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征关税后,哪些自主品牌「双手插兜」?

汽车有文化 2025-04-07 18:19:46

吉利、比亚迪、上汽都笑了?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政策于4月3日起正式执行。就在同一天,中欧同意重启电动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谈判。

很难说,这不是一次“蓄谋已久”的默契与巧合。

从汽车行业去看,美国加收关税将直接推高本土车企的制造成本。“美国汽车生产商通用和福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间高度融合的产业链网络”,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如通用在美销售的汽车有40%是海外组装,而福特在售的汽车包括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外国工厂生产,这些均将成为征税对象”。

关税发布后,美国本土车企焦虑情绪渐生,福特汽车公司近期以“来自美国,为了美国”为主题,发布了一系列促销购车计划,旨在应对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

除了本土车企外,美国加收关税还将对日、韩、德等国家的汽车公司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24年日韩德在美销售占比超50%,关税或影响约60~65万辆整车销售”,行业调研机构指出。

但对于中国汽车而言,美国加收关税的影响微乎其微。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自主品牌完全没有在美国销售,中国自主汽车不受到美国加关税的影响”。行业数据显示,24年中国整车出口美国约11.6万辆,其中合资品牌更是占去大量份额——在中国汽车出海的地图上,美国还未浮现。

在美国加征关税的背景下,“中欧同意重启电动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谈判”一事,拨开了自主品牌尤其是新能源车企出海的迷雾。

若中欧谈判顺利,首先利好的将是上汽、吉利以及比亚迪三家车企。

此前,欧盟以“反倾销”为理由对比亚迪、吉利、上汽分别征收17%、18.8%、35.3%的关税。其中上汽集团2024年海外出口量为108.2万辆,在出口欧洲方面,仅仅是MG品牌全年出口量就已达到24万辆,成为了在欧洲市场卖的最好的中国汽车品牌。

吉利方面,中欧的冰释前嫌不单单有利于吉利在欧洲出口量的进一步增长,更有利于吉利在欧洲的长线布局。例如,继吉利与雷诺正式成立HORSE动力总成合资公司后,近期吉利再与梅赛德斯-奔驰在杭州成立科技公司,主要就AI方面如智能软件开发等相关业务展开合作——中欧关系的缓和,无疑有利于合作的进一步推进。

聚焦于比亚迪,通过近两年来的海外提速,2024年其出口量为43.3万辆,同比增长71.8%,增速位列中国汽车品牌第一。在欧洲市场,比亚迪主攻德国、英国、挪威等国家,通过比亚迪唐的大获成功,已初步形成了高端化的印象。若关税谈判能够取得有效紧张进展,比亚迪宋、元等中端产品的竞争力,无疑有望在欧洲市场迎来提升。

当然,对于欧洲市场抱有期待的不仅限于上述三家,随着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设施完善、经济发达、对中国汽车接纳程度高的欧洲市场,已成为国内车企的必争之地。在此背景下,长城、长安、奇瑞三家车企在欧洲出海方面均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不过,若中国与欧盟的谈判顺利,欧洲市场目前的风向或许也将进一步演变。

首当其冲的是自欧盟关税政策发布后,向欧洲市场导入大量不受关税影响的插混类产品的车企,如上汽、比亚迪及零跑等,而谈判进展的顺利则有利于纯电动汽车在当地市场的回暖,无疑需要车企们再做策略上的衡量。

有文说

总结而言,在“美国加税”与“中欧谈判”两则重磅消息接连发布后,吉利或将成为最大的赢家,随后是不依赖零部件进口的比亚迪,再者则是上汽,随后才是其它车企。(汽车有文化 欧阳/文)

0 阅读:38

汽车有文化

简介:汽车有文化,每天文化一点点,给您不一样的汽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