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他是美国的“国父”,写下《独立宣言》,奠定了美国的根基,却在私底下,留下了一个掩盖了近两个世纪的秘密。
与14岁的黑奴少女生育6个孩子,却至死不承认,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真相?在那个喊着“人人生而平等”的年代,他却做出让人瞠目结舌的选择。
直到200年后,一份亲子鉴定才让尘封的历史浮出水面。但更令人震惊的,还不只是孩子的事……到底,美国开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一面?

贵族少年与理想国度
1743年,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富豪家庭迎来了他们的孩子——托马斯·杰斐逊。
作为富裕种植园主的后代,杰斐逊从小接受良好教育,拥有优渥的生活条件。
19岁那年,他来到威廉斯堡攻读法学,开始接触启蒙思想,逐渐形成了他关于自由、平等的政治理念。

在那个时代,奴隶制是南方经济的基石,而杰斐逊却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奴隶制的批判。
他认为奴隶制是对人性的扭曲,每个人都应当拥有平等的权利。
这样的思想使他成为美国独立革命中的重要思想家,也是《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段著名宣言出自杰斐逊之手。
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
杰斐逊本人就是一位拥有大量奴隶的种植园主。这种矛盾从一开始就存在于他的生活中,而这种矛盾将在他与一位年轻女奴的关系中达到极致。

玛莎与萨利
1772年,29岁的杰斐逊与23岁的玛莎·韦利思·斯克尔顿结婚了。
玛莎是当地著名律师和种植园主约翰的女儿,也是一位有着一个孩子的年轻寡妇。
婚礼上,玛莎的嫁妆中包括了多位奴隶,其中就有萨利·海明斯。

特别的是,萨利与玛莎有着血缘关系——她们是同父异母的姐妹。
萨利的母亲伊丽莎白是约翰的黑人女奴,而约翰与她的关系产下了萨利。因此,萨利有着3/4的白人血统,容貌据说与玛莎非常相似。
杰斐逊与玛莎的婚姻生活相对幸福,他们共生育了六个孩子,但命运多舛,只有两个女儿存活下来。

更大的打击发生在1782年,年仅33岁的玛莎因难产去世。临终前,玛莎要求杰斐逊承诺不再娶妻,这个承诺杰斐逊一生都遵守了。
玛莎去世后,杰斐逊继承了她名下的全部财产,包括萨利在内的奴隶。
当时年幼的萨利,还只是蒙蒂塞洛庄园里一个普通的小女奴。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女孩将在几年后与杰斐逊的人生轨迹紧密交织。

禁忌之恋的开始
1787年,44岁的杰斐逊被任命为美国驻法国大使。
令人意外的是,他决定带上年仅14岁的萨利前往巴黎。表面理由是萨利将作为他小女儿的侍女,但这个决定背后或许有着更复杂的动机。
在法国这个崇尚自由平等的国度,萨利实际上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

根据法国法律,只要踏上法国土地的奴隶就自动获得自由身份。萨利在这里学习了法语,接触了欧洲文化,也开始真正了解"自由"的含义。
正是在巴黎期间,杰斐逊与萨利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实质的变化。
虽然萨利当时只有14岁,却是一位正在成长为美丽女子的年轻人。

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中,44岁的杰斐逊与少女萨利之间产生了超越主仆的感情。
这段关系在当时和现在的标准下都充满争议——年龄差距巨大,身份悬殊,而且萨利实际上是被杰斐逊所拥有的财产。

杰斐逊驻法期间正值法国大革命前夕,社会思潮汹涌。
他一边与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探讨自由平等的理念,一边却与年幼的女奴发生着不平等的关系。

隐秘关系
1789年,杰斐逊结束了在法国的使命,准备返回美国。
此时萨利已经怀孕。面对回国可能重新沦为奴隶的命运,萨利曾考虑留在法国。
据记载,杰斐逊向她承诺,如果她跟随他回国,未来她的孩子们将获得自由。在这个承诺下,萨利选择了回到美国,继续作为杰斐逊的奴隶生活。

回国后,杰斐逊的政治生涯蒸蒸日上,先后担任国务卿、副总统。
1800年,他当选为美国第三任总统。作为一国之首,他公开宣扬人人平等的理念,同时却在私下维持着与萨利的关系。
1802年,这段隐秘关系首次被媒体曝光。

政治记者詹姆斯·卡伦德发表文章,指控总统与黑人女奴有染,并育有私生子。这一丑闻在当时的美国政坛掀起轩然大波。
面对指控,杰斐逊选择了沉默和否认。他既没有公开反驳,也没有承认关系,而是通过朋友间接否认这些"污蔑"。
与此同时,萨利继续在蒙蒂塞洛庄园生活,为杰斐逊生育了多个孩子。

根据记载,萨利为杰斐逊生下了6个孩子,其中只有4个活到成年。
这些孩子从外表上看几乎是白人,据说有些人与杰斐逊本人非常相像。然而,在杰斐逊的所有文件中,从未承认过他们的存在。

晚年遗憾与历史审判
1809年,杰斐逊结束总统任期,回到蒙蒂塞洛庄园安度晚年。
此时的他仍维持着南方绅士的表象,被称为"美国国父",受人敬仰。萨利则继续作为奴隶在庄园工作,两人的关系始终是庄园中的公开秘密。
杰斐逊晚年面临财务困境,庄园负债累累。但即使在经济困难时期,他也没有考虑出售萨利或她的孩子们。

1826年,83岁的杰斐逊在生命最后时刻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在遗嘱中,他给予萨利的孩子们自由,但令人遗憾的是,萨利本人并未得到解放。
杰斐逊离世后,萨利由杰斐逊的女儿非正式解放,继续在蒙蒂塞洛庄园附近生活,直到1835年去世。
她的子女后来融入白人社会,大多否认与杰斐逊的关系,选择隐藏自己的非裔血统。

这段关系在历史中被长期忽视和否认,直到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有了突破。
1998年,美国病理学教授尤金·福斯特通过对杰斐逊男性后代和萨利最小的儿子伊斯顿·海明斯后代的Y染色体进行DNA比对,证实了杰斐逊确实是萨利子女的父亲。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震惊了美国社会。

科学的证据最终揭示了历史的真相,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美国国父的形象。
2021年,作为对历史认知变化的反映,杰斐逊的多座雕像被拆除,这反映了现代社会对历史人物复杂性的重新评价。

杰斐逊与萨利的故事不仅是一段被掩盖的个人隐私,更折射出美国建国初期自由与奴役的深刻矛盾。
一位高喊平等的政治家,却无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这些理念;一位被历史长期忽视的黑人女性,却成为理解美国早期历史的关键角色。
当我们回望历史时,既要看到其上的辉煌功绩,也需认清底座上的暗影与裂痕,才能真正理解人性的复杂与历史的厚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1998年,《Jefferson fathered slave's last child》
《托马斯·杰斐逊基金会报告》
《托马斯·杰斐逊与萨莉·海明斯:一段美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