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亿套现!国民药企翻车,一家四口全身而退,烂摊子丢给央企

快看张同学 2025-04-19 09:05:43

文/编辑:快看张同学

时尚界有句老话,流行总是一个循环,过去的风格总会在某个时刻重新回归。

而在投资领域,似乎也有着相同的规律。

多年前,国企转私企带来了财富的积累,而今天,私企转回国企又催生了新的财富潮流。

那么,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循环?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潜在的秘密?

闫希军出生于1953年,是天津农村一个贫苦家庭的孩子。

七岁时,父亲不幸离世,母亲随后改嫁,他变成了一个孤儿,生活没了依靠,多亏乡亲们的帮助,他才得以勉强生存下来。

幼小的闫希军心中只有一个简单的念头:能够吃饱饭、穿暖衣,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为了实现这个朴素的愿望,他坚持不懈地追求着参军的梦想,因为他认为,只要穿上军装,就有了温饱,生活也就有了希望。

每年,他都努力争取参军的机会,但结果总是不如人意,多次被拒之门外。

但他没有灰心,十六岁那年,部队再次来村里招兵,他毫不犹豫地又站了出来。

虽然还是没达到入伍标准,但他不想就这样放弃。

他追着部队的车,跑了五六十里路,用这份坚持感动了部队领导,最终被特批入伍。

三十一年的军旅生涯,他努力学习,从不识字的农村娃变成了拥有专业技能的军人,还拿到了卫校文凭,在部队医院从事药物管理和研发,为以后创办天士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9年,闫希军调任解放军第254医院,担任药械科主任,负责对外采购药品和医疗器械。

他的妻子吴迺峰也在同一家医院,掌管着配药房,是药剂师主任。

夫妻俩在同一家医院,一个负责采购,一个负责配药,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积累了丰富的医药行业经验。

这段经历中,闫希军发现复方丹参片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上需求量很大,但它起效慢,吸收也慢,不能满足急救需求,这是个市场空白。

如果能改进配方,让复方丹参片能快速起效,就能抓住急救市场的巨大潜力。

那时候,部队允许搞一些副业来贴补军费,闫希军就有了改良复方丹参片的念头,这个想法当时面临很多人的不理解,觉得不太靠谱。

但闫希军没有退缩,在妻子吴迺峰的默默支持下,他们开始了艰难的研发之路。

他们无数个夜晚都泡在实验室里,一次又一次地做实验,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希望。

最终,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复方丹参滴丸研制成功,为很多患者解除了病痛。

不过,受限于资金不足,闫希军积极寻求合作,最终争取到天津中央制药厂的投资,从而建立了生产线,成功将复方丹参滴丸推向市场。

1995年,复方丹参滴丸销售额达到1600万元,1997年,更是突破8000万元大关,这一成绩在医药行业堪称奇迹,天士力及闫希军也因此声名鹊起。

可惜好日子没持续多久,国家政策变了,军队不再允许做生意。

闫希军面临两难:继续待在部队,还是为了自己一手建立的公司下海创业?

他最终选择了后者,把生产复方丹参滴丸的企业改名天士力,自己也从军人变成了企业家。

下海后,闫希军不满足于只在医药行业发展,开始尝试多元化经营,陆续进入酒、茶、水等行业,想复制复方丹参滴丸的成功经验。

1999年,他收购了茅台镇的一家酒厂,推出了金士力酒和国台酒,想借茅台的名气提升销量,甚至把国台酒的包装设计得和茅台酒很像,但都失败了,消费者并不认可。

后来,他把目光投向了茶叶生意,买下了一家茶厂,在2008年成立了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主打产品是一种叫“帝泊洱”的茶珍。

2009年他又成立了一家卖矿泉水的公司,水源地选在了长白山,想通过“C胞活力”这个牌子打入高端水市场。

不过,这些多元化的尝试并没有特别成功,反而让公司有点分心,投入的资源和精力也被分散了,天士力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复方丹参滴丸。

