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个周日的下午,金州勇士的一场常规赛在大通中心落下帷幕,对手是洛杉矶快船,这可是德拉蒙德·格林钟爱的对决之一。鉴于这场比赛对季后赛局势可能产生影响,格林势必会全力以赴。
不过,他对这场比赛的喜爱,并非源于要与伊维卡·祖巴茨这位强硬中锋对抗,也不是因为要面对科怀·伦纳德或者詹姆斯·哈登。实际上,格林钟情于此,是因为对方的主教练泰·卢。
“当我与他的球队交手时,”格林说道,“我感觉这就像是我和他之间的一场棋局博弈。”
这恰恰揭示了为何35岁的格林依旧在赛场上闪耀,他的防守出色到足以角逐年度最佳防守球员。如今的他,速度不如往昔,爆发力也不及2017年最后一次获此殊荣之时。毕竟,他的身体在历经千余场比赛的职业生涯后,已显露出典型的疲惫与损耗。
然而,格林凭借他的智慧弥补了这些身体上的不足。他一直以来都是高智商球员,通过六次NBA总决赛之旅以及四次夺冠经历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与先进知识,使他成为了解构进攻战术的大师。

当然,格林自身也具备一些实际优势。他身强体壮,灵活性尚存,还有着2.18m的惊人臂展,运用起来如同挥舞武器,弥补了他仅有1.98m的身高劣势。有时,他会像举起苍蝇拍一样,单手扬起进行防守。
但如何巧妙运用这些优势,才是他的独门绝技。对格林而言,这可不是简单的跳棋游戏。他并非只想赢得局部对抗,而是要搅乱对手的整个进攻计划。他关注的并非与场上球员的直接较量,而是洞悉他们试图达成的进攻目标。
“在NBA,每一次进攻都是为了让防守球员陷入轮转,”格林表示,“所以我清楚这一点,也了解轮转规则……要是我察觉到你们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配合,想要达成某个目的?那好,我就守在那里,把整个战术搞砸。
“我要把你们原以为能在比赛中实施的所有计划,统统破坏掉。这就是我为何常与教练交流……这是我和教练之间的一场小较量。我想搞乱你的……绝非恶意。我总是边开玩笑边交流。但我就是要让你知道,你的进攻计划,我要彻底摧毁它……然后让你明白是我干的。”
那么,格林究竟是如何瓦解对手防守的呢?他坐下来,剖析了本赛季的五个战术,为我们揭开了他防守思维的神秘面纱。

在这场赛季初的对决中,身体状态良好、灵活敏捷的锡安·威廉姆森20投仅5中,格林让他度过了艰难的一晚。格林以这个回合为例,阐释了自己的防守策略。
威廉姆森在禁区内接球。此前,格林观看了锡安前一晚对阵勇士时19投12中、砍下31分的比赛,因此改变了防守策略:主动给威廉姆森留出空间。
“我想给自己留一点缓冲距离,因为他速度快、力量足,还十分敏捷,”格林说道,“但又不能离得太远,不然他全力冲击时,能把我撞开。”

面对像尼古拉·约基奇和安东尼·戴维斯这样的高大球员,格林需要贴近防守,才能有效干扰。而威廉姆森身高只有2m,所以格林可以适当拉开距离,同时凭借自己的长臂进行干扰。
威廉姆森选择了一记中距离跳投,结果偏左,投得很差。他虽设法重新拿到球,但格林像挥舞苍蝇拍一样迅速逼抢,干扰他的投篮,格林将其称为“反射手”。
“这就是反射手,”他解释道,“我必须让这只手快速反应。我得迅速举手,因为我没有2.13m。要是举手慢了,就来不及了。我只有1.98m。”
勇士VS独行侠,11月12日两个战术片段——一个出现在第一节初,另一个在第四节末——充分展现了格林防守棋局的精妙之处。
当时,达拉斯独行侠的球星卢卡·东契奇在左翼与球队中锋丹尼尔·加福德进行挡拆。安德鲁·威金斯和特雷西·杰克逊-戴维斯在边线对东契奇实施夹击。格林负责防守纳吉·马歇尔,但他果断离开马歇尔,前去补防加福德。

