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也是个“影子父亲

良心者言一 2024-04-10 00:43:01

原来我也是个“影子父亲”

前几日因为一件小事我们父子间吵了起来,儿子竟然指责我没有教育好他,甚至根本没有教育过他,说我能教育好一批批学生却教育不了自己的儿子。我一时愕然了,我才意识到我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跟儿子交流过了,似乎也未曾好好地交流过,原来我也是个“影子父亲”。

所谓“影子父亲”,是指家庭中大小事务由妈妈负责,爸爸很少参与,就像影子一样,这样的父亲被形象地称为“影子父亲”或“影子爸爸”。想来我颇为惭愧,陪伴、教育儿子的时间确实不多。

在上幼儿园之前,我还能在假期陪他玩玩,带他背背古诗,或者在学校原始的操场上的草地转转。犹记得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每当广播响起,儿子便走到我住的学校宿舍门口,等着升旗仪式开始;当国歌响起时,眼望着国旗升起的方向,他会举起稚嫩的右手,向国旗敬礼,俨然成为了小小的校园内一道独特的风景。记忆中陪伴他的画面仅此而已,所以当时妻子也在旁边帮腔说:“儿子的学习你什么时候管过,连讲一道题目都不好好教,非得要他自己去思考!”说来也是事实,从儿子上幼儿园开始,我们父子间基本几天见不着面:我上班时他还在酣睡中,我下班时他已进入梦乡。上小学时,他要做他的作业,而我要备课或者批改学生的作业。儿子上初中那年,我恰好教初一,他不愿意让我教,竟跑到“大陆”(我工作的单位在岛上)家门口的学校,找了校长,要求在那所学校上学,因此我们更是只有吃晚饭的时候才能见到面,可也仅仅只有一年的时光。

儿子上初二时,我工作的学校被撤并,我被调往离家更远的一所学校,路程远加之交通不是十分便利,我只能住在学校,每周回家一次,一周也就只能见儿子一面,也交流不了多少实质性的内容。而彼时妻子一周要上两到三次夜班,这样一来好多时候是儿子一个人在家,他就天马行空。而初二又是一个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恰好我缺席了,母亲也不到位,所以原本成绩很出色的儿子,在那时便下滑得厉害。儿子上初三时,我又被上级调往另一所学校,虽说离家比之前近了许多,可因为到一所新的学校,并且任教初三年级,我自己都每天忙得团团转,哪里还有时间顾得上自家儿子。

就这样,在儿子最需要父亲陪伴和教育的年华里,我缺席了。说缺席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但至少亲子关系淡化或者弱化了。

其实好的家教应该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亲子之间高品质、高境界的家庭生活、陪伴和相处,可以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密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其实,现实中还较多存在“家长缺位”的问题(这应该是《家庭教育促进法》立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吧),抱有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自己只需挣钱为孩子提供好的学习条件就行了。我与儿子都在成长,不过没能形成共振,或者双方没有形成良好的成长交流机制。父母与自己共同成长,应该是相互促进、协调一致的。我也是在一个传统的家庭成长的,故而觉得父母的权威是不容侵犯的,殊不知时代在变化,观念也要随之改变才行。父母和子女是平等的,甚至孩子都可以是父母的老师。许多优秀父母的案例告诉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向孩子学习的过程,怀着敬畏之心教育孩子,也就是在教育自己,与孩子一起成长是家庭教育最好的风景。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如果说我对儿子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可能就是对他的爱好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喜欢买书、读书,在儿子上小学时给他买了、订阅了不少少儿阅读的书,也时常带他去书店和图书馆。如今儿子也是如此。工作后的我喜欢拍照,从装胶卷的相机到傻瓜相机再到数码相机,不知玩坏了多少个,儿子因此在高二的时候喜欢上了摄影,并最终走上了摄影这条路。

希望今天的父母们能够加强学习,花更多的时间(永远不亏)陪伴孩子,别做“影子父母”,找到科学的教育方法,处理好亲子关系,享受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晚年能够享受人生难得的天伦之乐,不留下遗憾,心中始终只有美好、和谐的图景。

0 阅读:0

良心者言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