老掌门闫希军逐渐退居幕后,他的儿子闫凯境开始执掌天士力,和父亲专注实业不同,留洋归来的闫凯境更擅长玩转资本。

2007年起,闫凯境开始在天士力内部崭露头角,主导了不少投资项目,成立创投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

2014年,闫凯境成为天士力制药的董事长,并在2016年正式接班,担任天士力控股集团的董事局执行主席。

在他的带领下,天士力资本的规模迅速扩张,接近150亿元,投资了不少大健康领域的公司和产品。

然而,资本市场变幻莫测,闫凯境的投资并非总是成功,一些项目出现了亏损。

最终,在闫凯境的主导下,天士力完成了与华润三九的股权转让。

2025年3月27日,天士力发布重磅消息:公司的控制权要换人了,华润三九将以62.12亿元的价格接手。

另外,国新投资也花了11亿元买下天士力5%的股份,这意味着天士力创始人闫氏家族顺利套现约36亿元,正式退出公司,由他们掌舵的“闫氏时代”宣告结束。

这笔交易让闫氏家族收获了巨额财富,但同时也失去了对天士力的控制权,这或许是创始人闫希军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毕竟自己一手打造的企业最终还是转手他人。

现在,闫希军把更多精力放在帝泊洱和长白山矿泉水这两个项目上,继续追逐他的大健康梦想。

天士力被国企收购并非个例,近年来不少民营药企选择“傍上”国资,像同济堂就是例子。

这主要是因为医药行业竞争激烈,赚钱越来越难,而国企有钱有平台,优势明显。

天士力即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华润三九将带领它走向何方,是继续保持优势还是逐渐衰退,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与天士力不同,ST仁东的故事是另一个版本,戚建萍一家从江西鹰潭的小生意做起,他们眼光很准,也很会做生意,先是做饮料,后来又做铜加工,把宏磊股份做上市了。

可惜的是,宏磊股份上市后没能发展起来,反而开始亏钱。

于是,戚建萍家族就开始通过各种资本运作来赚钱,最后把钱都赚走了,留下了一个烂摊子,让股民和后来接手的公司受损失。

他们在高位抛售股票,套取了大约36亿元的现金,随后又花费15亿元买回之前的铜加工业务,简单来说,他们从中赚取了21亿元的差价。

最终的结果是,企业经营难以为继,宣告破产,导致七万多股民的投资全部损失,接手企业的老板也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种行为与闫希军创办天士力时心怀百姓健康的初衷截然不同,让人不禁思考,资本市场应该坚守怎样的道德底线。

闫氏家族虽然获得了巨额财富,生活无忧,但却失去了对一手创办的天士力的掌控权,个中滋味恐怕难以言表。

创始人闫希军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天士力,公司从无到有,复方丹参滴丸更是他心血的结晶,也寄托着他对社会健康的期盼。

华润三九虽然拿下了天士力这个优质资产,但能否顺利地将它整合进自己的体系,实现互利共赢,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天士力换了新老板后,员工们会迎来哪些新机会,又会遇到什么新难题?这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对广大股民来说,国资背景的新东家入主,是好事还是坏事,现在还不好说。一切都充满变数,需要时间来验证。

毕竟,国资入主后,可能会带来更多资源和更稳定的发展环境,但也可能意味着更严格的管理和更少的灵活性。

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如何承担起社会责任,更好地为大众健康服务?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参考信源

新浪财经2025年3月31日——闫氏家族退场,天士力正式易主华润三九

中国财富网2023年4月27日——频频获奖的天士力,究竟做对了什么?

财联社2025年年3月27日——天士力控制权变更完成 华润三九弥补研发“短板”|速读公告

新京报2024年8月6日——天士力62亿转卖股权易主华润,原实控人或将聚焦国台酒业

蓝鲸财经2024年8月7日——淡出天士力套现36亿,闫希军家族重心转向国台酒和帝泊洱

0 阅读:58

快看张同学

简介:欢迎来到张同学的秘密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