按照常规轮换方案,格林应在加福德越过罚球线后,将其交给其他防守球员。因为离自己的防守对象太远,会给东契奇创造轻松传球给空位射手的机会。然而,格林并不在意对手的那次投篮机会。
“我紧盯加福德,因为要是不盯防他,卢卡会怎么做?他会试探、试探,然后把球传到篮筐前沿,让加福德完成空中接力。所以我一路紧盯他。不过我知道,我面对的不是一个射手。我清楚自己可以回防到这里。”
格林坚持防守加福德,起到了两个关键作用。其一,让斯蒂芬·库里无需参与这次防守轮转。库里原本是负责切断顺下大个子的低位防守球员,由于格林阻止了传球给加福德,防止了顺下情况的发生,库里就无需轮转,可以继续紧逼克莱·汤普森在弱侧底角的防守。其二,当时的勇士球员德安东尼·梅尔顿得以紧盯凯里·欧文,而不用去补防汤普森和欧文——倘若库里需要轮转的话。

东契奇的顺下球员被成功防住后,他运球绕过杰克逊-戴维斯,沿底线突破。夹击球员始终紧逼,东契奇最终来到篮下。此时,汤普森被库里防住,欧文被梅尔顿防住,加福德被格林防住。
东契奇作为出色的传球手,清楚自己唯一的传球选择——尽管在他身后。他从右低位用一记背后传球,双手将球精准传到左翼,那里的马歇尔处于大空位。
留意此时格林的站位,他背对着东契奇,而东契奇也背对着射手。然而,格林早已预判到东契奇的传球意图。球刚离开东契奇的手,格林就迅速朝着左翼的马歇尔移动。
就这样,格林灵活调整防守策略,引诱东契奇将球传到他预期的位置,然后“预判路线”,完成了他标志性的盖帽——这看似轻松的操作,实则暗藏玄机。

格林称,大多数防守球员看到空位球员时,会直接朝着空位球员跑去,并双手举起。由于防守球员接受的训练是要在射手面前举手干扰,所以接近时会本能地抬臂。但格林认为,这样做会减慢防守球员的速度。
“当我看到球传出时,会立刻全力冲刺。直到最后一刻,才举起手。在举手之前,我始终全力奔跑。”
凭借对战术的敏锐洞察力、冲刺式的防守动作以及2.13m的超长臂展,格林轻松封盖了马歇尔的三分球。
说来奇怪,这场比赛中最关键的防守回合,恰恰源于格林对加福德做出的相反选择,他故意放空了独行侠队的这位大个子。
比赛还剩2分21秒时,勇士落后1分,急需一次成功的防守。东契奇正在与当时的独行侠球员昆汀·格兰姆斯进行挡拆,试图迫使库里去防守东契奇。格林则试图引诱东契奇传球给加福德。他停在罚球线中间位置,成功阻止了格兰姆斯向篮筐的顺下。

格林清楚加福德就在他身后,他希望东契奇把球传过去。他们之前也遇到过类似情况。
这一招奏效了。东契奇将球传到格林身后,给到了底线的加福德。格林并没有站在加福德身前进行封堵,相反,他几乎给加福德让出了一条直通篮筐的通道。
“因为我可以绕到球的另一侧,”格林解释道,“……要是我贴近他,用身体挡住他,他身材太高大了。他只会把我推开,然后轻松上篮。在这种情况下,用身体挡在他前面,我就处于劣势。我的优势在于避开他的身体,绕到球的另一侧。”
火箭VS勇士,12月11日休斯顿火箭队的阿尔佩伦·申京在内线面对格林,决定在低位背打这位身材相对矮小的勇士球员。申京这位身高2.11m、体重110kg的火箭内线,是NBA中在篮下背打能力最强的球员之一。然而,格林却在内线迅速制住了他。格林伸手阻拦,不让申京贴近自己的身体。
申京在左低位接球。但格林预判了他的动作,巧妙利用底线作为防守助力,调整身体角度,当申京试图转身向中间突破时,成功挡住了他的去路。

