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鹤壁、昆山的楼市“闹剧”,看出一场危机正悄悄降临

财经前瞻 2023-05-16 22:14:55

2023年以来,楼市开启了“全面救市”的模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5月15日,全国共有150个城市,累计优化楼市调控措施超过230次,涉及到买房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将首付比例调低至2成、房贷利率降至4.0%以下、取消三环外的限售限购、提高公积金贷款比例。与此同时,银行也加快了放款速度,房企为了吸引买房更是花样百出,发放购房补贴、买房送家电几件套,许多城市也开启了团购买房的模式。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过去两年的楼市实在过于冷清了,许多数据已经出现了“腰斩”的情况,房企纷纷暴雷,市场观望氛围浓厚,新房卖不动,二手房更是越卖越多。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上半年楼市小阳春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则是继续遇冷,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房贷增长了6348亿元,而4月份则是直接减少了1156亿元,相较于去年2月与4月的负增长,不仅减少的更多,而且是在一系列购房刺激措施下产生的数据。

事实上,不仅仅是三四线城市,许多房价一直坚挺的二线城市甚至是一线城市,楼市表现都十分不理想。相关数据显示,4月上旬一线城市房价全线下跌,二线城市除长沙微涨外其余全部下跌。具体来看,4月北京二手住宅成交环比下降34.65%;上海二手房成交环比下跌28%;南京全市二手房成交环比下跌13%,学区房达到近一年来的绝对低谷值;杭州二手房成交量下跌30%;合肥限购松绑1个月后,二手房反而难卖了,成交量环比暴跌40%,武汉新房成交7487套,环比下跌49%,成交量直接腰斩…

有人这样评价当前的楼市:你做出除了降价外的所有措施,我提供除购买以外的所有支持。这句话用来形容当前的楼市的确十分合适,一方面各地为了楼市回暖想方设法给出刺激买房的措施,一方面年轻人刚需群体根本不买账,宁愿租房、将钱存在银行里面也不愿意买房。叠加经济下行、就业困难、通缩来临、烂尾房等各种影响,购房群体的买房期望早已磨灭。从最近一段时间鹤壁、昆山的楼市“闹剧”,一场危机可能正“悄悄降临”:

5月15日,一则“男子花10万买了8套房”的消息登上了热搜。据相关报道,2020年10月,开网店做生意的丁先生在河南鹤壁买了一套房作为仓库,对于长期在北京生活的丁先生来说,显然被当地极低的房价给“惊”到了,于是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丁先生一口气买了8套房子,一共花了10万元。其中最便宜的一套房1000元,加中介费1000元,总共才2000块—在北京连0.1㎡都买不到。一时间,“买房像买菜一样”,丁先生的事迹也被多家媒体报道。

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作为事件的另一个主角,也就是鹤壁本地的居民以及中介却纷纷出来“辟谣”,当地一位居民十分肯定地告诉记者,没有这样便宜的房子,老城区的房子即使是比较小的,至少也需要几万元。另一位当地居民也表示:“老城区人很少,都是老房子,有些老人愿意住在那边,房价低也很正常,不过没有低到几千块就能买一套,我真的没听说过”。与此同时,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也称目前没有查询到“丁乐”这一购房者信息,也未查询到有1千元房产交易的登记信息。

5月16日,丁先生发布了相关的消息,还原了事件的全貌。原来,那套2000元的房子纯属“捡漏”,房子建成于1982年,位于房鹤山区二矿那边的煤气站旁,如今已经十分破旧,房顶漏水,桌子上还长了蘑菇,房顶的吊灯锈烂了掉在地上,附近还建了垃圾中转站。而丁先生也仅仅是将其作为仓库使用,买它就是图便宜,房子产权有点复杂,直接通过转账的方式完成的,因此查询不到购房记录…

只能说,原本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别人买房为了当仓库使用,并不是用于生活居住,在添油加醋下,仿佛全国的房子都那么便宜一样,希望借此提升买房群体的购房需求,在丁先生晒出购房证明前,不少网友更是指责丁先生为“房托”,最终演变为买房闹剧。如同三月份报道的摆地摊日入9000元的消息一样,除了卖小吃的收入,还有直播收入以及教学徒的收入。

说完鹤岗,再来看另外一个发生楼市闹剧的地方:昆山。事情是这样的,5月5日,昆山住建局发布了一则通报文件,昆山嘉宝网尚置业有限公司在其开发建设的梦之悦花园项目、昆山长泰置业有限公司在其开发建设的尚滨花园项目销售过程中,擅自大幅度降价销售,扰乱了房地产市场正常秩序,关闭了上述两个项目的网签,待整改结束后予以开通。

相关数据显示,上述两楼盘的打折力度均为市场价的7折左右,但按照“限跌令”的要求,项目降价不能超过15%或10%,否则便被界定为违规降价。而该做法同样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在过去房价大涨时期,房价每年上涨超过10%的城市数不胜数,涨幅超过20%的城市同样不少,难道房价只允许上涨不允许下跌吗?也有网友认为这种做法是保护已购房者,避免房价“暴跌”。

对此,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房地产市场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可我们有些地方仍然停留在过去不让降价,如果卖不出去,最后谁来兜底?房地产市场之所以乱象频发,和过度地干预关系太大了”。也就是说,当前的楼市正面临十分“矛盾”的问题,地方希望购房者重拾买房信心,但在“限跌”的要求下,开发商又不能大刀阔斧直接降价卖房,不直接降价的话又很难吸引购房者买房,房子就卖不动。

问题也就因此出现了,当前住房存在过高的空置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住房供应已经远大于需求,如果新房继续卖不动的话,那么很可能出现与二手房市场一样“越卖越多”的情况,据CRIC监测数据,2023年2月百城商品住宅库存量达到了54227万平方米,意味着有5亿平米的现房还没有卖出去,叠加过去多年累积的二手空置房数量,总量可能已经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未来或面临“无人接盘”的困境。

0 阅读:589

财经前瞻

简介:聚焦财经,解读国家经济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