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干部这个概念,咱们老百姓平时可能经常听说,但具体指哪些人却并不十分清楚,其实这个概念挺有讲究的。并不单单只有常见的公务员岗位,而是包括多类公职人员,但又不是所有吃“财政饭”的公职类人员都能算作国家干部。
主要还是要满足以下几个重要的条件,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体制内的干部编制,其次是能够享受干部待遇,以及从事公共管理工作。说白了,就是体制内有编制可以吃公家饭的管理者。
具体来说最直接的便是公务员群体,包括各级政府机关里坐办公室的公务员,也就是财政局、教育局、公安局等政府行政单位中,拥有正式行政编的工作人员。
而公务员群体无论是科长、处长、局长、厅长等领导,还是普通的办事员,都可以称之为国家干部。比如公安机关中最普通的警员,即便没有担任任何职务也属于国家干部行列。
同时公检法系统的各级领导和政法干警,虽然并不在政府行政机构之中,但依然属于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依然是国家干部。
而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系统的人员,更是因为我党的政治领导地位,而拥有无可厚非的国家干部身份。
各级党委、纪委以及组织部、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比如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等,哪怕没有任何政府身份,也一定都属于国家干部。
当然各民主党派,如民盟、民建等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团体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也都属于国家干部行列。
至于各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则要分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和普通事业单位。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如党校老师、社保局工作人员等。
虽然身份是事业编,但工资待遇和公务员基本一样,可以算作是国家干部。而一般事业单位中的管理人员,比如公立学校校长、医院院长、科研院所所长等,以及医生、教师等拥有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是国家干部。
除此之外容易被忽视的军队干部也属于国家干部,不过对于现役军人而言,要是排长及以上级别的现役军官,才是国家干部。
而军队文职人员中一般是领导岗位,或军校老师、科研人员才算国家干部,相应的其在转业后也可以进入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
但相比之下更让人意外的可能是国企人员中也存在国家干部,一般央企和省属国企的管理层,比如中石油的总经理、省属国企的董事长。
他们都是由党委和组织部门进行任免管理,属于体制内干部,必要时还可以调任到政府机关工作。当然普通国企员工肯定不算国家干部,但其中的总工程师、会计师等拥有高级职称也是专业技术干部。
不过最让人诧异的,恐怕还是被称为“村干部”的村集体工作人员,反而不算国家干部。村委会主任、治保主任等人员,虽然要管村里的事,但身份还是农民,工资也不由财政全额负担。
另外政府机关里的临时工,比如司机、门卫等,虽然都在政府上班,但没有编制属于劳务派遣,也不算干部。
看了国家干部包括的人员,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