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22年1041万人去世、23年1110万,去年呢

绍辉说过去 2025-02-25 09:00:46
前言

2022年1041万,2023年,1110万,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体生命的终结,也是我国人口结构转型阵痛的真实写照。

我们如今正站在十字路口,直面“老龄化”加剧,“少子化”的双重挑战,两者交织在一起,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紧紧的包裹着我们,让人喘不过气,在这样的背景下,究竟该如何突围?

人口老龄化困境

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非常多,这主要是因为国家的人口基数很大。

曾经,庞大的人口基数,被视为是发展的动力,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人口的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逐渐步入老年,而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却持续低迷,2.64亿,这个数字背后,是养老金支付压力,医疗资源需求等一系列严峻挑战。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出来啦,现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8.7%,随着第一波生育高峰人群逐渐步入老年,这个比例还将持续上升。

养老,也不再仅仅是家庭问题,更是国家战略,完善社保体系,提高养老金的覆盖面和待遇,这是政府应该做的。

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养老产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探索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等新型养老模式。

老年健康管理,同样至关重要,加强老年健康体检、疾病预防,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才能让他们安享晚年。

而最终的死亡,也是每个人都躲不过的事情,2024年,尽管死亡人数较上一年有所下降,约为1093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

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高发,仍是导致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必须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生育困境

与此同时,“生”之不易这句话,也说出了当下年轻人的生育困境,生育率断崖式下跌,2022年有956万新生儿,但2023年这个数字降到了902万,而死亡人数却在不断上升。

生育,也不再是人生的必选项,而成为了一个充满权衡和选择的难题,“高房价”,“996”,这些互联网热词背后,是年轻人沉重的经济压力和时间焦虑。

养孩子花销大,精力跟不上,这让很多年轻人都不太想生娃,现在不少年轻人肩上的压力,大的让他们喘不过气,连结婚,生孩子的勇气都没有了。

谁不想给孩子最好的,但现实是,很多人连自己都养活不起,又怎么敢奢望养育一个孩子呢,而且,职场压力也是重要因素,尤其是女性,在生育后往往面临职场歧视,职业发展受阻。

再加上生育观念也在悄然转变,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追求自我价值,享受自由的生活方式。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丁克”和“单身贵族”这样的生活方式,生育,也不再是唯一的幸福密码,国家对人口问题一直很重视,从之前的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到现在鼓励生三孩,可以看出这一点。

然而,仅仅放开生育数量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育儿补贴,托育服务,女性就业保障,这些配套措施的完善,才能真正激发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更何况,到了中年,家里老人要照顾,孩子要抚养,生活的担子好像一座山一样沉重,不敢想象,当你加班到深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

迎接你的不是热腾腾的饭菜和温馨的灯光,而是四个老人期盼的眼神,和孩子嗷嗷待哺的哭声,这,就是当代年轻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人口结构变迁下,无数家庭的缩影。

“421”家庭结构,也让养老问题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上有老,下有小,中间的他们,就像是夹心饼干,承受着来自两代人的压力。

健康的生活态度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工作上“内卷”,“躺平”成为热门话题,应酬多,吃饭不规律,还很少运动,加班,熬夜感觉身体越来越差,也已经成为了常态。

再加上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对中年人的健康也不容忽视,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

为此我国也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彰显了国家对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重大疾病的防控,都是为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延长健康寿命。

但是,健康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战略,更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推广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国民健康水平,降低患病率,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帮助他们排解孤独和焦虑。

家庭层面,责任分担和情感维系缺一不可,子女要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不仅要提供经济支持,还要给予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夫妻俩应该一起带孩子,这样可以减少一个人的压力,让家里更加和谐,多陪伴家人,多沟通交流,了解彼此的需求,是增进感情的有效途径。

在养老方式、生活安排等方面,要尊重老年人的意愿,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传承家庭美德和价值观,可以让家庭成员更加团结和睦。

除此之外,每个人也都要未雨绸缪,提早规划,尽早开始个人养老金储蓄,配置商业保险,为未来的养老做好准备,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职业发展等因素,合理的规划生育时间,也是对自己和家庭负责的表现。

总结

人口结构的变化既是难题,也带来新的机会,它虽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但也可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技术创新。

我们应该积极的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社会支持,提高生育率,减缓老龄化速度,实现人口均衡发展。

我们也要努力构建积极老龄化社会,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一定能够战胜人口转型期的挑战,谱写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篇章。

信息来源: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