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纹管涵安装对工人的标准囊括专业技能、安全规范、施工流程与质量控制等诸方面,具体要求如下:
一、专业技能要求
熟悉设计图纸与规范:工人需熟稔波纹管涵的轴线、坡度、预拱度等设计参数,以确保施工精度。譬如,管身横向预拱度应为管节长度的 0.2%~1%,以防中部凹陷或逆坡。
材料与设备操作娴熟:安装波纹钢板件时,应熟练运用专用工具(诸如套筒扳手、机动扳手)紧固螺栓,扭矩需把控在 135.6~203.4N·m 之间。熟练掌握吊装设备(例如小型吊车)的操作,规避波纹板平吊或斜吊,以防变形。
特殊工艺处理:板片拼装时,需保证 5 块管片连接成一环,圆周向截面形状达标后再进行纵向拼装。纵向搭接长度为 100mm,需添加密封圈,外圈搭接处需用专用材料密封。
二、安全规范要求
基础施工安全:基坑开挖宽度至少应为管涵宽度的 3 倍,以保障作业空间;需时常检查坑壁稳定性,防止塌方。软弱地基需用砂石压实,岩石地基需用沙砾换填,厚度至少 30cm。
设备与用电安全:施工机具需定期检修,电器应由专职电工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不得擅自改动。投光灯等设备需防漏电,所有电气设备需加装防护罩。
个人防护与操作:工人需持证上岗(如电工、焊工等特殊工种),严禁酒后施工。起吊作业需专职安全员监控,操作手需熟练并接受安全培训。
三、施工流程标准
安装前准备:精确放出管涵轴线与进出水口位置,查验管涵底部基础平整度、标高及预拱度。波纹管和板件进场时需附带质量合格证书,逐块检查变形与防腐涂层。
管身安装:管涵应紧密贴合砂砾层,基层顶面坡度应与设计坡度一致。每安装 5 米管节需校正圆度与位置,偏位时通过调整管节方向予以纠偏。
连接与密封:波纹板用螺栓连接,轴向与径向片片组装成管涵。管节内外壁需喷涂热熔沥青,厚度 0.5~1mm,待沥青晾干后方可回填。

四、质量控制要求
结构稳定性:管涵安装后需借助千斤顶校正,以确保其中心处于涵位中心轴线上。直径 1.25m 以上的波纹管在填土前需布设临时支撑,以防变形。
回填与压实:结构性回填需于两侧对称施行,分层摊铺、逐层压实,每层厚度为 15~20cm,压实度不得小于 96%。管顶填土时,管涵两侧需维持平衡,采用小型振动机夯实。
验收标准:波纹管涵内底高程允许偏差为±20mm,内径允许偏差为±30mm。管节位置需契合设计要求,管壁内外需均匀涂刷沥青,不得有渗漏现象。

五、应急处理能力
地质条件应对:于软土地基或低洼地段,需斟酌基础不均匀沉降之状况,采用短管连接检查井。当地下水位高于槽底时,需施行降水举措,以防沟槽失稳。
施工事故处理:若发生超挖或扰动之情形,需换填 10~15mm 天然级配砂石料或中粗砂,并予以整平夯实。在雨季施工时,需缩减开槽长度,做好防泡槽之措施,受泡土层需清除并换填。

六、文明施工要求
现场管理:施工脚手架需随搭随检查其稳定性,以确保操作安全。现场材料需进行分类堆放,堆土不得对管沟稳定性造成影响。
环境保护:回填土中不可含有石块、砖头、冻土块等杂物,以防损伤管涵。施工产生的噪音、粉尘需符合环保要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现场。

总结:波纹管涵安装对工人的标准着重于技术精度、安全意识以及质量管控。工人需经由专业培训熟稔设计规范、施工工艺与安全操作,保证管涵结构稳固、密封优良,并契合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流程,及时处置异常状况,保障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文章转自