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讲究后继有人。
但景德镇的一起车祸,却在刹那间撞死了两代三口,让一个家庭彻底断了香火。
孩子的一百天纪念照,成了一家三口人的遗照,大红色的连体衣刺痛全网。
小夫妻两个都是家中独子,年幼的婴儿还不满一岁,妈妈的外公承受不了打击含恨离世,爸爸的父母深陷悲痛重度抑郁。
监控画面显示,去年10月2号傍晚。
一辆黑色特斯拉Model S,在限速40得闹市区路段,以120公里的疯狂时速,冲向正在过马路的一家三口。
年轻的父母抱着可爱得孩子,爸爸在被撞前本能地作出了最快反应,把妻子和儿子拼命往后推。
可惜得是,随着一声巨响,三条鲜活的生命,还是永远定格在了这个瞬间。
一个头骨破碎脑浆崩裂,一个高高弹起重重落下,一个身首分离满地鲜血......
而禽兽司机廖某下车后的第一反应,简直人神共愤。
他没有丝毫的悔意,也没有惊慌失措,更没在第一时间打电话救人。
反而点燃了一支香烟,和闻讯赶来的朋友谈笑风生:“这小孩的头很硬,把挡风玻璃都撞了个洞。”
都说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孩子之所以成为恶魔,源于有恶魔一样的父母,这话一点都不假。
这起突如其来的惨剧之所以引发全民震怒,不仅因为肇事者漠视生命的态度,更因为其父母事后令人发指的言论。
"80万够买他们三条命",这句从肇事者父亲口中说出的冷血话语,彻底撕开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
更荒谬的是,这家人百般狡辩推卸责任,不是故意撞人,打了方向盘踩了刹车,车子有问题,天黑看不见。
甚至大言不惭地提出,"让廖某给受害者家属养老"。
更丧尽天良地扬言,别人儿子被撞死是天灾,自己儿子被法律制裁是人祸,威胁要让受害者一家死得干净。
廖某父子这种嚣张至极的态度,让人不禁怀疑,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家庭,怎么会出两代如此反社会的恶魔?
从之前的新闻报道中得知,廖某的父母是景德镇经营铜器店的老板,貌似还开了好几家店,对唯一的儿子廖某是百依百顺。
廖某不学无术初中就辍学了,之后当过主播开过餐厅,还在美容机构打过工,但没有一样能做好。
不过,这并不妨碍父母对他的溺爱,十几岁家里就给买车,肇事时也不过20岁,肇事车已经是他的第三辆车了。
4月15号,景德镇一家三口被撞身亡案开庭,代理律师披露的细节更加令人心碎。
在车辆撞上前的那0.5秒,不满1岁的孩子似乎感知到了危险,他转过头睁大眼睛,看向疾驰而来的车子,亲眼目睹了死亡的到来。
这个画面成为无数网友的梦魇,而受害者家属胡女士的表态也很决绝:“别说80万,8个亿我都不要,只要严惩凶手。”
这句话背后,是一个失去儿子、儿媳和孙子的老人,对法律最后的信任。
从法律角度看,这个案子已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很多情节都足以证明其主观恶性极深。
但让人担忧的是,类似案件往往以"交通肇事罪"轻判,赔偿到位后甚至可能获得缓刑。
这也正是胡女士坚持"不要钱只要命"的原因,她害怕金钱再次成为特权的通行证。
而这起案件暴露出的社会病灶,远比想象中严重。
当某些"富二代"把马路当赛道,把行人当游戏NPC时;当一些父母用金钱为孩子擦屁股,让法律在权贵面前屡屡"打折"时......
普通人该如何自处?
更可怕的是,这种"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价值观,正在污染下一代。
有网友爆料,当地某些年轻人微信群中竟流传着"撞死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撞残了要养一辈子"的魔鬼逻辑。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这些人对生命如此漠视?
是家庭教育的彻底失败,是法律惩戒的力度不足,还是整个社会对特权的过度宽容?
当一条人命被明码标价,当受害者家属的悲痛被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这个社会的基础伦理正在被腐蚀。
此案终将尘埃落定,我们坚信法律会还这一家三口公道,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远未结束。
每当看到豪车在马路上横冲直撞,每当听到"我爸是XX"的嚣张宣言,我们都该深深记得,那个在生命终点转头看向死神的孩子。
他来不及明白这个世界有多危险。
但活着的我们,有责任让这样的悲剧少一些,再少一些。
希望司法公正。判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