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建民将军17第一次与鬼子的坦克较量,仓促应战伤亡八十多人

大肥肥文史说 2025-03-11 21:44:37

解放东明城

桥口,位于东明城的黄河南岸,是方圆百里的一个重镇。

我们二大队驻地的官村,在桥口镇的西北角,离桥口镇近 十公里。

一九四0年初春的一天傍晚,驻在新席镇的冀鲁豫支队派骑兵通信员,给我们送来了支队长杨得志、政治委员崔田民 的指令:各大队指战员统一行动,联合当地地下党暨抗日救 国武装力量,坚决打击国民党反动顽固派第三十九集团军石 友三的部队。

对石友三顽军进行反击,是我们二大队盼望了近半个月 的事。为配合日军“扫荡”,这支顽军奉蒋介石的命令,两个月 前就开始向鲁西根据地的八路军和民众抗日组织发动了一次 又一次侵犯。经我八路军陈再道、宋任穷领导的部队狠狠打 击后,一部分南越黄河,抢占了东明城,并控制了黄河南岸桥 口一带大堤。企图据守鲁西南,隔断我华北、华中的抗日救国 联系。

为了打击石友三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气焰,我们二大队曾 多次要求出击,但支队首长从全局出发,觉得条件不成熟,没有同意我们的请战要求。现在,支队首长下达了打击石友三 顽军的指令,我和覃健大队长都十分高兴,立刻召集连以上干 部在传达支队作战命令的同时,部署了大队各营连的作战任 务。

大队决定:覃健率一营、我率三营,担任夺取桥口镇的主攻部队。常玉清率二营,担任阻击敌人援军、钳制菏泽方向的日伪军。大队机关和直属分队,除侦察连随一、三营主攻部队外,全由政治处副主任南偕池指挥,做预备队。

按照大队的统一指挥,我率领的三营,要先通过距桥口镇 三里远的一个名叫固城集的小镇。由于我们一直与当地民众 抗日武装和地下党保持密切联系,对驻守在固城集内的石友 三顽军一个连的一举一动都了解的十分清楚,而且对周围的 地形也十分熟悉。

为了尽早赶到桥口镇,我便对作战参谋甘慧生说:“叫三营长肖志松只投入八连和九连,左右夹击固城集。七连绕过去,在桥口方向截住顽军的退路!”

肖志松营长接到命令后,立刻到八连去了。八连善于猛攻猛打,肖营长对固城集的地形也熟悉,因而,战斗进展的十 分顺利 。

当八连冲到顽军据点的中心地段时,敌人才慌忙应战。 面对八连的冲杀,敌人刚想组织反击,我九连如席卷之势杀了 进来。两个连一合拢,像包饺子似地将敌人这个加强连一百 二十多人全部聚歼。

桥口镇虽然有个“桥”字,实际上并没有桥。黄河两岸的 交通主要靠河中摆渡。

覃健率领的一营,由驻地官村出发,径直奔杀桥口镇。他们冲进镇口时,得知三营已结束了固城集的战斗,他把驳壳枪 一举,大声命令道:“同志们,向三营学习! 集中摧毁敌人镇口的工事!”

一营的三个连,分成左、中、右三个纵队,采用红军的“三 猛”战术,呼啦啦就冲杀了过去。爆炸声中, 一个个工事被摧 毁,浓烟卷着火光在升腾。

我率领的三营又乘胜穿过了距桥口镇三里的渡口镇,渡 口看不到一只船,只见黄河的波涛滚滚东去。

当我们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沿着黄河大堤冲到桥口镇 外,看到石友三的顽军被我一营打得溃败逃命的狼狈相时,部 队士气更加高昂,忘记了疲劳,一边追击逃敌一边高喊:“石友 三,大混蛋!石友三,头该砍!石友三,快滚蛋!”

三营拦腰冲杀,给一营创造了杀敌的战机,桥口镇的守敌 阵地被一营全部攻破,真是势如破竹,敌人兵败如山倒, 一下 子溃退到黄河北岸去了。

三营冲过桥口镇,又攻破高村,继而一举杀进了东明城。

此时,我预备队和一营也赶了上来。东明城石友三的顽 军闻风而逃,伪政府的保安队一个连惊慌失措,刚逃出伪政府 后门,就全部成了三营的俘虏。

地下党的一位负责同志迎面跑来高喊:“东明城解放了! 东明城解放了!”