“他总是想转身,”格林说,“所以当他向左移动时,猜猜他下一步会往哪转?他会向右转。所以此时我只需把他卡在那里。我不能让你向右转,而且你位置太深了,已经在篮板后面了。”
失去平衡的申京瞬间成为格林的猎物。格林成功抢断,勇士随即发起快速反击。
勇士VS尼克斯,3月15日比赛进行到第四节中段,勇士已掌控局势。格林开始防守纽约尼克斯的约什·哈特,哈特并非射手,这使得格林可以像外野手一样灵活防守。当米卡尔·布里奇斯绕过掩护时,格林果断离开哈特,前去阻拦布里奇斯。格林深知布里奇斯喜欢投中距离急停跳投。
“只要我看到他绕过掩护,稍有空间,我就立刻意识到,‘哦,我得赶紧起跳。因为不这样的话,他就要投那个球了。那是他的拿手好戏。所以我必须马上扑灭这个苗头。’”
布里奇斯没有选择中距离投篮,而是将球传到左翼,交给了尼克斯前锋奥吉·阿努诺比。卡尔-安东尼·唐斯为勇士队前锋盖伊·桑托斯设置了一个掩护,桑托斯紧紧跟着阿努诺比。随后唐斯从掩护中闪出,挡住了原本防守他的吉米·巴特勒。
这为阿努诺比创造了一条通向篮筐的清晰通道。

传球后,布里奇斯漂移到弧顶。但格林并未跟随他,而是果断放弃布里奇斯,任其独自留在弧顶。
“我觉得他传不出那个球,”格林说,“他传不出来。他甚至都看不到传球路线。……他有一个向篮筐的突破机会。他不会传球。而且他攻势正猛?那就赶紧去阻止他。”
格林总是灵活应变,他比摩西·穆迪和巴特勒更快地参与到防守轮转中,在底线成功切断阿努诺比的进攻路线。当尼克斯前锋跃起准备在篮筐前沿上篮时,格林高高跃起,封盖了他的投篮,完成了这次精彩的防守。
从防守哈特开始,到切换防守布里奇斯,再到最终阻止阿努诺比,格林的这次防守堪称经典。
勇士VS雄鹿,3月18日勇士只需再完成一次成功防守,就能锁定胜局。此时格林负责防守扬尼斯·安特托昆博。
扬尼斯与前锋凯尔·库兹马完成了一次运球手递手配合,进入挡拆环节。追逐库兹马的巴迪·希尔德绕过扬尼斯,试图保持与自己防守对象的连接,却发现自己被扬尼斯挡住了去路。

但格林并没有后退去防守扬尼斯。
“我的想法是站在掩护的水平位置,”格林说,“因为我要防住三分。我们领先11分,比赛还剩51秒。我必须防住这个三分。”
于是,格林立刻缩短了自己与库兹马之间的距离。一方面,他想迫使库兹马加快传球速度;另一方面,让库兹马传球变得困难。格林清楚,绝不能让库兹马突破自己,与扬尼斯形成二人配合,让扬尼斯在空旷篮下轻松顺下。

“看看库兹马接球的位置,”格林说,“他处于绝佳的夹击位置。他旁边就是边线,无处可逃。……我就在这里把他死死防住。一旦他背过身,我就可以迅速回防。”
格林迅速回到扬尼斯身边。巴特勒已经过来补防格林,但格林示意他离开。他准备在这次防守回合中再次发力。
由于扬尼斯接球位置更靠外,格林处于更有利的防守位置。

“所以现在我可以抢先一步到达防守位置,做好肩部对抗的准备,因为我知道扬尼斯的冲击要来了,”格林说,“我能承受这一击。”
格林确实成功承受了扬尼斯的肩部冲击,并阻止了他的投篮尝试。扬尼斯将球传给了弱侧底角的达米安·利拉德。格林一直紧紧跟着扬尼斯,扬尼斯向左侧移动。但当球传到对面底角时,格林不得不再次全力冲刺。
他迅速冲过去干扰塔里恩·普林斯的空位三分。格林的防守足够到位,迫使普林斯做出假动作并躲避格林。这一干扰足以打乱普林斯的节奏,最终他投篮不中。

这个防守回合,从格林破坏对手的挡拆计划开始,到成功干扰普林斯的三分投篮结束,勇士也凭借这次防守锁定了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