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生,茶香万里迎嘉宾。4月17日,“‘两山’20年 北纬30度 生态茶链绿色发展联动采访”活动在保康正式启动,来自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及12个省市的24家媒体代表从这里出发,共观生态茶园成为“绿色银行”的转化实践,共探茶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
保康:让茶叶“向上卷”
保康是全山区县,地处北纬30°这一世界茶树生长的黄金地理坐标带上。该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紧紧围绕“加快打造‘一区三地’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奋斗目标,坚持把茶叶产业作为产业链“首链”,着力构建茶叶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高位推进茶叶产业成为全县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
“保康县在践行‘两山’理念的二十年里,通过生态茶园建设、茶旅融合路径,全县茶园面积突破20万亩,加工产值近10亿元,实现出口创汇近900万美元。”保康县委书记李云介绍,保康茶产品荣获国家级五星产品1项、省级金奖2项、市级金奖6项,连续5年入选“全国茶叶百强县”,茶产业带动3万茶农增收致富。
保康县店垭镇格栏坪村作为活动首站,采访团目睹了万亩茶园绿意盎然,茶树连绵起伏。作为保康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村,格栏坪村以生态茶园为依托,将种茶、采茶、卖茶与乡村休闲度假游有机融合。全村茶叶年产量达1100余吨,年产值达7000万元;拥有标准化农家乐8家,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
在保康县店垭镇锅厂村,茶园经历生态化改造后焕发出新的生机。在绿之源有机茶基地,保康县绿之源有机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宏霞身挎竹篓踏入茶垄,手指轻快掠过茶树,鲜嫩完整的芽叶接连落入篓中。“我的茶园是有机化管理,采用‘手采芽+机采叶’,‘机采’会把茶叶都采得干干净净,所以虫子都没有机会找嫩叶子吃,也不会有虫害了。”彭宏霞捏起一片茶叶向记者骄傲地展示。阳光下的茶园绿意蓬勃,成为有机种植理念的鲜活印证。
采访团成员也忍不住冲泡、闻香、品尝有机茶,当沸水倒入杯中,蜷曲的干茶在杯中翻腾舒展,汤色渐染成清透的黄绿色。怀化日报记者曾照宇说道:“既不是很浓、也不是很淡,但是回味很悠长,口感非常好,和普通绿茶确实不一样,喝得出生态茶的好底子。”一旁的黄山日报记者张妍指向远处层叠的茶山,忍不住说道:“如果能进一步推动茶旅与研学、民宿等方面的融合,游客带走的不仅是茶叶,更是对生态价值的认同。”
在保康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现代化的茶叶加工生产线令采访团耳目一新。流水线上,茶叶经摊青、清洗、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蜕变为精品,采访团驻足走廊,透过玻璃观察流水线作业。步入产品展示区,河北日报国际传播中心记者李婧霞接过一杯新品茶啤,饮下半口后眼睛一亮:“第一次见这种茶啤,既有茶的清香,也有酒的甘甜,我要把这份清爽带回给朋友们尝一尝!”据了解,这款产品是保茶集团在今年1月份推出的新品——保康毛尖中式精酿茶啤,将传统茶叶与现代啤酒完美融合,带来全新的味觉体验。
谷城:端上茶旅融合“金饭碗”
4月18日,采访团一行来到了谷城县堰河村。这里山清水秀,茶园与村庄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谷城种茶历史悠久,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认定的高香名茶优势核心产区。全县茶园规模达23.5万亩,其中标准化茶园10.8万亩,两家茶企跻身“中国茶业百强”,谷城先后捧回“中国名茶之乡”“全国特色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等金字招牌,连续15年获评“全国重点产茶县”,连续5年跻身“中国茶叶行业百强县”。
堰河村以茶为基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山野农场是一个户外萌宠营地,这里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农场里设有萌宠区、无重力区、帐篷区和营地区,非常适合亲子游、家庭游和团建活动。采访团成员看到无重力设施后,提起了兴趣,也纷纷加入其中,感受农场乐趣。“这里除了能游玩,我们还配备了12个帐篷酒店,设施齐全,空调、床铺干净整洁,洗浴也很方便。”山野农场工作人员介绍道,“我们的帐篷酒店价位从698元至1198元,包含早餐。现在预订非常火爆,‘五一’假期的房间已经预订完了。”
沿青石板小径前行,采访团踏入天艺茶庄。“我们是用下架、临期的牛奶豆浆作为原材料种植有机茶。牛奶豆浆茶喝到口里和用化肥种的茶还是有区别的,牛奶豆浆茶口感棉、香,喝到嘴里非常舒服。”湖北天艺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经理游邦立说道,“我们的茶叶不仅在国内销售,更是出口欧盟国家,远销海外。”在游邦立说话之余,采访团成员便尝试着冲泡,一时间,房间的空气中弥漫着清幽的茶香和淡淡的奶香。
在堰河村村史馆,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资料,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件,生动展现了堰河村从贫困落后逐步走向繁荣富强的艰辛历程。襄阳融媒体中心记者严晓露看着珍贵历史照片感慨:“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生态茶园不仅富了村民口袋,更守住了绿水青山。”
湖北玉皇剑茶业有限公司是谷城县的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休闲旅游、研学旅行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依托北纬32°黄金产茶带的自然优势,打造高山有机茶品牌。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3万农民季节性就业,人均年增收超4500元,实现“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乡村振兴愿景。“我们也紧跟时代潮流,开直播、开奶茶店,在玉皇剑‘茶坛’旁,开了家‘茶叔叔’奶茶的玻璃茶坊,如今成了新晋打卡地。”湖北玉皇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于学说道,2025年,这里将扩建电商产业园,推动有机茶品牌国际化,目标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打造全国有机茶生产引领地与乡村振兴人才洼地。
此次“‘两山’20年 北纬30度 生态茶链绿色发展联动采访”襄阳站活动让采访团感受颇深,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在“两山”理念指引下,茶产业所焕发出的强大生命力。据悉,本次联动采访活动采用“全年贯穿+接力宣推”采访思路和“国际+国内”传播模式,通过资源互通、内容共创、技术赋能、联合传播,一同深挖“一片叶子带动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鲜活案例,系统呈现“两山”理念在茶产业链中的创新实践。
文字:罗安 刘梦灵
照片:吴肖 何欣然摄 汉江工作室提供
视频:徐金格 韩旭 季谦 武文亮 罗安 卓仟博 王笑一 张赛 汉江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