这时,覃健大队长也到了,他擦着汗笑着对我说:“伪县长 吴致岑已经被抓住了,还五花大绑哩!叫部队注意群众纪律, 我们也该歇口气喽!”

是的,我一看手表,我们冲冲杀杀五个多小时,毙伤顽军二百多人,俘虏五百多人,缴获轻机枪十一挺,步枪四百多支。

当天下午,我们二大队驻进了桥口镇,二营派了一个连驻 守东明县城。

第二天,经支队党委批准,按党中央有关规定,在东明县 建立了共产党东明县委暨县政府机构,我大队政治处副主任 南偕池任东明县县长。

新生的东明县人民政府,隆重召开了欢庆大会,就地镇压 了卖国汉奸、伪县长吴致岑。新组建了区、乡、村各级政权机 构,正式成立了东明县抗日武装大队。鲜红的大旗,迎着初升 的太阳,重新飘扬在东明城头。

初遇鬼子坦克

一九四0年春,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组建了八路军第二纵队,左权兼司令员,黄克诚为政委。

纵队下辖三四四旅、新编第一、二、三旅等四个旅。

我所在的冀鲁豫支队一、二、三大队依次改为四、五、六团组成新编第二旅,旅长田守尧、政委吴信泉,副旅长常玉清、参谋长卢绍武。

我二大队改称新二旅五团,团长覃健,政委贺大增,我仍是参谋长。

任八路军第二纵队新 二旅五团团参谋长的作者 (一九四0年于江苏东坎 镇)

这年初夏,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青纱帐随风摇摆。为了 贯彻党中央“巩固华北,发展华中,打通与新四军的联系”的指 示,八路军总部决定由黄克诚政委率领第二纵队的五个团南下,越过陇海铁路与彭雪枫的新四军会合,开创新的抗日根据 地。我们五团担任了这次南下行动的后卫任务。

经过近半个月的夜行昼伏的长途行军,部队跨过了陇海 铁路,于这天拂晓到达了张大屯。匆忙吃过饭后部队也歇息 了。

我睡了一会儿,突然从梦中醒来,看了看时钟,已是十一 点二十五分了。民房的窗外丝丝细雨不知什么时候已停了, 阳光竟把窗纸映得亮亮的,我起身做了几个伸腰动作,因为睡觉时没脱衣服,也不用整装。

我走到参谋们的住处,喊道:“四参谋!”

“到。参谋长,有什么指示?”胡子拉碴的四参谋走出门来 问我。

四参谋专管后勤和行政生活。他是从旧军队解放过来 的,工作能力很强,别人办不到的事,他一接手很快就能办到。 可是他喜欢喝酒,因此,干部战士不叫他职务,也不叫他名字, 直呼他“酒呆子”。对这个绰号,他倒笑呵呵地接受了。

今天凌晨,部队在张大屯宿营,由他值班。

“有什么事吗?”我问他。

“没事。时间还早,参谋长,你再睡一会儿吧。”

也真巧,恰在这时, 一营警戒哨那里响起了枪声。

“叮,叮……”电话铃也急骤地响起来,我抓起电话机问 道:“是一营吗?”

“是,我是詹以贵。参谋长,鬼子突袭来了,有步兵,还有坦克,我得去指挥 …… ”

詹以贵营长的电话挂断了,我马上作出决定:“四参谋,马上集合团部全体人员,准备参加战斗,要加强火力,阻击敌人, 决不能让敌人冲过来!”

“是!”四参谋转身出去传达命令了。

我又摇通了二营的电话:“汪治国营长吗?你听着,赶紧 集合队伍!小鬼子已经同一营打起来了,你们立刻抢占制高 点,多想点办法把鬼子的坦克给收拾掉!”

放下电话,我还是不放心,想了想,又摇通了三营的电话, 接电话的是一个传令兵,他说肖志松营长已指挥部队投入战斗,我对这个传令兵说:“小鬼,告诉肖营长,这是我们第一次 同鬼子的坦克作战,必须动脑筋,不能莽撞!”

肖营长性子急,战斗一-打响,就没命地猛干,所以我特别 叮嘱他不要莽撞。

这时,通信员小王递给我毛巾,示意要我擦擦头上的汗, 我把毛巾一推说:“你们几个快轻装!我到二营去了,你们向覃 团长报告!”

