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偷中国传统!美国批准韩国饺子专利,唐人街还能卖饺子吗?

快看张同学 2025-04-19 09:08:16

文/编辑:快看张同学

谁能想到,饺子,作为我们每年过节必备的传统美食,竟然成为了他国的“专利”!

最近,热搜上突然出现了“韩国申请饺子专利”的消息,这一幕让人难以置信,一个连中国一个城市都不大的地方,怎么敢去抢我们几千年的文化遗产?

更离奇的是,居然得到了美国的支持!那饺子,是否真的会变成别人的东西,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2025年,美国专利商标局发布的一份文件引起轩然大波,全球华人对此感到愤怒,韩国食品大公司CJ竟然成功在美国注册了“饺子外观专利”。

这项“饺子专利”风波爆发,原本普通的饺子一下子成了文化、商业、法律多方角力的焦点。

一份专利文件描述的饺子外形,有着14到16道顺时针的螺旋褶皱,底部平坦顶部隆起,这和我们熟悉的月牙饺几乎一样。

考古发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早在春秋时期,山东滕州的古墓里就发现了疑似最早的饺子。

东汉时期的重庆忠县,出土的厨师俑案板上,摆放着跟现在饺子几乎一模一样的食物,连褶皱都看得很清楚。

四川博物院的专家表示,韩国饺子的历史最多几百年,而我们的文物直接“跨时空打脸”,实力证明了中华饺子文化的源远流长。

相比之下,韩国的饺子文化历史就短得多,过年吃饺子在中国北方尤为普遍,这个习俗已经流传了上千年,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

饺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更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祝愿,成为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过年吃饺子的习惯都深深扎根在中国北方人民的生活中,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饺子作为一种文化底蕴深厚的食物,却被韩国公司率先注册了专利,这很可能是一种商业策略。

抢先注册可以为他们带来一定的市场优势,甚至有可能收取专利费用,或者阻止其他企业进入相关市场。

CJ公司旗下的速冻饺子“必品阁”在中国市场销售不错,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渠道都有相当的销量。

现在,这个“饺子专利”事件让“必品阁”的品牌一下子火了起来。

所以有人觉得,CJ公司可能不是真的想保护专利,而是想借这个机会搞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最终赚更多的钱。

这种做法被称为炒作,目的是为了引发关注,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品牌。

简单来说,CJ公司是不是利用这次事件来扩大“必品阁”的影响力,从而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值得人们思考。

更让人担心的是,CJ公司不只是在美国注册了饺子专利,还在韩国、日本,甚至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了专利。

这种在全球多地注册专利的行为,无疑给中国饺子的出口制造了很多麻烦,相当于CJ公司提前设置好了障碍,限制中国饺子的发展。

将来,如果中国饺子出口到这些地区,外观形状跟CJ公司专利描述一致,很可能就会被指控侵权,面临法律诉讼的风险。

这件事让人想起几年前的“油辣椒”风波,当时美籍韩裔名厨张锡镐的“福桃”餐饮集团,不许别的公司用“油辣椒”这个名字卖东西。

后来因为大家议论纷纷,“福桃”不得不放弃对“油辣椒”这个名称的独占权。

现在CJ公司的做法,和当年的“福桃”事件很像,两者如出一辙,他们是不是也想钻法律的空子,通过这种方式做一波营销呢?

美国的专利法有个特点,只看产品外形是否相似,不考虑产品设计的来源,这让中国的饺子在美国市场变得很危险。

律师提醒,中餐馆或速冻饺子企业要注意,如果产品和韩国CJ公司的专利描述非常接近,可能要赔偿一大笔钱。

纽约华人商会调查发现,唐人街九成的饺子都跟CJ公司的专利描述相似。

这意味着,一旦韩国公司打官司,很多华人餐馆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专业机构青枫咨询的市场总监钟健龙说明,美国打官司费用非常高,这让小本经营的商家难以承受。

如果小商家在美国遇到法律纠纷,即使有理,也很可能因为付不起律师费和诉讼费而被迫放弃,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高昂的诉讼成本,无疑成为了小商家在美国发展的一大阻碍,增加了他们的经营风险。

中国饺子在美国市场正面临关键抉择,继续维持现状可能导致市场份额萎缩,积极寻求变革才是出路。

美国消费者口味多变,竞争者也在不断涌现。中国饺子需要重新审视产品定位、营销策略,以及渠道拓展等方面。

只有通过创新和变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美国市场,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这场“饺子专利”风波,中国企业不一定只能被动挨打,律师王仁根提出建议,他说有能力的公司可以行动起来。

他们可以去搜集中国饺子的历史资料,向美国的专利部门提交申请,证明这种饺子很久以前就存在了,这样就能让韩国公司的专利失效,拿出证据证明“饺子不是你韩国人发明的”,从而反击专利申请。

公司还可以从产品入手,通过创新来降低风险,改变饺子的形状设计,褶皱数量改为12道或18道,饺子顶部做成尖角,底部做成弧形。

另外,出口企业务必保存好产品的设计图稿、销售记录等相关凭证,甚至可以在国内提前进行版权登记,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纠纷。

这次“饺子专利”事件不简单是商业竞争,更像是一场文化捍卫战。

此前,韩国公司已经申请泡菜、汉服、榫卯结构的文化遗产,现在又盯上了饺子,这一连串的操作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有计划地在“借鉴”我们的文化。

现在,纽约的华人律师团队正在准备集体诉讼,他们打算用中国考古发现的证据来反驳CJ公司的专利。

这场诉讼不仅仅是为了饺子,也是为了保护我们其他可能被“借鉴”的文化遗产,意义重大。

韩国公司从“油泼辣子”到“饺子”的一系列操作,让大家开始认真思考文化传承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中华美食文化这份珍贵的遗产?这不仅仅是美食本身,更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民族认同。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怎样才能在国际市场立足,并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的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也关乎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我们应该鼓励创新,同时也要加强知识产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让中华美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信源

光明网2025年4月17日——离谱!韩国一企业在美注册“饺子外观”专利

澎湃新闻2025年4月17日——韩国企业在美申请“饺子外观”专利获批!中餐馆怎么办?

光明网2024年4月15日——韩裔名厨抢占“油辣椒”商标,道歉了!承认灵感来自中国的“老干妈”……

北晚在线2025年4月17日——“饺子”被韩国企业在美注册外观专利!中餐馆卖饺子会侵权吗?

0 阅读:3
评论列表

快看张同学

简介:欢迎来到张同学的秘密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