,以骗取自己的信任。战争双方穿上对方的军装,伪装成对方的士兵或官员,进行偷袭,经常能取到很好的效果。

但是在战争中,穿敌方军服的军人被对方抓获时,是可以随时随地被处死的。日内瓦国际公约不是明文规定要优待俘虏吗?但是在战争中,穿敌方军服的军人是不受国际公约保护的,他们被抓获时,没有权利享受战俘的待遇。因为他们属于一种间谍,间谍是不受公约保护的,可以随时判处死刑。

二战期间,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是1941年的苏德战争。德军经常穿上苏联红军的军装,深入苏联腹地无恶不作。可能有少数德粉认为德军打仗很绅士,不会干这些伎俩,其实大错而特错。战争只有残酷,没有绅士粗鲁之分。

德军穿上苏联红军的军装,这让苏联红军吃了不少苦头,经常被穿上自己军装的人给打死了。后来苏军在血的教训中,发现了甄别德军侦察兵的两种简单办法,一种是前线苏军普遍使用,另一种严格保密,只限克格勃相关人员掌握。

第一种甄别方法:苏联通用俄语,俄语有一种弹舌音非常难学,没有数年的俄语积累,很难掌握。在前线,苏军甄别德军侦察兵,就是让其发一个俄语单词“多若嘎”,这个“多”是个弹舌音,德国人弹舌不够,仅能发出“塔若嘎”,于是乎,德军侦察兵就原形毕露了。

第二种甄别方法:第一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也不能排除渗入到苏联腹地执行重要任务的德军特工人员,他们训练有素,百里挑一。甄别混入苏联腹地的德国特工,斯大林将其职能交给了克格勃。苏联将可疑人员证件收取后,交给克格勃人进行甄别。克格勃人乐意迅速的辨别出真伪。

德国的手工艺伪造技术全球首屈一指,为何逃不过克格勃人的火眼金睛呢?原来是一个细节出卖了德军特工,苏联证件中的中缝是用普通钢制的订书针装订的,而德国工匠用的是德国不锈钢订书针。虽然在外观上看不出任何差异,但是用过一段时间之后,真的证件会生锈,而德军伪造的不会。克格勃人识别真伪的方法,在苏联中是一级军事保密的,只限克格勃有关人员知晓,战后多年才揭秘。德军特工一个又一个栽了跟头,到死都不明白是为何,他们只是被一颗微不足道的不锈钢钉子给出卖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