我拔出手枪,撂开双脚急奔出去。

我心情这么急,是意识到在张大屯阻击敌人,这对驻在张大屯西边的黄克诚、田守尧等首长安全过淮河十分关键。

为了在这次南进中,保护好纵队机关和旅部机关的安全, 田守尧旅长夜里还专门把覃健和我召去反复交代说:“我二纵 的政治委员黄克诚同志走得十分仓促,他只带了一部无线电 台的指挥人员就来到我们这里,我就把黄政委的安危,也把我 这个旅部的安危全交给你们这个团了!”

行军途中,我还去看 望了黄克诚政委,他仍那么沉稳、处之泰然,还幽默地指着我 身后的侦察、警卫人员说:“哟,这么多人同路呀,过淮河不孤 单喽!”

当我赶到二营时,二营营部已投入战斗。营部只剩下通 信班长小陈和两个战士在收拾电话线。小陈见我去了,忙上 前指着一片树林说:“参谋长,瞧,汪营长在那里。”

这张大屯,是个不太高的土墙小围子,围墙外视野开阔, 一溜平地,我顺着小陈手指的方向看到了汪营长的身影。我 把手枪一挥,带头冲到了二营的前沿阵地。

在前沿阵地,我第一次看见鬼子的坦克,以前只是听说这庞然大物挺厉害,如今所见,果然不好对付。几辆坦克一边打 着炮,一边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隆声,趾高气扬地朝二营阵地冲 来。

“情况怎么样?”我一见二营长就急着问。

二营长指着阵地前的坦克说:“这家伙过去没打过,冲上去的爆破小组都被坦克后面的小鬼子用火力压住了。手榴弹 碰到车身就往外弹,子弹刺刀又够不到它,真不好整,部队有些伤亡。”

听完汪营长的汇报,我没有吭声,冷静地观察着战场的情 况。

一会儿,我回过头大声对汪营长说:“马上组织火力,利用 青纱帐作掩护,将坦克和跟在后面的小鬼子分割开,然后集中力量炸鬼子的坦克。”

小鬼子被我两侧的火力压住,趴在地上不动了。失去步 兵掩护的坦克孤零零像个无头苍蝇似的左右乱撞,锐气大减。

这时,汪营长抓住时机组织爆破组,冲近坦克,将炸药包和集 束手榴弹,或扔到坦克上面,或塞入履带里。随着几声巨响, 几辆鬼子的坦克不动了,履带被炸散了一地,有的车轮子也被 炸飞了。

就这样,我团的英勇阻击缠住了鬼子,为纵队机关和旅部 首长的安全转移赢得了三个多小时的宝贵时间。

当我们撤到淮河大堤上时,遇到肖县抗日武装县大队的 接应。在他们的协助和掩护下,我们也安全地渡过了淮河。 随后,我们到达了永城、涡阳、蒙城一带,与彭雪枫率领的新四 军胜利会合了。

张大屯战斗,毙伤敌人一百五十多人,炸毁日本鬼子的坦克五辆,还缴获了一批枪械和弹药。但是,由于我们仓促应 战,又是第一次与鬼子的坦克较量,一营、二营伤亡人数也达 八十多人。

说也凑巧,全国解放后,一九五五年五月,我担任广州军 区装甲兵司令,经过南京军事学院装甲兵系高级速成班的学 习后,我全面掌握了坦克在合成兵种战斗中的多种作战方法, 并学会亲自驾驶坦克了,真可谓是不打不相识啊!

小柳巷歼敌

由双沟镇外的沙滩向南渡河,不到两小时,我五团两个营 加团部的指战员就登上了淮河南岸。

这是一个艳阳天。

繁忙战事,紧张强渡,累得我们人人汗水湿透了军装。 我传达了团首长的命令:宿营歇息!

我和覃健团长把两个营的二十几位连以上干部召集在一 起,在一片柳树林里商议如何打下小柳巷的日伪军据点。

决定过淮河南征,迅速歼灭小柳巷的敌人,是八路军五纵 队首长决策的。

自一九四0年七月,黄克诚率五个团南下与彭雪枫会师 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后,没多久,部队又改编为八路军第五 纵队,下辖三个支队,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我团改称 为五纵队二支队第五团,我任团参谋长。

我摊开一幅军用地图,叫作战参谋梁延昆用一块块小石 头在草地上根据团长介绍的情况,摆出了敌人的据点位置和 军事部署。

团长讲完话后,我指着草地的“沙盘”用征求意见 的方式说:“大家都是打了上百仗的老‘打家'了,这仗有据点,日伪也可相互支援,我们如何打?团首长的意思是想听听 大家意见,都讲点高招吧!”

集思广益,可谓是打仗决策的好办法。军事民主,也是我 军的光荣传统之一。

两位营长和司令部的参谋都谈了各自的设想,其他的干 部也都各抒己见,使战前部署和作战方案讨论热烈而生动。

最后,覃健团长拍板:搞夜战,围住小柳巷,打潘村出援之敌, 力使日伪敌人首尾不能相顾!

会后,覃团长对我说:“参谋长,我们带些人再去勘察一下 地形。”

我们一行来到距潘村还有二十多华里的丘陵地带,认为 这里可以设伏。覃团长特别交代一营长詹以贵说:“今夜你把 部队埋伏在这一带,具体部署你定,明天拂晓我们那边打响。 估计潘村的敌人会出动经过这里,你们要打得狠一点!”

“是!”詹以贵坚定地回答。接着我又命令侦察连派一个 排协助二营长,连夜到小柳巷附近进一步侦察敌情有无变化。

团指挥所就设在二营营部。

黎明时分。团直属队的指战员,都进入了小柳巷外围,把敌人的据点 围了个水泄不通。

二营按作战计划准时向小柳巷的敌人发起进攻。

猛烈的火力,突然把敌人第一道防线的鹿砦、铁丝网一举 攻破,据点内的敌人才发现八路军来了。

据点内,日本鬼子已撤走,只有伪军盘踞。这些顽军只会 欺压老百姓,借日本鬼子的残暴逞凶,在我们八路军面前, 一击即溃,束手无策了。

二营的火力越来越猛,打得伪军抬不起头,更无法还手。 我叫营长用两个连的兵力,在岗楼外围奔跑、呼喊、却不急着 冲进据点。

伪军以为我们不知据点虚实,不敢贸然进攻,便用无线电 台和电话向潘村的伪军呼救。

约九点半钟,潘村据点的伪军一百五十多人出动了,很快 进入了我一营的伏击地段。

淮河南岸,没有大山密林,起伏的小丘陵一个连一个一望 无际,詹营长怕敌人发现我们有埋伏,提前打响了战斗信号。 因此,只歼灭了一半伪军,后尾的伪军听到枪响便没命地往回 逃。由于地形限制,战前没有部署阻拦部队, 一营只好打扫战 场,撤离了。

伏击增援敌人的战斗打响后,侦察员飞马回来报告。覃 健团长当机立断,发出命令:“攻进小柳巷!”

一听到命令,汪营长把手枪一举,率先带着六连冲进了已 打开突破口的“土围子”。

我用望远镜看到:六连已冲进了伪军的岗楼,随着手榴 弹的爆炸声,浓烟占满了我望远镜的镜头。

我对覃健说:“团长,走吧!小柳巷的敌人解决了。”

我带着侦察班冲进小柳巷时,只见倒塌的岗楼内一队又 一队的伪军正举着手向我军投降。汪营长命令四连、五连在 小柳巷各处迅速清扫战场的同时,也将伪军设置的各种军事 设施清除掉。

阳光洒满了淮河南岸的大地,尽管硝烟还未散尽,枪声已经停止了。

覃团长和我走近小柳巷街口时,团部参谋递给我们一份 《战斗统计表》:

这次战斗全团共毙伤伪军四百八十人,俘虏 伪军二百六十人,缴获重机枪、轻机枪三十八挺,步枪七百五 十支,还生俘了伪军团长王小岱。

七十年代初,我在北京参加国防工作会议时,海军某院校 一位领导同志,走近我向我敬了个军礼,笑嘻嘻地说:“首长, 你可能不认识我 …… ”

“你?你是……”我极力在回忆。

“我是小柳巷战斗的俘虏兵呀!”

我紧紧握着他的手笑了:“小柳巷战斗,那是多少年前的 事啦 …… ”

我眼前立刻又出现了小柳巷战场的情景 ……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